•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吴东正丨决胜记(报告文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决胜记

作者:吴东正

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西北部,东临甘肃华池县、陕西定边县,南接甘肃庆城县、镇原县,西连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和同心县,北靠宁夏盐池县。东、西宽约124公里,南北长约127公里,总面积9236平方公里。下辖20个乡镇251个行政村1487个自然村,总人口36.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比90.6%。

  按资料介绍,环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旱、雹、风、冻、虫五灾俱全,尤以旱灾为重。年平均气温9.2℃,无霜期200天;年均降雨量300毫米左右,日照时间2600小时,蒸发量2000毫米。全境90%以上面积为黄土覆盖,土层厚度在60-240米之间。有较大山脉106座,山掌400个,大小沟道17364条,大小残原527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136至2089米之间。除环江流经的县城川道南区绿色丰饶,显示繁华外,境内分散遍布的山脉岭梁、丘陵弯掌、川道沟台和零碎残塬使这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山相依、沟沟相套,尤其西北区域人口居住分散,庄稼稀薄,苍茫贫瘠之貌颇为难言。

  1983年,环县被列入国家“三西”建设县,2001年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被列入国家六盘山特困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2017年又被列入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3年全国实施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政策时,全县共认定毛井镇、车道镇2个深度贫困乡镇,有贫困村215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17个,贫困人口30092户127896人,贫困发生率为39.28%;2014年之后,先后通过开展“十不算”、“十不脱”及“三保障”核查和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加上新识别和返贫人口,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到32731户140036人,贫困发生率为42.66%,成为庆阳市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扶贫难度最大的县。

  消除贫困,同样也是一场战役,就像当年在环县打响山城堡战役一样,完胜已经成为必须要有的唯一结果。在全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统一坚决行动下,环县人民的决胜战役也早已拉开——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后来又在多种场合进一步阐述并丰富这一概念的内涵,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系统的思想,为实施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成为指导全国扶贫工作的重要方针。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等,使“精准扶贫” 举措从战略理念向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和工作机制层层推进。2015年11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也是在这次会上,从国家层面还提出了“两不愁三保障”及“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等总体目标和执行标准。

  脱贫致富奔小康,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一户家庭或一个村庄的单独构想,而是被确定为全国上下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贫困老百姓都过上梦想的好日子。

  于是,如何让环县摘掉穷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就成了环县县委、县政府全力以赴最主要的工作。

  从2014年开始,环县就依据县情实际先后组织多次摸底调查,对全县贫困状况和造成现状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如果按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确定的12种致贫原因对照认领,环县3万多户贫困人口基本都不同程度存在这样的问题:例如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残致贫、因灾致贫、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交通条件落后、缺水、缺土地等。同时,环县之所以成为全省深度贫困县和全市贫困面最大的县,主要因素还在于:一是自然条件差。环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属干旱和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严酷、水资源奇缺,旱灾最重,是典型的资源型、水质型、工程型并存缺水地区,且80%的地表水为苦咸水,75%的地下水矿化度高、含氟量严重超标。水土流失严重,荒漠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8.6%,治理难度大、任务重,是全市自然地理条件最差的县。二是经济基础差。县域经济发展慢,石油、煤炭、风电等优势资源开发链条短,煤炭暂且没有财税贡献,风能产值对县财税的贡献率低,财政自给率不到10%,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脱贫保障压力大。三是贫困基数大。3万多户、14万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使贫困发生率高达42.66%,小康程度不到50%。属于典型的生态性贫困、基础型贫困、收入型贫困、能力型贫困交织并存县,脱贫致富和实现小康压力巨大。四是发展欠账大。全县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通村公路硬化率不足16%,人饮安全保障率为26%,农网改造提升率为21%,按照人均5亩梯田建设标准,仍有74%的农户梯田建设不达标,有D级危房13979户。2015年前,全县没有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科技化水平低,产业链条短,经营规模小,管理方式传统粗放,自身发展程度不高,带动贫困户能力弱。五是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贫困农户尤其缺乏致富技能和脱贫产业,而且由于长期封闭,群众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小农意识浓厚,限制了致富能力的提高。特别是举家外出户、家庭结构残缺户、重度残疾户、大病困难户“四类特殊人群”占全县农业人口18%以上,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另外,一些塬边交界乡镇地方病多发,加之群众家底薄,因病、因学、因婚致贫返贫问题比较突出。除此而外,群众脱贫后还会因灾、因病极易返贫,如2016年至2017年就有返贫人口786户3240人,返贫率高达11.5%。

  就是这样一个困难点多面广且又充满诸多挑战现状的环县,曾一直是人们心头久久的牵挂。针对这样的客观扶贫难题,重任就像大山一样,压在环县县委、县政府的头上。

  为了能圆满完成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重大承诺,使全县贫困老百姓过上美好向往的生活,中共庆阳市委常委、环县县委书记柴春不止一次在多个会议上严肃提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职责,我们务比要举全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毫无条件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各项扶贫政策,实施运用精细化的扶贫方式,帮助全县每一个贫困人口都探索出适合的致富路线,在2020年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他还多次在县委常委会、脱贫攻坚专题会和全县主要工作等会议上语重心长地号召大家:“作为党的基层领导干部,我们既不能上对不起党的重大政策决定,也不能下对不起全县贫困老百姓的殷切期盼,脱贫攻坚这场战役,就是衡量我们全县每个干部职工的尺度,只有打胜,才算合格!”

  自精准扶贫战役拉开,环县差不多每年都把90%的精力全部运用到了推进扶贫攻坚这一重大工作上。县扶贫办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县上这几年一边尽力落实其他保障性建设,一边主抓产业扶贫,只有让群众在能够致富的道路上坚持下去,才能获得牢固经济来源,才能真正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为此,全县在大力推进梯田、道路、人饮工程等基础性建设及确保“两不愁”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的同时,重点推进果、菜、药等特色产业,并认真实施“1131”产业带贫工程,有效拓展农民持续增收渠道,使黄花菜、瓜菜、苹果、枸杞、山杏等特色产业也相应获得蓬勃发展,在不遇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群众的收入基本都能保持稳定增长。但这些小型产业明显不足以达到让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因此,县委、县政府充分集合各种调研和按照县情实际,积极摸索寻求能够适合农户长期巩固发展致富的产业路子。在总结多年产业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县上决定确定突出主抓种草、养羊、小杂粮三大主导产业,并聘请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团队,编制了产业发展五年规划,成立了专门的肉羊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环县现代肉羊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环县肉羊产业发展三年规划(2019-2021年)》和《环县加快肉羊产业发展的意见》《环县“331+”肉羊产业扶贫工作实施意见》“两规划两意见”,配套出台了40多个系列政策性文件,对产业链发展做出了政策性保障。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建办合作社、发展自养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现代肉羊产业发展联合体,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成功对接。大力推行“331+”庆阳现代农业肉羊产业精准扶贫新模式(第一个3: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三方联动;第二个3: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1”:合作社根据企业的品牌化要求,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标准化养殖;“+”:加村级集体经济、加党建指导员),同时结合庆阳市制定的“四类分类”法,对贫困农户实施配股量化带动,以期通过培育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产业规模,达到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

  大自然在赋予环县恶劣的条件和苦难深重的生活的同时,也把另一种优势和机遇带给了环县。距离县城较远的环县东北、西北部的耿湾、秦团庄、甜水堡、南湫、毛井、芦家湾、车道等诸多地处与宁夏、陕西交界边缘地带的乡镇因山高地广,人口稀少,当地土地碱化严重,农业种植生长缓慢,却对大规模发展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向来是早期出名的“环县滩羊”旺盛的生产基地,也是纯天然的绿色养羊最佳场所。

  2016年以来,为了大力发展种草养羊首位产业,全县上下统一思想,按照“众口一词念羊经,一心一意兴羊业,带动千家万户发羊财”的口号,从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全产业链予以推动,着力构建政、企、社、村、户“五位一体”的产业联合体,由政府抓统筹、定政策、搞服务;龙头企业供良种、保回收、创市场;合作社作纽带、搞扩繁、全托管;贫困户细分类、全入社、全带动;村级组织抓引领、壮积累、夯基础。先后成功组建国有独资企业荟荣草业公司,投放各类种收机械近2万台,以支持订单种植商品草,免费种、免费割、保护价收购带动农户“把草当粮种”,保证紫花苜蓿留存面积100万亩以上,年均种草稳定在50万亩以上,收储干草10万吨以上,青贮饲草60万吨以上,生产销售商品草5万吨以上,荟荣草业由此还被评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仅2019年,全县就种植优质牧草73万亩,建成了12万吨饲料加工厂和正茂草产业联合社,推动秸秆“全转化”,供应优质“全日粮”;引进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盛集团建办的百万只肉羊屠宰加工厂,配套建成了3个万只基础母羊繁育场和1个5000只育肥待宰场;与甘肃德华公司联合建办庆环肉羊制种基地,吸引中国农科院和澳大利亚权威专家入驻科研攻关;引进伟赫乳业投资建设年产18万吨乳制品加工厂,配套建成2万只规模纯进口奶山羊繁育基地1处;创办标准化带贫合作社241个,与中盛公司合作建成千只湖羊标准化扶贫示范合作社124个,合作社巩固提升率达到95%。合作社上联龙头企业,下联贫困户,带动1.58万户贫困户户均实现年分红增收2706元,使环县入选全国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

  所有发展的最终目标都要指向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此,县上实施对22764户有劳动力、有发展产业基础的贫困户,采取“配股带动+自主发展”模式,把扶贫到户资金按户均1万元标准入股到合作社,每年固定分红1000元;下剩1万元采取种羊补助、饲草机械补助、棚圈补助等形式补助到户;对5517户“三无一有”贫困户,采取“配股带动+互助合作”模式扶持,把2万元到户资金全部入股到合作社,并为每户投放3万元3年期贴息贷款,贫困户以5万元资金入股合作社,购买种羊进行“户托社养”,每年可获净收益4500元以上。同时也让贫困村以村集体发展资金入股合作社,累计投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3.14亿元,每年按照10%固定分红,到2019年底已累计分红1403.9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村均达到6.53万元。

  这一系列的重大举措,一举使环县的养殖走出了“好地种好草、好草喂好羊、好羊育好种、好种出好肉、好肉卖好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全县目前共带动4.8万户农户实施种草养羊,向合作社供应湖羊良种19.5万只,羊只饲养量达到189万只。累计屠宰肉羊23.3万只,开发鲜冻产品130多种,实现产值2.17亿元。

  早在2013年,“环县羊羔肉”就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9年县上分别在北京和天津举办了推介宣传活动,推动羊肉产品在国内中高端市场形成热卖,并与天津市南开区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培育专业销售羊肉电商企业10家。在中国第十六届羊业大会上,环县羊羔肉被评为“中国十佳羊肉”品牌第一名,被《中国绿色农业发展报告2019》评为全国绿色农业十佳畜牧地标品牌,“环乡人”系列产品和“环县羊羔肉”还被列为第四届中国农业(博鳌)论坛指定产品和上榜品牌,带动环县羊肉平均溢价20%以上,产品畅销各大城市,并远销香港地区。全县养羊收入超过3万元的农户达到了2.5万户、超过5万元收入的突破了1万户,依靠此项产业脱贫占到2019年脱贫总户数的80%以上,农户人均来自羊产业收入由2013年底的1700元提高到2019年的4500元。肉羊产业还先后在全省产业扶贫推进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被首选列入全省党校培训十大案例,中央电视台产业扶贫主题对此先后4次专题报道,西藏、内蒙等5省的12个市县区前来考察学习过。

  到此,全县肉羊产业发展基础全面夯实、规模逐年增加、品牌影响逐步扩大、产业效益逐步显现,成为群众增收的主要来源、稳定渠道和最可靠产业。

  环县脱贫攻坚的决胜战仿佛也是指日可待。

  2019年3月25日,县委副书记、县长何英禅在全县羊产业大会上再次提出,“环县的水土最适合干什么?老百姓脱贫致富靠什么?历史和实践证明,最适合养羊,也只能靠养羊。全县上下要统一思想,干部群众要拧成一股绳,众口一词念羊经,万众一心兴羊业,赶着羊群奔小康。”为使养羊产业切实提高收益,县上甚至提出了对养羊产业的保障措施和奖励制度,要求乡镇党政一把手亲自谋划推动,把一切资源向羊产业倾斜,壮大专业人才队伍,打造养羊精英团队;扩大羊产业在乡镇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中的占比,在脱贫攻坚考核大项100%的分值中,羊产业发展要占到70%,总体占到49%。并对专业村、标准社、示范户创建任务未完成和羊存栏、成活率、出栏率达不到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同时以制定的专门奖励政策,对龙头企业、服务企业、乡镇、部门、专业村、合作社、标准化示范户、技术防疫人员等8个方面进行重奖,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形成以养羊论英雄的鲜明导向,激励干部群众主动作为,比学赶超,以养羊大比武推动全县重点脱贫产业大发展。

  按照中央、省、市制定的帮扶规划,县上还先后编制了《帮扶贫困村脱贫攻坚三年计划》,制定出台了《全县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责任清单》和《环县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人管理规定》,调整充实帮扶力量,由县委副书记担任驻村工作队总队长,县级以上主要领导包抓21个贫困乡镇全覆盖、县级以上单位帮扶21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包括非贫困村在内的251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全覆盖、所有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全覆盖、贫困村下派第一书记全覆盖、帮扶责任人培训全覆盖的帮扶“六个全覆盖”。近几年,先后有省、市、县、乡53名领导、225个单位、7563名干部对口帮扶251个行政村、33288户贫困户;组建驻村工作队251个,选派驻村干部1055人,专心聚焦“六个精准”要求,全力落实脱贫攻坚任务。省、市帮扶驻村部门累计投放用于牛羊养殖和核桃、黄花菜、中药材种植,道路、水电基础改造等扶持经费超过8000万元。同时,积极协调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争取天津市和南开区落实帮扶资金3350万元,开展干部、教师、医生交流挂职和培训220人(次),落实就业帮扶373人(次),培训劳动力和致富带头人650人;协调中央定点扶贫确定的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投入帮扶资金437万元,扶持建成养殖合作社1个、种植合作社2个,栽植中药材3200亩,贫困户入股合作社、企业参与分红300户。在社会帮扶上,衔接中天实业公司创新实施了“龙头企业+贫困户+贫困村”企业扶贫模式,为30个贫困村、28户贫困户提供了产业经营店铺,并免费装修和免31个月房租、每月免30度电3方水,以各种方式方法支持贫困户创业发展。

  在环县脱贫攻坚的外来单位帮扶工作中,有一个人令人肃然起敬,他就是甘肃省话剧院物业部部长穆保华。2017年9月,穆保华被选派到车道乡三角城村开展帮扶工作,任三角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长。为了不辱使命,穆保华便把无人照料的78岁高龄的老母亲一起接到了车道镇,一边开展工作一边照顾母亲。三角城村是环县乃至全市最贫困的村,贫困发生率高达69%。截至2017年底,尚有贫困户118户461人,贫困发生率仍在50%以上。该村距离车道乡15公里、距离县城86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214户886人,属全省深度贫困村。看着乡亲们一双双期盼的目光,穆保华倍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他和其他驻村队员在第一时间便融入到三角城村的这个大家庭里,不断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在田间地头、村民院落、山间小路上留下了一步步坚实的足印。经过分析村里的贫困原因后,他和村组干部及时因村制宜,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方法,引导贫困群众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出了“草畜产业为主导、小杂粮种植为特色、劳务经济为补充”的三角式发展思路。鼓励村民大力种草、养羊,发展草畜产业。积极搜集各类务工信息,组织村内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在他的带领和启发下,全村当年新增养羊30只以上大户5户,成立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一个,劳务输转100多人。他也由此被评为“2017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先进个人”。

  秦团庄乡被称作是环县脱贫攻坚的“东北战场”,2013年全乡共有1018户4420人被纳入贫困人口建档,贫困发生率高达51.2%,梯田面积不足5000亩,危房存量600处以上,过境油路仅有一条,也没有一个合作社,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3000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乡广大干部群众遵照县委、县政府嘱托和安排,狠下“绣花”功夫,在逐步改善新修乡村组油路、砂砾路和新修梯田、土地整理,解决安全饮水、实施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基础条件的同时,强化“党建+金融”等融合行动,以党支部牵头撬动邮政储蓄银行1150万元产业扶持贷款,培育壮大5个村170户群众种草养羊,采取“331+”湖羊养殖、“医院+药企+合作社+贫困户”和“一药分三金”等经营模式,新建合作社20个,配股730户,建成“定制药园”1处,扶贫车间2个,种植中药材5000亩以上,订单种植小杂粮1万亩以上,种植饲草3万亩以上,羊只饲养量突破5万只。到2018年底,全乡就已累计实现707户3058人、2个村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建档初的51.2%下降至13.8%,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罗山川乡大树塬行政村是环县西北偏远山区小村,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滞后,群众生活贫困。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0户668人,贫困发生率42.28%。脱贫攻坚行动以来,在县、乡带领下,全村紧盯“一过线、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通过环县羊禾牛综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入股带贫118户,调引肉牛2000头,种植牧草6000余亩;通过华洲黄花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贫51户种植黄花菜1000余亩;通过众托种植专业合作社,带贫35户种植中药材500余亩;通过精准制定“一户一策”,大力推广落实旱作农业新技术和小杂粮订单种植等各项措施,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村上还累计实施集流场窖308户,自来水入户345户,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吃饭、穿衣、饮水问题;实施危旧房改造168处,搬迁贫困户27户,解决了安全住房问题;改扩建校舍32间,新修办公楼2幢,严格“控辍保学”要求;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个,配备了有资质的1名村医,全面落实合作医疗补助政策,使全村群众的生活由富起来逐渐转入“美起来”。

  2018年初,被县委从另一个乡镇调任樊家川镇党委书记的王世沛对全县的脱贫攻坚战深有感触,在近三年里,全县脱贫攻坚紧锣密鼓,一阵紧似一阵,他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每一天从早到晚都是忙不完的各种工作。镇长梁立群、镇人大主席韩韬明、镇党委副书记拓娟等镇上领导干部也都记得,每年里的每一天差不多都有重要任务,他们既要全面对标全镇各村的差异,也要负责各自所包的行政村所有农户的情况,从家庭人口到种养产业、收入支出、吃喝拉撒全都得掌握了解,同时还要与各单位帮扶责任人一起,共同为各家各户谋划、助推发展前景。而对于像陈宝霞、佐淑霞、王霞她们这些镇包村干事们来说,很少有周末和加班加点根本就不算啥事,每个夜晚镇办公大楼的灯火通明都足以印证大家的工作现状。该镇所辖慕家河村属于镇上的大村,全村有人口562户244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22户,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仅有4名工作人员,面对各种各样的党建、帮扶、产业、基础保障、环境卫生、交通劝导等等业务,常常让他们废寝忘食,疲惫不堪。但在近三年中,经过县、镇、村、农户的共同努力,不仅支持本村农户慕生峰创办了锟旺养殖专业合作社,还建办了标准化湖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以“户托社养”带动建档立卡群众60多户。2019年11月,锟旺合作社第一次向12户包括残疾人家庭在内的农户每户兑现分红4500元。每当目睹群众的生活逐渐蒸蒸日上,脱贫致富之路越来越宽广,樊家川这些和全县其他所有基层干部们一样的亲历者、实践者也都会心怀释然——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原来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郭建慧是县残联的一名普通干部,7岁时因一场意外车祸失去了左腿,从此只能依靠拐杖行走。2015年他被单位派到山城乡谢庄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长,2017年9月,全县脱贫攻坚力量进行调整,他又被派到洪德镇新集子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驻村期间,拄着拐杖的他,每天来来往往于各个贫困农户和村组之间,和群众拉家常,讲政策,帮助他们制定“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用自己坚强的精神感召了全村人。新集子村残疾人家庭较多,考虑他们按期脱贫难度大,郭建慧积极向单位争取到户项目,帮助残疾人户发展舍饲养羊。他通过与帮扶单位衔接,为村里争取财政专项扶贫项目投资29.7万元,用于扶持该村27户残疾人家庭发展舍饲养羊,每户补助1.1万元,户均增加1岁以上基础母羊10只。同时,为了办好养殖合作社,他又积极动员村主任王富成带头新建了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申报,该合作社还被确定为全省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争取扶持资金19.5万元,其中5万元用于基地补贴,14.5万元为全村29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户每户配股5000元,每年分红500元,连续分红3年。通过他的积极争取,新集子村脱贫难度最大的残疾人户基本上都有了增收渠道。

  在县上各项政策与帮扶措施的全力支持下,全县的贫困户们内生动力得到根本性扭转,发展致富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为了配合养羊产业壮大发展,结合全县草畜产业链需要趋势,县上在大力实施“坡改梯”项目中,依托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农田建设、淤地坝建设等项目,全力推进生态建设。截止2019年底,全县已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363.27平方公里,其中兴修梯田226万亩,营造水保林123570公顷,人工种草49640公顷,生态修复封禁治理12850公顷。合道镇杨坪沟村农户冯有凡家从父辈开始就依靠养牛养羊维持生计,自2017年县水保局在合道镇实施坡改梯项目后,他家的坡地也都变成了平展展的梯田,饲草的产量增加了,2019年初,冯有凡又增加了2头牛和11只湖羊。

  2010年就建成全县首家标准化湖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耿湾乡四合原村村民张真旺,合作社羊只存栏达到了2800只,其中,以陶赛特、萨富克、德克赛尔等为主要品种的湖羊就有900多只。多年来,他积极响应县上的政策号召,一边带领合作社奋力实施户托社养型“331+”带贫增收项目,先后带动无资金、无技术、无能力、有致富意愿的“三无一有”贫困户95户,一边又成功探索出了社托户养型的“投羊还斤”养殖新模式,进而带动更多贫困户转向养羊产业发展。

  曲子镇西沟村的豪顺养殖专业合作创建人、理事长胡小东被当地群众称赞是一个具有“饮水思源回馈社会”的“有心人”。2013年1月份,他与本村的4名养殖户共同创建了环县豪顺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以小尾寒羊、绒山羊、黑山羊养殖为主,以贩带养,以养扩繁,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领周边农户发展养殖产业。2017年,全国上下打赢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胡小东也敏锐的观察到,县委、县政府为了把肉羊产业作为推进产业扶贫的有力抓手,已相继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于是他主动担责,积极响应,果断调整养殖结构,先后新建了标准化湖羊养殖棚圈2栋1360平方米,饲养量达到1500只,并配套建设了饲草料贮存加工、堆粪场以及办公室、消毒室、兽医防疫室等各类基础设施,在全县率先推行“331+”肉羊产业互助合作扶贫模式,带动本村30户无自主脱贫能力的贫困户发展湖羊养殖,并为15户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按照每户贫困户投入“20+1”只湖羊(购羊资金由县财政解决,其中3万元贴息贷款,2万元扶贫互专项资金),每年给予分红1.5万元,以此,30户贫困户每年所分资金占到了合作社总收益的70%,以3年为一个合作周期,贫困户除还清3万元贷款外,还可净收益1.5万元。同时,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全村其他4个养殖专业合作也正在升级改造,发展湖羊和绒山羊标准化养殖,主动承担企业责任,按照“331+”肉羊产业互助合作扶贫模式,带动全村下剩贫困户及全镇其他村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助推脱贫增收。目前,西沟村羊只饲养量达到2万只以上,70%的耕地种上了紫花苜蓿,70%的农户饲养羊畜,农户70%的收入都来自于草畜产业。

  在全县种草养羊均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作为县上规划的三大主体产业之一的小杂粮,也在近几年获得突破性发展。全县以全产业链开发的模式,生产以荞麦为主的全谷物绿色粮油产品,启动实施了特色粮油精深加工项目,一举带动全县种植小杂粮60万亩,其中“三零”有机种植达2万亩,2019年县上发布了“环乡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新建“环乡人”公共品牌运营中心,累计培育电商企业230多家,带动完成电商交易额5.6亿元,网络零售额1亿元。并与中国网库集团合作,建成了全国唯一的“中国荞麦产业网”,于当年8月在北京成功上线,现场达成销售协议4.5亿元。县农业农村工作部的工作人员说:“截至目前,‘中国荞麦产业网’已入驻企业1140家,我们要力争通过3—5年努力,把环县打造成为西北荞麦交易集散中心。”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说:“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可以说,作为全国、全省挂牌贫困县,环县的每一步发展都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省委、市委先后多次前来环县开展检查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在市委主要领导陪同下来到环县八珠乡马莲掌村、甜水堡镇便民服务中心等地调研了解饮水安全、产业培育、外出务工等情况,看望慰问了基层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在山城乡八里铺村,林铎还重点考察了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复工复产、带贫增收等情况。2018年5月11日,省政府主要领导来到环县环城镇耿家沟村、环县中盛羊业及庆阳其他县区进行了调研,强调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将资金、资源和精力向贫困户聚集、向深度贫困县倾斜,一户不落抓产业,一丝不苟抓落实,保持高度清醒,正视差距、加压补漏,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发起脱贫攻坚全面总攻,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歼灭战。2019年11月14日至15日,市委主要领导先后前往环县洪德镇、山城乡、甜水堡镇、南湫乡等乡镇,实地调研查看了9个合作社建办运行情况;在南湫乡杨兴堡村、岳后渠村和小南沟乡粉子山村,他还随机走访了贫困户李占荣、李占鹏、刘天恩、李占勇、贾生堂、李清泳、王林,检查了产业发展和安全饮水、住房安全等情况。调研结束后,贠建民对环县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环县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攻坚劲头,强化决战决胜关键举措,一鼓作气攻克最后贫困堡垒,确保按期完成脱贫任务。

  2019年10月16日,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中,环县县委、县政府为全县千名干部组织了一场特别的“脱贫攻坚一线锤炼”活动。把全县奋力实施的脱贫攻坚当作检验干部作风和能力的试金石,也当作为全县贫困群众落实解决各类困难问题的具体行动。这次活动,使上千名党员干部分赴一线,和群众面对面解决各类问题千余件。每一次直面问题、解决问题,都成为对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一次考验,成为对党员干部工作能力的一次提升。县政协办干部张旺也是这次活动的参加人员之一,自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在县城上班,2018年3月他被委派到木钵镇曹旗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刚开始进入村里,张旺一脸茫然,觉得和群众很难融合。但时间不长,他就他就和村组干部及群众之间建立了亲密关系。“一年多来,曹旗村先后成立了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8户群众入股到村里的合作社和县上的龙头企业。2019年9月,入股农户已实现分红13.3万元,成为群众增收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曹旗村党支部书记郭志锐说,“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张旺和村组干部一户一户‘跑’出来的。”

  随着全县三大脱贫主体产业的崛起,全县脱贫攻坚整体取得实效,县委、县政府又围绕脱贫攻坚的各项保障,先后借助近三年全市扎实开展的“六查三问一细化”、“六查三讲一强化”、“六查三讲一提升”、精准制定“一户一策”方案和“十问十推进”等行动,通过逐项摸查,实施了一系列的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兜底保障、贫困村整体提升等项目。仅2019年,县上就投入培训资金519.18万元举办培训班156期,完成劳动力培训8848人,劳务输转5.52万人次,其中贫困户8970人次,创收14.25亿元;在117个深度贫困村开发乡村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752个,按每人每月补助500元标准,发放补贴256.26万元;积极与天津市南开区政府和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对接,分别在县上设立了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基地和劳务培训基地。在教育扶贫上投入4858万元实施薄弱学校改扩建20所,落实2018年省列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1700万元,建成乡村教师周转宿舍447套,实施了农村学校温暖工程,总供暖面积达到12.58万平方米,让34所农村中小学校告别了煤炉取暖的历史,至今全县无一人因贫失学辍学。在健康扶贫上投入160万元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6个,实现了251个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落实2018年贫困人口医保个人缴费部分分类分标准财政补助17.95万人、505.04万元,实现贫困人口100%参保。完成家庭医生签约14.09万人,累计开展送医上门、送人就医1.17万人次,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实施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中实施C级危房改造3396户,开工率、竣工率均达到100%。共拨付危改补助及配套资金5068.76万元。实施农村集体公租房60处5610平方米,政府兜底169户。在兜底保障上,2019年共发放农村低保金8024.8万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1403户1725人,发放救助供养金998.4万元;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对因突发事件造成临时性生活困难的45809名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5055.43万元。推进贫困村整体提升方面新修改造农村公路169公里,建成集流场窖2825处、抗旱应急蓄水池100座、集中供水工程32处,延伸供水管网141公里,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47%。新建10千伏线路18.26公里,安装配变变压器23台,0.4千伏线路82.88公里。大力实施全域无垃圾整治,新建垃圾转运站376个,为农户配备垃圾桶14735个。

  一位到环县采访的外地记者在深入了解环县脱贫攻坚战后深有感触地说:“明白了环县的脱贫攻坚战役决胜信心,就对两个词语有了更深的理解,一个是全力以赴,一个是誓不罢休。”

2014年至2019年,环县共脱贫退出31718户136476人,出列贫困村200个,贫困发生率一下子下降到了1.1%,贫困村退出比例达到9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4226元增长到2019年的9230元,其中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7714元。

  2020年3月27日,对环县全县36万人民群众来说,都是一个十分欣喜的日子。在这天县上召开的十七届县委十二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上,县委书记柴春郑重地给全县人民宣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我县自1983年起,以‘两西’农业建设为主的扶贫开发到今天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共经历了5个阶段。贫困人口由建档立卡时的140036人减少到3560人,累计脱贫退出13.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2.25%下降到1.1%,连续7年每年减贫达到1万人以上,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自去年9月份开始,圆满完成县乡自评、市级初审、省级行业部门核查认定、省级第三方专项评估检查和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社会公示,2月28日,省政府正式批准环县脱贫退出,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环县36年的贫困帽子将成为历史……”

  在全场雷鸣一般的掌声中,所有参与脱贫攻坚的人们,禁不住都心潮澎湃起来,长达6年多的劳苦奋战,他们为之付出的并不仅仅只是期望和渴盼,还有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然而,尽管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全县还有15个贫困村1013户3560人未脱贫人口、1168户4179人边缘人口、598户2643人脱贫监测人口,且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柴春对全县干部职工再次重申道:“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之年,我们要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保持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变、帮扶力量不变、责任监督不变,从‘攻坚、巩固、提升、兜底、整改’五方面统筹推进,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最后胜利。只要大家坚定信念、下定决心,脱贫攻坚收官战就一定能打赢,也一定能打好。”

  单看2020年4、5月份网上发布的这些视频标题,就知道环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们为了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究竟有多拼——“环县县委副书记王志成向您推介环县小杂粮”、“环县政府副县长张海涛带您去看环县皮影戏”、“环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长肖玉川带您品尝环县羊肉”……4月21日,被网民们戏称“羊县长”的县长何英禅又坐镇拼多多直播间,通过视频全程以可视化透明操作向拼多多6亿用户展示了从养殖场到屠宰生产线的环县羊肉加工过程,据统计,当天共吸引了51.81万人次网友围观,售出羊肉近2万斤,订单数4133单,交易金额585660元。而2020年第一季度,环县羊肉的交易额度就已经超过6000万元,预计全年销售总额将突破5亿元大关。县扶贫办工作人员说,县委、县政府制定的目标就是,“力争到2021年底,全县羊只饲养量达到300万只,羊产业产值达到40亿元,农民人均来自羊产业收入达到6000元,实现三翻番。”

  终于退出了贫困县的行列,但环县的小康建设之路并未停止,前途重任依然艰巨。

  特别是2020年以来,年初和全国各地一样,受新冠疫情影响使大部分才刚起步的经营性产业陷入低谷,停滞不前,恢复极尽艰难;春寒随之降临,致使全县部分冬小麦被冻死,受损严重;至夏季,又几次遭遇冰雹袭击,才正茁壮成长的玉米也惨遭重大损害。而一年四季不断的大风也从没有断过对环县的频频光临。多灾多难使环县人民一直以来处在毫无放松的紧张状态,处在和大自然随时准备做斗争的战役状态。就如同一篇文章中的讲述所说:“活在环县,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和顽强的生命力,要有与天斗与地斗的不屈精神,要有一种磅礴的气势和力量迎接拼搏的战场!”

  2020年4月19日,在全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会上,县委书记柴春又一次为全县人们布置了最新任务,强调说,全县还有148公里村组联网路、砂砾路,125公里农电需要建设和改造;4428户纯饮场窖水的群众需要安装净化器;5169户易地扶贫搬迁户需要加强后续扶持;群众住房、饮水安全需要排查整治,1168户边缘户、598户监测户需要巩固提升,这些都是贫困堡垒中的堡垒,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各乡镇、各部门要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和办法,关键时候要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要继续发扬“白加黑”、“5+2”的拼搏精神,善于攻堡垒、打硬仗,确保按期完成脱贫任务。并在当天的会上,县委、县政府还与12名县级领导、20个乡镇和25个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定了《2020年度脱贫攻坚责任书》。县长何英禅要求,全县上下要对照专项工作方案和工作台账,逐村逐户逐项逐人过筛子,推动工作落实;各级干部要再加一把劲,对照问题清单,按期抓好问题整改,确保问题清零。

  环县的扶贫,就像一条长长的路,走完一段,依然还有一段。县委副书记王志成曾说:“只要人民群众有需求,我们的肩上也就有任务。”

  当自然灾害怀揣善念的时候,环县大地亦有碧空如洗的蔚蓝晴天,有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暖阳高照下,无论是在曲子镇、合道镇,还是在小南沟乡、罗山川乡,或是步入灵武台公园,登上县城西山文昌阁,攀上“鸡鸣听三省”的四合原东老爷山,在环县的任何一个地方放眼望去,都可以见到山川秀美、瓜果飘香、生态美好的时代画卷。

  独特的羊肉美味无限蔓延,浓郁的黄酒甘甜十里飘香,震撼的道情皮影在山谷间悠远回荡,苍茫的高原风光格外惊艳,革命遗址前流动着外来旅游人群,丰富的文化生活彰显一派欣欣向荣,这同样也是环县,是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迎接乡村振兴打造美丽富饶生态宜居之地的环县!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