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禄永峰丨梦圆田庄(报告文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梦圆田庄

作者:禄永峰

和很多山区村庄一样,华池县柔远镇田庄村,群山环绕,这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小村子,地无三里平。

  2018年3月下旬的一天,在华池县委原外宣办办公室里,外宣办干部康小川手里拿着一份县上派驻村干部的文件,他的名字赫然在列。

  他决定去帮扶的村子,正是田庄。

 一

  接到文件,就是接到使命。

  2018年初,在华池县委关于精准扶贫的精神中,康小川能感觉出精准扶贫已经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县上再次派驻干部,进村入户。

  田庄,是华池县柔远镇偏西北一个贫困村,地理条件差,村民增收难度大。

  2018年3月底,康小川成为田庄驻村工作队的一员,开始了他的驻村帮扶工作。初到田庄,走访了一周时间,每一户的情况、需求、发展产业的愿望,他都细细地记录下来。一天忙碌的走访完成后,夜间常常坐在桌前思索着帮扶办法。

  走访中的那些场景,一次次浮现在他的脑海中。年轻人离开了村子,去外面闯生活,村里60多岁的老人,还在自己的土地上劳作。康小川这个从农家走出来的帮扶干部,深深知道,现在农村大多数都是上了年龄的人在坚守,村子里剩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是典型的“空心村”。老人们对自己的土地有感情,尽管儿女在外,他们还要坚持种地,绝不把好好的耕地撂荒。老人们一边劳作着,一边盼着过年一家人团聚,过完年,子女又带着他们准备好的各种食物,回到城里。老人们常说自己种植的粮食作物好吃,吃起来放心。

  在城乡二元结构中,这份浓浓的乡情,寄托着牵绊和期望。深入到乡村中,这份浓郁的乡情让康小川也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也拉近了自己对初来乍到的这片土地的情感。

  驻村工作开始后,康小川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三农”问题,深“钻”农业知识,他深知对于乡村发展,要有农村小微企业实体的“水”,才能活乡村振兴的“鱼”。他在想,脚下的土地,虽然贫瘠,却养活了祖祖辈辈,自己也是农民的孩子,理解乡亲们对土地的情感。作为一名驻村帮扶干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是自己最大的责任和使命。

  他清楚地知道农民把农产品卖出去、卖上好价钱困难太多,要是能建一个代销点,将群众手中分散的农产品集中起来进行二次包装销售,既能增加群众收入,还能保证农特产品的质量,形成品牌效应。

  这些想法,从他来到田庄那天起,就一直萦绕在脑海中。县上落实“331+”扶贫政策,在贫困村发展种养合作社,产业带动贫困户入股分红,发展拳头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这是贫困村的希望和机遇,也是驻村工作队的使命,他要把适合田庄的合作社办起来,让村里有致富门路。从那时候开始,有很多事情等着他们驻村工作队去做。

  康小川曾经是一名外宣工作者,在新闻一线工作了十年,走遍了华池县的山山水水,在他的笔下也记录了华池的变迁。

  这个山区小县,过去十年九旱,经过多年努力,华池县逐步走上绿色发展之路,红色旅游也在这里悄然兴起。华池人民脚下这片土地,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

  在新一轮扶贫政策的贯彻落实中,华池县引进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贫困户致富,实施“双百双十”扶贫项目,即发展100万只湖羊,种植100万亩草,养殖10万头肉牛,种植10万亩中药材。

  在各贫困村,各类种植养殖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生,这是贫困村的发展机遇。怎样更好地推广和利用好扶贫政策,驻村帮扶干部必须成为村上的“参谋”和“助手”。

  田庄应该发展什么?康小川到田庄多次走访后,已经有了想法。

  田庄苜蓿种植面积大,这是这个村过去发展草畜产业的积累。随着荒山的绿化和封山禁牧政策的有力实施散养畜业大幅减少。

  根据村情,他认为在田庄除了要发展庭院经济、小杂粮、小养殖的小产业,更要突出发展一两个主导产业。华池县正在发展设施湖羊养殖,田庄应当要借好全县扶贫的东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田庄若要发展湖羊,就要解决好饲料问题。

  他多次走访中发现田庄村民家家户户都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秋收季节,田地里堆放着大量的废弃秸秆。那时,正值华池县大力发展设施湖羊养殖之际,康小川想田庄要是能把玉米秸秆进行深加工,这样不仅可以给村民带来收益,还能降低养殖合作社的经营成本,实现生态和经济共赢。

  在村上建办饲料加工厂,村党支部书记白世俊很赞成,他感觉康小川这个年轻人有想法,干事情比较踏实。便和康小川商量能不能拿出一个比较成熟的分析性材料,好给镇上汇报。

  一周后,康小川拿出了一份《关于田庄村建办饲料加工厂的可行性报告》,他利用平时采访和各单位采集的翔实数据对饲料加工前景进行了分析,这份既有数据又有前期调查的报告,引起了柔远镇党委的关注,他们实地到田庄进行了调研,肯定了田庄村提出的这个想法。

  田庄要办厂的消息不胫而走。村上的老人纷纷说:“我们人老几辈子,村里连个磨坊都没办过,这要建厂,不敢想!”

  在村民大会上,很多人直接反对:“弄不好,就是把村集体的钱打了水漂。”也有人说:“你们这些派驻的干部,就是动动嘴皮子,弄不好,吃亏的还是我们村上,到时候,驻村干部拍屁股走人了。”

  在村上待了有段时间了,康小川知道这件事急不得,必须要让群众接受自己的想法,要让他们了解并看到建饲料加工厂对村里发展的长远效益。

  康小川上门逐户去“游说”,打消村民的顾虑。村民常占生说:“这个娃娃干事挺执着,时间一长,能感觉到他是为了大家着想,慢慢地,大家就习惯听他的一些建议。”

  “要建厂,有可能失败,但不建的话,就一定会错过了发展的机会。”老党员高世明多次在村民大会上提出。大家决定,先建一个加工点,以保证田庄村养殖需要。

  “走出去,带进来。”驻村工作队协调派出单位,单位资助工作队和镇村干部、村民代表到山东、河南考察、购买饲料加工设备和学习饲料加工技术。回来后,田庄饲料厂建设很快动工了。

  一串串鞭炮,响彻田庄,田庄饲料加工厂开工建设。在建厂的两个月时间里,康小川蹲守在施工工地,当时已是10月,山村秋季多雨,必须抓紧施工。康小川白天在工地,晚上在网上学习饲料配比的技术知识,还要申办商标,设计调运饲料包装袋。

  2019年10月,华池县陇田饲料加工厂建成了,既保障了田庄福田合作社400多只湖羊饲料的需求,又辐射带动周边群众进行湖羊养殖,填补了华池县没有精饲料加工厂的空白。

  村上新设立的土特产包装点,墙上“桥山农夫”的LOGO赫然入目。商标设计的轮廓是一枚绿叶,在叶脉两侧,一面是都市的高楼大厦,一面是田园耕作的场景。这个商标是康小川一手设计的。他设计这个商标的寓意是让千山万水阻隔的空间,在网销时代变得近在咫尺。

  在康小川眼里,“桥山农夫”就是架起都市和乡村田园的纽带。他想借助网络把贫困户家里的土特产出售,是最直接和最快的办法,而且在村里种出的粮食、养殖出的土鸡、山羊,都是绿色健康的食材,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走生态农业之路,在未来会大有市场。

  在忙村里绿色产业发展的日子里,康小川注册了“桥山农夫”淘宝网店。对于不太擅长网络的自己来说,做网店很有难度,开始做一个详情页面得四五个小时,有时候做到很晚,眼睛干疼,充满血丝。店铺装饰好了,产品上线,他满怀希望,等待顾客前来购买。

  网店建成的那些日子里,他心里总是想着电商扶贫的事情。通过他向有意向的客户的耐心介绍,第一个订单来了!对方是在浙江的庆阳籍人士,在“桥山农夫”看到了家乡的洋芋粉,想买些尝一尝是不是家乡的味道。第一次下了4斤的订单,虽然订单不大,但在康小川心里,意义非凡。他写了一封信放在邮包里,把山区农民春种秋收的不易和艰辛以及华池的风土人情都写在信里,介绍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让对方对购买的农产品有个全面了解。

  像这样的推介,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如数家珍。在东西部对口帮扶的天津北辰区来华池衔接消费扶贫的对接会上,作为“桥山农夫”电商代表,康小川介绍了华池山羊肉。华池四季分明,生物种类多样,遍地中草药,自古以来是华池山羊的天然牧场,这片土地生长的山羊,羊肉蛋白低至3%,谷氨酸却高达11.3%。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钻一行,要推销家乡的产品,首先自己要深入了解其文化和历史沿革。对于华池县山羊肉,康小川不但研究产品,还喜欢去了解有关华池羊肉的故事。在对接会上,他说华池有一个黄帝山、还有一个打扮梁。相传是当年轩辕黄帝北巡,来到这里封授玄武,杀黑山羊祭天犒民;昭君出塞过打扮梁,支釜煮羊;红二十五军长征过境,华池父老送羊犒军……

  这些与扶贫产品有关的故事,无疑延伸了华池农产品的文化内涵。对接会结束后,天津方面的负责人,马上同康小川进行对接,了解了华池山羊肉产量等情况,并且告诉他,华池山羊肉下一步就直接可以与天津市场对接供货。

  机会来之不易,也在预料之中。华池大山褶皱深处的农产品,带着绿色健康的基因,她的“红盖头”被掀起来了。

  为能做好山羊肉品的销售,康小川和村干部、养殖大户自掏腰包,到浙江台州考察羊肉市场,学习加工、包装技术。

  浙江回来之后,他们购置了一些加工设备。柔远镇党委对田庄驻村工作队积极面向市场、销售当地土特产的做法极为支持,为他们在李庄社区提供了电商产品包装加工场地。

  康小川的笔记里写着这样的话:“一方面根据村情,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另一方面,镇党委、村委支持至关重要,只要发挥村级民主议事机制作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帮扶贫困户脱贫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能多做一点就多争取。”康小川觉得到基层是对自己的历练。

  2019年12月3日,天津的订单来了,需要1吨羊肉。面对这个大订单,康小川高兴不已。这一天,他带人把包装机搬到贫困户王元智家中,动员村上的群众帮忙屠宰、分割羊肉,“奋战”两天一夜,包装好了1吨羊肉,老王家的羊终于卖了出去。事后,王元智给柔远镇送去三面旌旗,感谢镇党委、村委会、帮扶干部对他们家的帮助。从那以后,熟悉他的人,都说老王变了,曾经的“缠访户”不见了,自强自立、想过好日子的劲头上来了。

  在驻村帮扶的日子里,康小川的笔记本里总记着这些:老支书家的羊棚漏水解决了、帮杨老汉查3个月未领老年补贴、“五保户”老白的面已经送去了、张家的湖羊羔还没打亚硒酸钠……

  “我的羊多亏小康上门指导,现在产羔成活情况好得很”,贫困户张文忠谈起自己去年冬季的养羊的事情很欣慰。他家里的羊开始成活率一直不好,在帮扶干部的指导建议下,他现在存栏翻了一番,今年卖羊收入1万多元。

  2019年的冬季,田庄养殖合作社的湖羊迎来第一个冬天,这么多羊怎么过冬是一个难题。驻村工作队决定派康小川指导。对于这个艰巨的任务,他心里没有底,尽管在平时帮扶工作中,他很关注合作社的养殖,但是现在让他来进行管理,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是管不好的。

  在平时的养殖过程中,他已经摸索了一些养殖门道,比如养殖的精细化、流程化。他首先制定了《湖羊日饲料管理台账》《分类进料管理台账》《分圈饲养登记牌》,把湖羊分成孕期、哺乳前期、临产两周和哺乳期、育肥前期120天、育肥期这5个阶段,严格按照不同饲养阶段,按配方按量进料。

  在那段日子,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合作社里,经常到羊圈观察湖羊的养殖情况,时间一长,从羊圈走过,哪只羊食欲不振、有什么异常,他一眼就能看出来。前期的预防救治非常关键,这是他常和饲养员交流最多的话题。

  田庄饲料加工厂技术由江苏美标集团“羊司令”饲料企业提供,公司的经理王兴旺每天都能接到康小川好几个询问养殖技术的电话。王兴旺还专程来了几趟华池,进行现场指导。原因就是,作为技术合作的他们,也想帮着把饲料加工和湖羊养殖做起来,通过养殖擦亮田庄饲料的牌子,扩大销售。

  为了给村上贫困户服务好,让他们的羊也能够安全过冬,康小川也是经常上门去指导,让他们改变粗放的混养,进行分圈管理,精细化进补饲料,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不仅如此,康小川还是一名党建指导员,平日不仅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还带头发动党员干部在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支持下订立村规民约,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无论是喜事还是丧事,烟酒都有一定的标准。现在我们村里大操大办、乱摆酒席的现象少了,沉溺赌博、好逸恶劳的人少了,大家都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了打扫农村环境卫生、发展致富产业上。”老党员高世明说。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康小川的工作得到了各级肯定,他被评选为“甘肃省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先进个人”。

  谈到未来的帮扶工作,他说:“帮扶工作可做的事情有很多,电商驿站已经建成了,在 ‘电商+’的产业道路上,还有很多路要走。”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