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处处扫码 处处碰壁——手机扫码时代老年人尴尬如何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记者 路世玲 实习生 刘子栋) 进门扫码、扫码点餐、手机在线缴费、看病自助挂号……如今,一部智能手机在手,吃穿住用行,全部都可以完成。数字化快速融入生活,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成为了不少老年人迈不过去的“坎”。那么,老年人运用智能手机技术遇到的“难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如何帮助老年人破解这种尴尬?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现象  处处扫码   处处尴尬

    近日,家住西峰城区育才东路御景城的80岁孙晔老人像往常一样,前去附近的邮政局委托购买生活用品,却被告知邮政局取消了代购业务,孙晔需要自己安装购物APP,然后通过APP够买东西或者扫码支付。孙晔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更不会用手机支付,之前他大部分的生活物品是通过邮政局代购的。现在邮政局取消了此业务,他只能跑到远一些的超市去采购。

    张书涛今年70岁,随儿子迁至西峰区庆化二区生活,为了生活方便,儿子给他专门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可智能手机对张书涛来说,并未发挥应有作用。“我只会用手机看电视,接打电话,其他的都不会。”张书涛感慨,“就连出去买菜大部分都让用手机扫码来支付,我手机没开通支付功能,就显得很尴尬。”

    与张书涛同住小区的窦银玲,今年72岁,因为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她常有被生活“拒之门外”的感觉。窦银玲有腿疼的毛病,经常到庆阳市人民医院看病。近几年,市人民医院开始施行微信预约挂号,“因为不会用微信预约挂号,就只能起个大早去现场挂号。”窦银玲说,赶早去排过两次队,号是拿上了,可身体真的是吃不消。

    尤其今年疫情防控期间,窦银玲愈发感到“寸步难行”。乘坐公交车要扫健康码,但因为不会扫码,填写不了个人信息,她和老伴出门只能改为步行。“乘坐公交车变得不方便了,所以我只能考虑其他的出行方式。”窦银玲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各种智能化应用,日常生活中给老年人带来困扰的事情还真不少:想念在外的子女,苦于不会视频通话;外出遇见美景,想要拍照拍视频记录,却无从下手;逢年过节儿女发的红包不会领,领了又不会使用;超市购物,手机支付打折又优惠,却因不会操作而放弃……

    原因   不会用  不敢用  担心上当受骗

    退休教师范兰芳今年70岁,家住西峰城区安居工程小区,她告诉记者,对于普通的接打电话她还是会的,但是对于存储联系人、上网这一系列稍显繁琐的操作她就有点为难了,“也想着要学习各类手机应用,可记忆力不允许。”范兰芳说。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像范兰芳这样情况的老年人还有很多。与范兰芳同小区的吴庆军告诉记者,跟70岁的范兰芳老师相比较,今年60岁的他还算是个“年轻人”,但对于操作智能手机,他同样觉得力不从心。

    “比如网上买东西,打开应用程序,搜索需要购买的东西,然后下单付款,年轻人几分钟就能完成的事,我就得捯饬很长时间。”吴庆军说,脑袋跟不上,眼睛跟不上,手脚也不麻利,实在让人很费劲。

    “去年孩子给我配了部智能手机,家人反复教了好几遍,自己单独操作时又不会了,想让家人再教,又怕他们嫌麻烦。”市民孙守君告诉记者,孩子把操作流程都写在纸上,每个步骤都写得清清楚楚。“虽然已经很详细了,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很难”,他说:“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感觉都被社会淘汰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造成老年群体成为距离便捷生活方式最远人群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很多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使用,仅局限于接听拨打电话和查看信息,对于其他线上功能不会用;另一方面,部分老人担心上当受骗,对扫码支付存有一定的戒备和排斥心理。

    “不愿使用手机支付,说到底是担心。”记者在西峰城区的一家面馆遇到75岁的吴洪涛老人,虽然他对手机应用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感受颇深,但结账时他还是选择了用现金支付。“我年龄大了,开通微信或者支付宝绑卡支付,害怕输错了,也担心电信诈骗。”吴洪涛说,安全是他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应对     各方努力  帮老人融入智能时代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称《方案》),针对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遇到的问题,从八个方面厘清“痛点”“解决方案”,帮助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庆阳市中心支行针对老年人不会手机支付或对扫码支付心存芥蒂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具体部署。据中国人民银行庆阳市中心支行货币金银科副科长左书霞介绍,庆阳市正在积极创建现金服务示范区,要求辖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任何现金收付主体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现金,支持社会公众多元化的支付方式选择,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保留现金办理柜台,为老年人办理业务建立绿色通道。“人行庆阳市中心支行采取网格化管理整治拒收现金行为,联合庆阳市金融办下发了相关文件,与庆阳市交通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联合开展拒收现金专项整治行动,在金融服务方面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服务‘两条腿走路’,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的服务。”左书霞说。

    很多市民对《方案》拍手较好。“多年来,习惯了老式手机的按键方式,智能手机的触摸屏他总是点不准,力气大点不得,力气小点也不行。”张书涛说,如果相关部门能够引导企业开发一些更简洁的应用程序,将手机进行适老化改造,将大大方便老年人的使用。

    “公交车、商场、医院、银行等公共服务场所、机构,适当的保留一些方便老人的传统服务,可以更好地方便老年人。”市民卢怀生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西峰城区不少机构都为老年人保留了一定比例的传统渠道,比如公交车仍能投币、刷老年卡乘车;医院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挂号名额,导医可以帮助老年人线上挂号、线上缴费等;银行有人工窗口,还提供金融上门服务。

    “希望在鼓励推广新技术、新方式的同时,相关部门和社区要多开渠道,为老年人开授智能手机课堂,帮助老年人学习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家住西峰城区金都西苑的武世勋说。

    对此,12月14日,记者联系了庆阳市老年大学,据办公室工作人员王玮介绍,在快速发展的智能时代,为了使老年人们不被“丢下”,庆阳市老年大学自2017年就为老年人开授电脑与智能手机班。“该班招生30人以内,每周进行2次课堂教学,主要课程涉及智能手机应用操作,比如手机拍照、网络购物、视频剪辑、手机支付等。”王玮说,初来的老年学生,对智能手机的操作几乎是一片空白,会使用微信的也寥寥无几,经过学习,达到了科技助老的效用。

    “除了社会层面共同发力让老年人快速融入智能时代,家庭环节也不容忽视。”卢怀生建议,子女应多关心父母的生活,主动承担起父母使用智能手机的导师,用“技术”反哺老人。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