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拧耱(刘志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耱是农业生产中一种很重要的农具,北方有些地方也叫“耢”、“盖”、“盖擦”,主要由树枝或荆条编成,用来平整翻耕后的土地,或将凹凸不平的田地整平,或将大土块研磨得更酥碎些,或把撒到地皮上的种子耱到土壤里面;有时冬春交接降水稀少,要耱即将返青的麦苗,起到保墒的作用。但凡种地,这种农具必不可少。农谚曰:“耕得细,耱得光,既抗旱,又保墒”。《齐民要术》中有“耕而不耢,不如做暴”的记载。《王祯农书》中更指出:“凡已耕耙欲受种之地,非耢不可”。西汉的文献中也提到了耱,由此可见,这种农具,至少在两千多年前的黄河流域就已经在使用了。

  耱的规格大概有三种:大号、中号和小号。最常见的是中号耱,长约一米五到两米,宽约半米,横竖由三根稍比现在的方木薄点的木头铆在一起组成框架,一般选用有韧性的木头,如梨木、榆木、枣木、槐木、野酸枣木等,再在铆好的主框架里纵向编荆条或有韧性的树枝。耱中间的一根短木较两端稍长一点,用铁丝拴一个小环,或用手提出头的短木,或将铁锹、镢头等农具把手塞进环内,挑在肩头,便于拿取。使用的时候,把耱平放在翻耕过的田地上,由两头牲畜并排拉着前进,操作者手扶牲畜缰绳控制着方向,双脚分开站立在靠后位置的两端,双腿用力,一动不动地掌握着平衡;或者直接在耱上面放几块石头、铲几锹土;又或是一个小孩横爬其上,靠耱齿的摩擦力碾碎土块。“手抻双绳把牛赶,两腿分开站上边,胡基疙瘩耱下散,头冒青筋唱乱弹。”这是对操作者生动而形象的描写。

  拧耱,是黄土高原上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也是一种非常苦的体力活。虽说头脑聪明的人一两天就学会了,但要想做出耐磨损、使用寿命长得好耱,却不是件容易事。在材料齐备时,手艺极其熟练的老师傅,拧一面完整的耱大约需要三四十分钟;而学徒则需要两三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做成的耱还不如师傅的手劲好。

  拧耱的主要工具有镰刀、斧头、刀子、锯、大剪刀、木料、条子等,工序一般可概括为选、打、熏、编、整、压。先选材做框架,也叫打耱脊,所用的材料是山上砍来的杂木。选质地比较硬的杂木,锯成宽约5厘米的木条,套上卯,横三根竖三根,做成一个“由”字状的框架。框架做好之后,就要按耱齿,普通的中号耱一面大约有50根藤条,正反两面有近100个耱齿。耱齿用的材料是从山上砍来的藤条,多是耐贫瘠的荒山野地里生长的野酸枣树枝。选藤条也有技巧,首选那种实心的质地韧性大的,最好是直径在10到20毫米,韧性较好的藤条,剪去多余的杂枝。因为藤条的质量直接影响耱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要根据粗细进行分类,用来编大小不同的耱。藤条选好后要适当熏烤。趁刚刚砍回来的藤条还有水分,如果水分不够,还要在水里浸泡12个小时以上,然后在碳火炉中熏烤至软,编入框架之中。熏烤藤条不能直接放在火上,这样会造成受热不均,皮焦里生、外软内硬,编的耱不结实,容易折断。有经验的老师傅都会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土火炉,分上下两层,上层放置藤条,下层生火,就像烤箱的空间一样,可以让藤条内外均匀受热。还要温火慢慢熏烤,大约熏烤一小时左右,藤条就会变得更加柔软,韧性更强了。将熏烤好的藤条取出,用榔头砸七八下,把藤条中部砸裂,这样拧耱时藤条才不容易折断。砸时力度要轻重适当,砸得太轻藤条扭不过来,太重又容易使藤条开裂过大,不耐磨损,使用寿命减少。砸好后,以“8”字形状交叉编在框架上,遇到不齐整的,还要用刀剪修理一下,让藤条的弯度和其他的一样平整。如果耱齿不够平整,会让土疙瘩碾不碎,影响使用效果。把这些耱齿全部编进框架后,再用锤子把耱齿砸得紧密一些,让藤条尽量靠紧。如果耱齿太松散,用几次就很有可能会散架。耱齿编好后,要把长短不一的耱齿修整齐平,用专用的大剪刀剪掉多余的部分。最后,按照尺寸用磨得锋利的斧子削出耱“牙”,放置在阴凉平整的地方,上面盖一层木板,木板上再放些石头等重物镇压,使之保持整体上的平整。阴干几天,就可以使用或销售了。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好了,农业机械逐渐普及并代替了人力畜力,拖拉机带着旋耕机连耕带耱一起完成,人们对耱的需求越来越少,拧耱这种老手艺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一种永恒的记忆。

编辑:刘家玮责任编辑:刘家玮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