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南梁红色故事:兵败终南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兵败终南山。袁鹏飞 绘


  党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史,是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挫折中成长、在磨难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革命历史。

  1933年6月17日,红二团辗转回到照金。此时,适值敌人对照金革命根据地发动新的更大规模“围剿”,由西安返回红二团的杜衡,被敌人的攻势完全吓倒,对坚持照金根据地完全丧失信心。6月中旬末,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和红二团党委在照金北梁开会,讨论部队下一步行动计划。会上,杜衡给刘志丹、秦武山等扣上“一贯右倾”等大帽子,提出放弃照金根据地,南下渭华地区创建新根据地,并煞有介事地讲了四条理由。刘志丹听了杜衡幼稚的提议坚决反对:“渭华暴动失败后,那里的群众受到极大摧残,有失败情绪。我们费尽心血,才搞起这一块根据地,哪能轻易放弃?只要我们坚持创造和发展陕甘边苏区,形势是会好转的。红军脱离根据地,就是自己毁灭自己。”杜衡不但不听,还以大帽子压人,诬蔑刘志丹是“老右倾机会主义”和“一贯右倾”。其他有不同意见的人也吓得不敢说话。在杜衡强令和裹挟下,红二十六军第二团被迫南下渭华,创建所谓“渭华根据地”。

  北梁会议后,刘志丹的心情非常沉重,他既为红二团的命运担忧,又为主力红军放弃照金根据地而痛惜,但他又不能公开讲出来。为了确保南下部队安全,他把伤病员和身体弱的战士留下来,把多余的武器留给地方。全团指战员300余人,七八十匹战马,于6月21日清晨挥师南下。

  红二团一路斩关夺隘,勇往直前。杜衡对部队南下的危险性是清楚的,早就盘算着脱离部队。行进至高陵寇家庄,部队晚饭后准备出发时,杜衡提出要去西安给省委汇报工作,声称待后追赶部队。刘志丹和大家都感意外:刚刚南下,怎么就要离开部队?但又不好说什么。杜衡临走时,向红二团经理处长刘约三要了一头毛驴骑上,携带了20两烟土、50块大洋和一匹蓝绸子。事后得知,杜衡这个怕死鬼临阵脱逃去了三原。不久,省委在西安开会失密,杜衡被捕叛变

  陕西省委听到红二团南下的消息后,认为南下不仅错误,还会将红二团断送,立刻派省委书记袁岳栋赶赴三原拦截。但是,当省委命令传到高陵县支部时,红二团已经渡过了渭河。夏天的渭河水大浪急,红二团两个多小时才渡过河。6月24日早晨9点,红二团抢占了渭河渡口。两天一夜急行军20多里,红二团将士们人困马乏,疲惫不堪,眼下又临险境:右有西安方向重兵扼守,后有渭河天堑挡道,左有临潼方向的敌人封锁,大家愈觉得前途危险。当晚,部队在东骊山脚下宿营,团党委召开紧急扩大会议,讨论行动方针问题。有人主张前进,有人主张后退。此时,刘志丹比别人考虑得更多。他指出:眼下“进亦险恶,退亦艰难。进之险,尚可回旋,退之艰,唯有死战;再以党内事非而论,中途退回去,胜败都‘错’,无法向党作交代。败于前进,覆车犹可鉴。两弊相衡,败于进,不败于退。”刘志丹最后说:“杜衡是坏人,我们自己搞起来的队伍,他硬是要我们自己搞垮。我们唯一的任务,是设法保全部队,现在只有前进了。”在关键时刻,刘志丹表现出非凡的持重和远见,坚定了部队赴汤蹈火、勇往直前的信心。

  红二团刚刚渡过渭河,就遭到国民党西北军的围追堵截。红二团300多名指战员奋起抵抗,与十数倍之敌在终南山苦战十多日,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刘志丹、汪锋和王世泰各带一部分兵力分散突围。

  刘志丹带着十几个战友,在终南山深山老林里风餐露宿,昼伏夜行,要吃没吃,要穿没穿,一个个饿得皮包骨头,穿的衣服被树枝挂成了布条条。这时,终南山正值盛夏季节,一日几次降雨,有时一连几天都是细雨蒙蒙,大家浑身都湿透了,加之深山密林里气温低,冷得人直打哆嗦。敌人企图把红军消灭干净,严密把守着出山的每个路口。山里的大庄小镇全驻上了敌人,把终南山围得严严实实。敌人还出动大军,在地方民团配合下,进山搜捕。白天,满山都是“快出来”的叫喊声;晚上,四野点起火堆,大小路口都布了岗哨。镇子上、村庄头、路口上,都张贴着捉拿刘志丹的布告:“1.报告刘志丹下落者赏洋1000元;2.拿到刘志丹首级者赏洋2000元;3.将刘志丹俘获归案者赏洋3000元。”

  刘志丹带着战友在密林里钻来钻去,饿了采摘野果、野菜充饥,渴了就喝山泉水,晚上就在石坎下抱团取暖。由于多日吃不到粮食和食盐,每个人都四肢无力,行走困难,有的战士走着走着,就眼前一黑昏倒在地,甚至跌下石崖摔得浑身是伤。面对困难,刘志丹鼓励大家说:“月亮都有时圆有时缺,部队在一时一地的失败,算不了什么。闹革命嘛,哪有一下子就成功的?失败了再干。咱们道理正,穷苦人站在咱们这边。反动派是兔子尾巴长不了的,只要我们想办法干,革命早晚一定要成功!”他还用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安慰大家:“天不能老是阴雨,总有个放晴的时候。”战友们坚定地说:“老刘,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跟着你回咱们的老家照金去!”

  刘志丹带领着十几个战友在华县通过敌封锁线时,又遭到敌人的袭击,有的牺牲,有的被打散了,他一人奋力突围出来,隐藏在密林里。一连几天,刘志丹吃不到东西,精疲力竭,掉下了山崖,失去知觉,躺了一天一夜,已经不能动、不会说话,幸好被红军小战士蒲永胜意外发现。蒲永胜赶紧拿出一个玉米面馍馍给刘志丹吃,才使其慢慢地恢复了一些体力。蒲永胜把刘志丹搀扶到一个石洞里休息,又跑出去弄到几个玉米棒子在野外烧熟了给“老参谋长”吃。

  其时,王世泰也带着战友四处寻找刘志丹。大伙商定,找不到刘志丹就不出山。王世泰在望远镜里看见对面山弯里冒着青烟,一个小人影儿在蠕动,于是叫大家立即向对面山上爬去。王世泰赶到冒烟的地方一看,高兴地喊:“永胜,怎跑到这里来了?”蒲永胜猛地一惊,当看见是王世泰时,高兴地跑向王世泰,边跑边说:“王团长,我把老参谋长找到啦!”王世泰高兴地一把抱住蒲永胜,急切地问:“你是怎么找到的,他现在哪里?”蒲永胜把找到刘志丹的经过讲述了一遍,就带着大伙向石洞赶去。刘志丹正躺在石洞外晒太阳,王世泰猛然间出现在刘志丹眼前,朝夕相处的战友竟然都不敢相认,只见刘志丹衣服破烂,面容憔悴,两眼深陷,身体黑瘦。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战友终于又重逢了,但是直到王世泰开口叫了一声“老刘”,刘志丹才认出是王世泰,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满脸是泪。

  看着刘志丹身上被漆树“咬”烂的地方都溃烂成碗口大的脓疮,身体虚弱得站不起来,战友们都忍不住流下泪水。刘志丹安慰大家说:“我们流血牺牲搞起来的红军,被杜衡这个坏人搞垮了,但我们不能被失败压倒,失败了再干。革命者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看刘志丹这么坚定,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老刘,请放心,找到了你,我们一定跟着你重新组建红军。”

  得悉红二团失败的消息后,受中共陕西省委指示,渭南、渭北的党组织和游击队均派人前往接应。党还依靠与群众的密切关系,派一些妇女,手中抱着孩子,腰中暗藏枪支,将刘志丹等同志先后护送到渭北。

  “志丹回来了!”“志丹回来了!”这激动人心的声音,犹如平地卷起的一阵狂飙,飞扬在薛家寨上空。10月4日(农历八月十五)晚,刘志丹和王世泰等辗转回到照金薛家寨。根据地的领导和红军临时总指挥部的负责人秦武山、王泰吉、习仲勋等迎出来了,游击队的领导强世卿、张仲良等迎出来了,先于刘志丹回来的红二团指战员吴岱峰等人迎出来了,红四团、抗日义勇军、游击队的战士们迎出来了。王世泰后来回忆说:“这是感人肺腑的一夜,是狂欢兴奋的一夜。失去的是痛苦,得到的该是幸福:300多名战友,300多个情同手足的兄弟,有多少同志血酒疆场,抱恨南山。我们可以告慰先烈的是:我们回来了,我们要用百倍的信心、千倍的努力,完成你们未竟的事业!”

  红二团南下使刘志丹等辛辛苦苦创建的红军主力丧失殆尽。在“左”倾分子给革命造成巨大损失和困难面前,刘志丹、王世泰等没有退缩和动摇,抱定必胜的革命信念,战胜艰难险阻,重回照金,重建红二十六军,把工农红军旗帜重新树了起来。



  ①习仲勋:《群众领袖 民族英雄──回忆刘志丹同志》,《人民日报》1979年10月6日。

  ②刘约三:《红二十六军的创建及其活动》,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40页。

  ③《回忆我的红军生涯》,中共甘肃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印1993年版,第85页。

  ④刘约三:《红二十六军的创建及其活动》,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41—542页。

  ⑤白黎:《刘志丹传》,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第246页。

  ⑥王世泰:《陕甘边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24页。


(本文摘自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南梁红色故事编委会编著的《南梁红色故事》)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