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大发羊财育金羊 喜喜洋洋奔小康——环县大力发展肉羊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环县地处甘肃省东部,庆阳市北部,总面积9236平方公里,辖10镇10乡251个行政村,是六盘山特困片区脱贫攻坚重点县之一,全县总人口36.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2.59万人。2013年建档立卡时,贫困发生率为39.28%。

        近年来,环县把种草养羊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首位产业,坚持“漫山遍野种草,千家万户养羊”,以构建产业联合体为抓手,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331+”产业扶贫模式,形成了“种养加销”一条龙全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绿色循环高质量的肉羊产业扶贫之路。

        截至2019年底,全县共有4.8万户农户种草养羊,羊只饲养量达到189万只,养羊收入超过3万元的达到2.5万户、5万元以上的达到1万户,发展产业脱贫7490户,占到2019年脱贫总户数的81%。“环县羊羔肉”荣登全国十佳羊肉品牌榜首,获得全国绿色农业十佳畜牧地标品牌,同时环县羊肉已走出国门,出口至阿联酋等地。环县也被列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县,并列入甘肃“甘味”肉羊产业集群。在羊产业坚强引领和支撑下,环县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1%,提前一年实现整县脱贫。

集中优势 对接羊业大市场

        环县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导向优势、龙头企业市场优势、合作社主体优势、村集体组织优势、农户基础优势,坚持各方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全面构建政、企、社、村、户“五位一体”肉羊产业联合体,促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推动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党委政府统筹谋划,强化政策支持。县上专门成立了肉羊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环县现代肉羊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出台了40多项配套政策,羊产业发展的各类主体、各个环节都有项目资金支持。县乡村成立羊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1次羊产业大会,每月召开1次领导小组会,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高位推进羊产业发展。

        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发挥带头作用。紧盯全国羊产业发展导向,引进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办精深加工厂2处、万只肉羊良种繁育场3处、奶羊繁育场1处、肉羊制种基地1个。依托繁育场、制种场,向合作社及农户供应良种肉羊、奶羊,实行保护价收购,统一加工销售。扶持培育本土技术服务公司、草业公司发展壮大,实现各环节都有龙头企业带动。

        推行横向专业合作,支持自主发展。扶持创办带贫养殖合作社368个,合作社纵向联企带户,横向帮带联合,推行1个示范社帮带1个一般合作社、引领100户群众共同发展的“1帮1、带100”技术帮带机制,区域联合组建20个乡镇联合社,行业联合组建3个专业联合社,组织起来搞生产,联合起来创市场。按照“四类分类法”,对三、四类贫困户采取“户托社养”模式带动,对其他农户,采取“社托户养”、订单养殖、投羊还羔、吸纳就业、技术指导等模式带动,通过种羊、棚圈、草棚、饲草机械“四项物化补助”支持自主发展。通过全覆盖带动、全方位扶持,全县养羊农户达到4.8万户。

        持续推进“村社合一”,增强集体实力。坚持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成立企业、合作社党支部27个、党小组119个,选派党建指导员204名,从养殖能手、返乡能人、合作社创办人、复转军人、养羊大学生等“五类人员”中培养选拔村党支部书记200名,全县活跃在产业链上的农民党员3480名。设立3.7亿元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创办合作社或者参股龙头企业,每年按不低于6%分红,村集体收入均达到6万元以上。

延伸链条 创建肉羊大品牌

        环县坚持用好地、种好草、育好羊、出好品、卖好价的“五好标准”,2019年地膜种草73万亩,县级国有草业公司与农户签订种植订单,免费种、免费割、保价收;与养殖企业和合作社签订供给合同,定点贮存、统一配送、成本价供应。同时,大力推广科学饲料配方,从“有什么喂什么”向“需什么喂什么”转变,依靠科学良法推动羔羊成活率达到97%以上。

        坚持好地好肥种好草。坚持草畜配套、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用高产田,施生物肥,种有机草,扶持龙头企业种好商品草,合作社就近流转土地种好订单草,千家万户种好自用草,全县每年梯田种草70万亩以上,紫花苜蓿留存面积达到120万亩。购置投放1.4万台(套)牧草种收机械,组建了65个专业服务队、23个机械收购服务队,全程机械化作业,种草效益较种粮提高了1.6倍。

        坚持好草好方配好料。实行配方饲喂,建成12万吨饲料加工厂,开展精补料和浓缩料加工。牧康丰茂草产业联合社开展秸秆收储加工,依托庆环饲料加工车间和营养分析中心,向全县各个专业合作社、养殖户试点供应全混合日粮、全发酵日粮。全面推行“分圈养”“分灶吃”的健康养殖模式,聘请12名养殖专家定期指导,提高生产效率。全县湖羊基础母羊单胎平均产羔2.1只,成活率达到90%以上。

        坚持好料好种育好羊。建成全国最大的纯进口良种奶山羊繁育基地,扩繁萨能等良种奶山羊1万只。建成庆环肉羊制种基地,引进南丘羊、无角陶赛特羊、白头萨福克羊等世界最优良种,大力推广“四个一”制种技术,培育环州肉羊新品种,每年提供优质父本种羊1万只以上。补齐育肥环节短板,合作社、专业户杂交羔羊二月龄全部转入育肥场,应用最优配方、配套最好设施进行集中育肥,使养殖周期缩短20天、综合效益提升10%。目前已建成育肥场4个,年出栏规模40万只,形成211、314国道线两条“百公里、两百万只”育成示范带。

        坚持好羊好厂出好品。中盛公司建成国内最先进的百万只肉羊屠宰加工生产线、10万级低温净化车间,开发“中盛环有”系列产品80多种。支持伟赫乳业建办18万吨乳制品加工厂,对接国际标准,配置德国、瑞士全进口设备,打造30亿元级有机高端羊乳产业链。

        坚持好品好评卖好价。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发布了“环乡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环县羊羔肉”获得全国绿色农业十佳畜牧地标品牌,成为第四届中国农业(博鳌)论坛指定产品和上榜品牌,带动环县羊肉平均溢价20%以上。环县成为优质羊肉供应地,一鲜到底配送,产品畅销全国,出口迪拜、阿联酋。“山童牧歌”系列陇东黑山羊产品被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有机产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同步开拓线上市场,培育羊肉电商企业10家,累计销售羊肉1300多吨,实现销售额1.2亿元。大学生刘国宁创办的“古耕农夫”公司去年羊肉销售额达2950万元,被商务部列为电子商务先进典型。

提质增效 构建产业大体系

        环县构建起多要素、全方位的肉羊产业保障体系,坚持应防尽防,在全省首家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县创建,全面降低布病、包虫病发病率,杜绝小反刍兽疫发生,使养殖效益提高10%以上;坚持一业一保、一户一保、无保不养,构建立体化风险保障网,实现所有特色产业、所有贫困户保险全覆盖;注入担保及风险基金2亿元,撬动聚合财政资金及各类信贷资金20亿元以上,对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给予全方位金融支持。

        疫病防控专业化。在全省率先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通过全覆盖检测、无害化处理,净化养殖环境,严格落实羊只调引落地免疫制度,确保内疫不发生、外疫不传入,逐步实现环县肉羊全国免检。按照每只羊5元的标准,每年安排防疫经费1000万元用于专业化防疫,有效增加了防疫密度,提高了防疫质量。

        风险保障立体化。坚持无保不养,推行羊羊全覆盖、户户全覆盖、社社全覆盖,投保不出村、理赔不出户的“三全两不”服务,县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保险补贴,通过商业保险与政策保险相结合、目标价格保险与自然灾害保险全覆盖,构建立体化的风险保障网,为羊产业发展提供了高达14亿元的风险保障。

        养殖团队知识化。大力实施引进“百名高端人才”、留住“千名大学生”、培养“万名职业农民”的“百千万”人才引育工程,引进澳大利亚戴维德博士等32名外国高级专家组建“国际队”,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甘农大等科研院校63名专家组建“国家队”,市县两级15名畜牧兽医工程师组建“地方队”,百名专家合力推动肉羊养殖降本提质增效。实施大学生养羊“三年千人计划”,吸引500名大学生逆流回乡当了“羊倌”,支持95名大学生承包场社当了场长,输送37人到陕西榆林等地就业。支持16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办合作社(高级畜牧师1人、畜牧师3人、兽医师4人、助理农艺师8人),带动全县1.35万名职业农民从事专业养羊。

        资金保障多元化。深化“政银担”三方合作,注入担保及风险基金2亿元,累计撬动信贷资金55亿元发展羊产业。在养羊专业村,发放“金羊产业贷”,全面推行零担保、零抵押、零跑路,贷款不出村、还款不出户、资金不乱用的“三零三不”信贷模式,彻底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责任落实全员化。全面落实任务分解到乡、合作社覆盖到村、干部包抓到社、服务蹲点到户、奖惩兑现到人的“五到责任”,实行乡镇科级干部“十帮包抓”,每村派驻1名产业指导员,每社派驻1名辅导员,全方位推动羊产业发展。每年列支200万元,通过重奖激励,推动羊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念活“养羊经”,拓宽致富路。2019年,环县畜牧业产值达到20亿元,羊、 草加工业产值达到10亿元,餐饮、物流等服务业产值达到10亿元,草羊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全县农民人均来自草羊业收入由2018年底的3000元增加到了4000元以上,预计今年将达到6000元以上。如今,环县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肉羊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成为环县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铁杆庄稼”。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