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庆城
庆城县南庄乡:产业发展助脱贫 自力更生奔小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 (通讯员 马丽娟)清晨6点多,天刚蒙蒙亮,家住何塬村杨塬组的贫困户张吉军便和妻子早早起床,给自家牛准备饲草料。往年的这个时候,妻子还在陕北钻井队给石油工人做饭,今年受疫情影响,妻子没有外出务工,两人合计着又买了三头牛,加上前段时间刚产的一头小牛犊,现在家里总共养了8头牛。

张吉军家中三口人,儿子已到而立之年仍未结婚,在县内打零工也仅能养活自己,张吉军本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并常年服药,全家仅靠妻子一个人在外务工,勉强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紧巴巴。2013年,张吉军被村上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这几年随着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的深入实施,“一户一策”等项目到村到户,张吉军家中的光景一天天好了起来,日子渐渐有了盼头,这其中除了党的好政策,更离不开张吉军和妻子的吃苦耐劳、自力更生。

万寿菊开出“生财花”

去年以来,县乡大力推广万寿菊特色种植业。该乡帮扶干部满怀信心的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张吉军,希望他能够多种上几亩,一年到头能有个好收成,但没想到却被浇了一盆冷水。张吉军用怀疑的口气说道“这东西之前都没见过,也没听人种过,不会又是一阵风,搞的什么形象工程吧”。笔者通过调查了解才知道其实很多群众都和张吉军一样存在这样那样的顾虑,害怕辛辛苦苦到头来白干一场。对此,村上及时召开村民会议,宣传万寿菊种植政策,并邀请专业人员为群众讲解万寿菊特性、种植技术、每亩产量。最终张吉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种植了4亩万寿菊,经过精心栽培,去年总共收入3000多元。“别看这花个头小,但着实能挣钱,比种麦子收益好多了”,笔者再次走访时,张吉军嘿嘿一笑说到。也正是去年尝到了甜头,今年6月份,张吉军又流转了30亩山地用来种植万寿菊,收入近3万元。

苹果树变成“摇钱树”

近年来,苹果成为全乡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但由于苹果树生长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等,最开始群众栽植意愿不高。张吉军于2015年在乡村干部的动员下栽植了8亩矮化密植果树,每年乡、村两级都会组织果农参加果园管理技术培训,届时会邀请市、县果业专家在田间地头手把手给大家传授果树修剪、拉枝、起垄、喷药、施肥等专业技术,向张吉军这样的门外汉,在接受过几次果园管理技术培训后,也能跟其他果农侃侃而谈,相互交流经验。在张吉军平日里的悉心照料下,果树长势良好,从去年开始已经陆陆续续挂果,今年仅苹果一项收入就达到了2万多元。

良种牛叩开“致富门”

为了鼓励贫困户大力发展种养业,自2018年起,全县大力发展“一户一策”产业,列出了50多种扶持项目菜单,群众可以按需点单。2018年,张吉军家中的四头良种牛均享受到了每头3000元、总计12000元到户产业补助。为了鼓励他将产业规模做大做强,笔者帮他算了一笔收入账:“按照到户产业扶持标准:每人5000元,户均2万元,最多不超过3万元,你还可以养殖6头牛哩”,他听到这个好消息后,又购买了3头能繁母牛,加之今年产的一头牛犊,今年又享受到4头牛的补助。看到张吉军家的产业越来越多元化,规模越来越大,收入越来越多,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笔者感到高兴。

像张吉军这样的贫困户不在少数,他们在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引领下、在乡村干部的努力帮扶下、在自己的辛勤劳动,自力更生下,水、电、路、房、产业样样齐全,不仅实现了脱贫,也即将奔上小康之路。

编辑:李博芬责任编辑:李婕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