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南梁红色故事:带头冲锋的红军总指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带头冲锋的红军总指挥。袁鹏飞 绘

  王泰吉是陕西早期共产党员,是陕甘红军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

  1933年10月,陕甘游击队攻下合水县城后,国民党陇东警备第二旅旅长杨子恒急调赵文治团800余兵力充当先锋,“追剿”红军。为了避免与强大的敌人正面交锋,刘志丹、王泰吉率领红军主力部队在陕甘边境的合水、正宁、宁县等地,与敌周旋半个多月,也使追敌疲惫不堪。

  1933年10月27日,红军临时总指挥部率部队300余人,转移到庆阳县毛沟门村(今属华池县李良子村)。这里的地形是一条山沟,沟两边分散居住着几十户人家。红军纪律严明,不损害群众一草一木,深受老百姓的拥护和欢迎。当晚,红军游击队就宿营在老百姓家里。红军接连打了张洪镇、合水城等几个胜仗,连日奔波,加之生活艰苦,还有敌人重兵追击,战士们都非常的疲劳,早早地休息了。

  第二天麻麻亮,地上结着厚厚一层霜,刮着冰冷刺骨的寒风。虽然还没有吹起床号,但许多战士已经起来,有的收拾武器、行装,做继续出发的准备;有的帮助老乡打扫院落。突然,从山顶传来哨兵报警的枪声。不久,只见村口一片黄压压的敌人从西面冲进来,先头部队已经冲进沟西边的村落。这是尾追而来的敌人的偷袭行动,红军发觉太晚了,情况十分危急。住在沟西边的红军战士首先开枪阻击。总指挥王泰吉率警卫人员冲下山,涉过小河,利用断垣残壁坚决阻击,掩护总指挥部机关向北山上转移。待王泰吉完成阻击任务赶上总指挥部时,红四团、义勇军和各路游击队的指战员已经向山头上撤退。

  敌人见红军向山上撤退,仗着人多势众、武器精良,穷追不舍,一直把红军追到半山腰。太阳升起来后,300多红军指战员在陡峭崎岖的山坡上奋力向上攀登。身后800多敌人更加嚣张,狂呼乱叫,拼命追赶,大有一口吃掉红军之势。由于红军紧急撤退,敌人急忙追赶,都顾不上开枪,因此枪声很稀。这时,总指挥王泰吉站在一个隐蔽的高地上,从容地看了看追赶的敌人,又举起望远镜向后山方向瞭望。只见他浓浓的眉毛紧紧蹙在了一起,果断地挥了挥手,命令近旁的数十名指战员停止撤退。他大声说:“同志们,敌人已经追了我们好多天,今天这一仗是非打不可了。我决心和大家一起冲锋,坚决把这股敌人消灭掉。同志们有决心没有?”“有!”他用手一指说:“你们看!”指战员们顺着他的手势望去,只见敌人以密集队形紧紧逼来。王泰吉接着说:“敌人的力量是我们的几倍,再退,就有被敌人消灭的危险。后面还有更严重的情况,回头你们就会清楚。”他稍作停顿,接着高声说:“我们是革命战士,现在敌人已经被我们调动在这个山坡上,这里是杀敌的好战场。只要我们冷不防来个反冲锋,一定能打个胜仗!”他提高了嗓子喊到:“要革命就要有不怕死的精神。敌人不到跟前不许乱放枪,大家听到冲锋号响就勇敢地向前冲。”王泰吉的声音洪亮镇定,使指战员受到极大鼓舞,个个热血沸腾、斗志昂扬

  遵照王泰吉的命令,全体指战员马上隐蔽起来,荒草很高,王泰吉和战士们趴在一起。由于红军的子弹很少,王泰吉传令把手榴弹集中起来,等到敌人靠近,由他发令后一齐开火。骄横的敌人根本没有把红军放在眼里,闷着头拼命地向山顶上爬,100米、50米、10米……敌人眼看到跟前了,还不见发出射击的命令,战士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敌先头部队气势汹汹地冲进离红军的枪口四五米时,只听王泰吉大喊一声:“打!”随之,一枚枚手榴弹飞向了敌人,在敌人密集处炸开了花,刹时间,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哭爹喊娘,倒下一大片。敌人顿时乱成一团,前面的转身朝后面跑,后面的被前面的冲撞得人仰马翻,一下子溃不成军。王泰吉见冲锋的时机已到,跃出草丛,挥枪大喊:“杀!”话音未落,王泰吉带头冲向敌阵,数百名红军战士就像数百只下山猛虎,势不可挡,扑向敌人。一时间,漫山遍野都是红军反击的枪弹声和追杀声,敌人完全失去了还击的能力。在冲锋号声中,红军一口气把敌人追到沟底,敌人的枪支弹药散落得遍地都是。红四团骑兵连乘胜追击敌军十几里,将敌彻底击溃。这场战斗,共毙敌200多人,俘虏100多人,缴获枪枝200多支,缴获弹药、辎重不计其数。敌团长赵文治见势不妙,早已骑马逃之夭夭。经此一战,赵文治一蹶不振,再也没有恢复团的建制。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次战斗,敌情形势起初对红军很不利,但由于王泰吉总指挥正确判断敌情,把握战机,果断发起反冲锋,最终扭转了危局,转败为胜。当敌人偷袭进攻时,王泰吉没有组织阻击就命令撤退,既是为了迅速摆脱敌人,赢得与敌交战的有利条件和必要准备,也助长了敌人的骄横之气。当时,王泰吉撤到半山腰观察敌情时,除了看到正面有拼命追杀的强大敌人,还在望远镜里看到山后有敌人的骑兵部队包抄过来,红军已没有了退路。他果断决定在半山腰发起反冲锋,一举打跨了敌人,而山后包抄红军的谭世麟骑兵见状吓得夺路而逃。

  12月,红四十二师主力南下,帮助三路游击队建立根据地。行动中,听说山东“人民军”刘桂堂部近万人开到豫陕边境。为扩大革命队伍,师长王泰吉要求利用旧关系去豫陕边说服刘桂堂易帜抗日,用他的话说,就是“出去放一把火”。刘志丹考虑到安全,建议不要冒险。王泰吉认为他有许多老同志、老部下,搞兵运工作比较有把握,坚持要去。

  1934年1月上旬,葡萄沟门战斗之后,红军主力部队开到合水太白休整,红四十二师党委在连家砭召开党委会议,同意王泰吉辞去红四十二师师长职务,离开部队去搞兵运工作,由刘志丹接任师长。1月底,王泰吉改装易服,秘密从师部出发,途经合水、宁县、耀县、铜川,于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二)到达淳化强家山。当天夜里,王泰吉带领一名警卫员,携带两支手枪、两匹骡子和一些旅费,由少数骑兵护送到通润镇他过去的部下、时任淳化县三区民团团长马云从处,想取得马云从的支持,不料被马云从出卖。马云从为邀功请赏,当即向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报告,抓到一个不小的共产党。遂将王泰吉押解到西安绥靖公署军法处。王泰吉被捕后,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如获至宝,立即向国民党中央报告捕获中共要犯,并在国民党报纸上,以显著位置刊登了消息。王泰吉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在给父母的信中说:“男绝不学杜洪(衡)之被捕自首,遭社会人之唾骂,及遗父母羞。男革命目的,在推翻国民党统治权,国民党杀男,为意中事。”在敌严刑之下,王泰吉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赋诗抒怀,于1934年3月3日在西安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杀害,年仅28岁

  王泰吉的优秀品格和卓越军事才能赢得了根据地军民的爱戴,他遇难的消息传到根据地,广大军民无不失声落泪。

  陈家坡会议上,王泰吉被推举为陕甘红军临时总指挥部总指挥;包家寨会议上,又被推选为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师长。在短短的几个月里,他率领红军游击队连克强敌,捷报频传,打出了红军的军威,极大地振奋了根据地军民的信心。在刘老庄战斗中,战士孔令甫左腿被打穿,不能行走。王泰吉和刘志丹两人抬起孔令甫的担架一口气走了十多里路。战士周锁和老陈几次要替换他们,但他们谁也不让。当孔令甫从昏迷中醒来,得知是王师长和老刘把他抬下来时,感动得热泪满腮。

  隆冬季节,王泰吉在作战间隙去平定川看望伤病员,给每个伤员发了一条毛巾和二块银元,还把自己的一件破皮袄送给一位伤员,自己穿着单薄的衣衫在凛冽的寒风中返回驻地。耀县起义后,习仲勋和王泰吉有过短暂的交往,王泰吉真诚友善的崇高品格和坦荡无私的磊落胸襟,给习仲勋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多少年过去了,习仲勋还深切地怀念这位忠贞的革命战士。在王泰吉英勇就义50周年时,习仲勋写下了一篇感情真挚的纪念文章《深切怀念王泰吉同志》。称赞“王泰吉这种为革命大义凛然、从容就义、勇于献身的精神,是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



  ①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第一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81页。

  ②宋飞:《力挽狗狂澜转败为胜──王泰吉指挥毛家沟门反击战》,刘凤阁、任愚公主编:《红二十六军与陕甘边苏区》,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696页。

  ③张邦英:《忆陕甘边根据地》,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83页。

  ④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第一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86页。

  ⑤张邦英:《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83页。

  ⑥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第一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84页。

  ⑦习仲勋:《深切怀念王泰吉同志》,《人民日报》1984年3月3日。


(本文摘自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南梁红色故事编委会编著的《南梁红色故事》)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