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南梁红色故事:薛家寨保卫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薛家寨保卫战。袁鹏飞 绘

  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政府东约五公里的田玉村绣房沟,有一处非常险峻的山寨名为薛家寨,相传因薛刚反唐屯兵于此而得名。1933年9月下旬,国民党陕西当局向照金苏区发动猛烈进攻,企图占领薛家寨,消灭红军。留守薛家寨的红军、游击队指战员不畏强暴,奋勇抗击,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以血肉之躯谱写了薛家寨保卫战的悲壮篇章。

  薛家寨海拔高1500余米,在斧劈刀削般的千仞峰壁上,横向凹裂进去五个天然岩洞,大的能容纳二三百人,小的也能住得下几十人。这些岩洞之间彼此相通,能防能守。寨东为黑田峪,寨西是绣房沟,仅西北角和土儿梁山岭相连,有一条小径可直通山寨,形成了天然的御敌屏障。

  1932年9月,刘志丹率领陕甘游击队离开照金转入外线作战后,习仲勋、张秀山、吴岱峰等人带领各路游击队坚持创建根据地斗争。1933年3月8日,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在耀县照金土儿梁成立,金理科任特委书记,金理科调回省委后,秦武山继任特委书记,习仲勋任特委军委书记。3月中旬,红二十六军在照金建立了陕甘边区游击队总指挥部,李妙斋任总指挥,习仲勋任政委。4月5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在照金主持召开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周冬至(贫农)当选为主席,习仲勋当选为副主席兼党团书记。随后,主要领导机关迁驻薛家寨。

  1933年春,中共陕甘边区特委、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陕甘边区游击队总指挥部迁驻薛家寨后,习仲勋等人组织红军战士和群众,相继在寨子上建起了红军医院、被服厂、修械所、后勤仓库等设施,并整修岩洞、加固哨门、构筑碉堡,增设哨卡和火力网点。至此,薛家寨成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和红军与各路游击队的后方基地。

  这一时期,在红二十六军的有力配合下,游击队总指挥部相继在桃渠原、照金、香山、芋园、老爷岭、马栏、七界石一带,建立起乡村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和游击战争,使照金苏区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以照金为中心,地跨旬邑、淳化、耀县、同官等县方圆近百里的根据地。

  时任红二十六军第二团团长的王世泰曾高度评价习仲勋这段时间的工作:“仲勋是陕甘边区特委军委书记和总指挥部的政委,很多军事活动需要他去领导和指挥;他又是筹建根据地民主政权的主要负责人,有许多具体工作需要他去做。革命委员会主席虽然是周冬至,他是按照上级要求必须选出一位雇农来担任主席的,人老实又没有文化,大量的工作是习仲勋做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他去过问。凡熟悉这段历史的同志,都为仲勋同志扎实的工作作风、任劳任怨的品德、身先士卒的精神所感动,认为他是搞地方工作的一个典范,为照金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付出了心血,做出了贡献。”

  照金苏区不断巩固后,多次粉碎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剿”,使国民党最高当局震怒。当时的《西京日报》刊登,“蒋(介石)再电邵(力子)杨(虎城)肃清薛家寨残匪”的消息。面对国民党部队的疯狂“围剿”,根据地军民特别是薛家寨红军、游击队指战员不畏强暴,进行了壮烈的保卫战。

  1933年9月,游击队主力在老爷岭、绣房沟一带作战,薛家寨仅有边区革委会政治保卫队留守,兵寡力孤。国民党反动力量企图利用这一时机,一举侵占薛家寨。9月21日早,国民党十七路军刘文伯部以一个团和一个炮兵营的兵力,纠集耀县夏老幺、雷天一民团和淳化、旬邑、宜君、同官县民团千余人,在叛徒陈克敏带路下,兵分数路向薛家寨逼近。

  在这危急时刻,重伤在身的习仲勋组织修械所、被服厂、红军医院的干部、工人及后勤人员100多人拿起武器投入战斗。进犯之敌凭人多势众和优良的装备,轮番发动猛烈攻势,根据地留守人员据险固守,分布于各个哨位,奋勇阻击。他们巧布地雷阵,以修械所研制的“麻辫手榴弹”和滚石等武器顽强抗击,阻敌于坚壁之下,敌人死伤惨重。

  酣战时刻,李妙斋、张秀山率领游击队主力从绣房沟赶回薛家寨增援,游击队猛烈反击,战斗持续到下午后敌人溃退,薛家寨保卫战取得了暂时胜利。但是,游击队总指挥李妙斋在指挥部队追击时,不幸中弹牺牲,根据地和游击队失去了一位优秀的指挥员。李妙斋牺牲后,陕甘边区党政军领导、游击队指战员和当地群众十分悲痛。张秀山回忆说:“李妙斋率领的游击队与根据地群众的关系亲如鱼水,他用生命和鲜血保卫了照金根据地。”不久,吴岱峰继任陕甘边区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

  10月上旬,国民党军队以杨子恒为总指挥,派出4个团及周围各县民团共计6000余人,再次向薛家寨发起新的大规模“围剿”。10月15日夜,叛徒陈克敏带领国民党军队100多人,利用薛家寨红军石门工事和后山崾岘阵地之间悬崖峭壁上的一道长200余米的石缝,攀爬岩石树杈登上山寨,拂晓时向薛家寨红军防守阵地发起进攻。由于敌人攻势突然,寨子山习仲勋、张秀山带领仅有的30多名后勤机关人员及部分伤员,被迫分头突围撤退,修械所、被服厂等设备未来得及搬走,伤员和被服厂的妇女游击队员均被敌人捕去,有的伤员和女游击队员为了不被敌人俘获,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国民党占领薛家寨后,反动地主豪绅疯狂地反攻倒算,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主席周冬至、土地委员王满堂、肃反委员王万亮和许多游击队员及革命群众被杀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薛家寨保卫战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部队的嚣张气焰,特别是保留下了革命的中坚力量,给处于低潮时期的陕西人民特别是照金苏区军民以极大的鼓舞,消除了笼罩在照金苏区人民心中的疑云及党内一些同志的消极情绪。这些都为后来创建南梁革命根据地奠定了一定基础。

  薛家寨失守后,习仲勋仍在照金地区坚持革命斗争。因他的威望和人品,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全力掩护和精心照料。当时,敌人在照金一带反复“进剿”和搜捕,习仲勋只得白天钻进梢林躲起来,晚上出来开展群众工作。在南李村,贫农王大妈无微不至照料习仲勋。她常常半夜里把习仲勋从山上叫回来吃饭,有时还把白糖送上山给习仲勋。习仲勋十分感激地称她“干妈”。后来环境更加险恶,王大妈给习仲勋做了一身买卖人的衣服,让本村的秦老六背上一个褡裢,把习仲勋的短枪和子弹放进去,将习仲勋安全送到让牛村、高山槐和七界石,与张秀山、吴岱峰和刘约三率领的后方机关和游击队会合。

  晚年的习仲勋回忆说:“照金根据地是西北第一次在山区建立根据地的尝试,是红二十六军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它生长和保存了红军主力,使西北革命过渡到一个新的阶段。照金失守后,下层党的组织没有遭到破坏,游击队也没有受到损失。到了冬天,淳化、耀县一带的游击运动大大发展了起来。同时成立了平子游击队。这一切使我们领会到了只有建立了根据地,把党和红军与群众进一步联系起来,即使严重局面到来,我们也有站脚的地方和回旋余地。从而使我们进一步领会了根据地的重要性和它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

  不久,国民党军何高侯团跟踪追杀过来,习仲勋与张秀山等带队伍退到甘肃正宁县三嘉塬,在遭遇战中先后击溃了敌人的骑兵和杨谋子股匪。习仲勋因伤未痊愈,又患了伤寒病,只好留在宜君县小石崖养病一个多月。后随南梁保卫队长郭锡山到合水县太白镇莲花寺,住在豹子川李老五家。在李老五的精心护理下养好伤病,即投入到南梁根据地创建工作中



  ①张秀山:《照金革命根据地忆述》,刘凤阁、任愚公主编:《红二十六军与陕甘边苏区(下)》,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66页。

  ②党团:指中国共产党在政府和群众团体中设立的党的领导机构。在党的七大之前称“党团”,之后称“党组”。

  ③杨玉财:《往事漫忆》,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87页。

  ④中共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习仲勋在延安》,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5页。

  ⑤张秀山:《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忆述》,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95页。

  ⑥孙庆海:《张秀山传》,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53页。

  ⑦吴岱峰:《陕甘边革命武装的创建和发展》,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436页。

  ⑧《习仲勋传》编委会编:《习仲勋传》(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64页。

  ⑨习仲勋:《陕甘高原革命征程──回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53—254页。


(本文摘自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南梁红色故事编委会编著的《南梁红色故事》)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