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走亲戚(刘万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如果说团圆是春节的主题和核心,那么,走亲戚就是对这个主题的生动诠释。

我的童年,人们一年之中最向往或是感到最有仪式感的,就算春节了。

每逢过年,常听老人讲,亲戚不走动就“断路”了。庄户人注重礼仪,根据习俗,走亲戚的规矩,从大年初二开始,按照顺序,依次是舅家、姑家、姨家,老舅家、老姑家、老姨家,至于其他亲戚,比如已出门的姐家,或是认有干爹、干娘的“干亲戚”,则更要往后排了。

那年代的农村,交通不便,村与村之间都是坑坑洼洼的便道,平常人家连自行车也没有,走亲戚大都是步行。

俗话说“娘亲舅大”。在我幼小的记忆中,每年过罢正月初一,第二天去舅家拜年走亲戚这项重要任务,常常是由弟弟和我去共同完成,当然这也是我们非常乐意去走的亲戚,除了伙食上有所改善,还能领到压岁钱。

我的舅家和我家相距不远,在我家住的东南方向十五里地开外的新堡村。每年走前,母亲都会早早把我和弟弟精心打扮一番,整整帽子,拉拉围脖,拽拽衣襟,生怕我们穿戴得邋遢,走在路上丢她的人,更怕娘家人瞧不起……

那时人们看重的是礼节和相互来往。但走亲戚,适当带点“拿得出手”的礼品,讲究的是份心意,体现的是主家情分。但在那个物质特匮乏的年代,即使是那些排在前列的最重要的亲戚,也没有什么“大礼”可以拿得出手,经常是白面馒头配油饼两样东西。说是两样东西,其实量都少得可怜,一家亲戚最多也就一个馒头一个油饼或两个馒头,较好点的可能每家是两个油饼,母亲怕我们把礼品弄差了,送错了人家,常常是用不同颜色的布包把礼物分装开来,交代我们,这个花包是给谁家的,这个红包是给谁家的,而这个蓝包又是给谁家的。我们把母亲的这些话记在心里,然后按照份数和重量作个分工,弟弟带几份,我带几份,这样就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记得当时本村小伙伴朱彦昌,他的亲戚家跟我舅家是邻村,每年走亲戚的时候,我们结伴而行。去的时候,到了慕家庙涝池畔该分手的地方,我们把涝池畔槐树作为参照物,相互约定,下午大概几点钟集中,如果到时候等不上对方,就要在树身上留个记号,以便后来者一目了然,不再误等。

走亲戚的心情很是激动,我们各自聊着亲戚家的事。逢人问要去那里?我们总是兴奋地应到:“走亲戚啊!”幸福之感溢于言表,得意之情充满心间。

那时候,也许是因为贪玩,或是土路落雪路滑,我们走路时常常只顾向前走,动不动就摔上一跤,不是把膝盖碰破了,就是把胳膊肘摔伤了,或者就是玩小鱼刀把某个指头蛋割破了。有时只顾仰头四下张望,不看脚下路,走着走着,鞋底粘上了泥,越走越厚,越走越沉,越走越累,带不动了,从路边拾个木棍棍戳一戳,找个砖头蹭一蹭,或寻个石头刮刮,弄完拖泥带水的鞋底,我们继续前进。

就在这种有说有笑、高高兴兴地结伴行走中,我们往往要差不多两个小时,才能到达舅家。我和弟弟先从大舅家开始拜年,那时尽管父亲也教过如何磕头,但我们往往会把磕头这一本来很严肃认真的事,做得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对着正窑的方桌,猛地跪下,喊一声大舅,二舅,过年好!然后再磕头,又蹭地站了起来,整个过程大概也就三四秒钟。这时,我们最为关注的,不是自己磕头的动作是否规范,亲戚是否满意,而是他们早已备在手里的压岁钱。

“穷家富年呐,给娃发个压岁钱……”每当我从舅舅手中接过那崭新的壹角钱时,就会平平整整地把它装进口袋,绝不折叠,唯恐破坏了它的手感和美感。

由于三舅是初二走舅家的最后一站,所以记忆中这天的午饭,我和弟弟大都是在他家吃的。这其中还有一个我们心照不宣的原因——外婆的烹饪手艺顶呱呱。每次去时,外婆好像预先知道似的,每当我们登上长长坡岭看见三舅家时,就能望见外婆站在崖背边那个土梁上向坡下远望的身影。于是,我忘了累,来了劲,步子迈得更欢,高兴地对弟弟说:“看!那是外婆!”外婆也看见了我们,高兴地叫着:“噢,我蛋蛋娃来了,你妈可好吗……”

有一年,父亲安排我和弟弟去舅家时,顺便拐几里山路去对面岭上给姑家拜年,饭当然在姑家吃。从三舅家走时外婆一再吩咐说:“上个坡坡,吃一锅锅,娃娃长身体呢,回来时一定拐到这里吃些东西再走”。我们怕伤了她的心,从姑家拜年后,真的返回来了。三舅当时不在,一直在家等候我们的外婆,已为我们准备好了饭菜,也包好了我们回家带的炉食、油果子、核桃枣。外婆笑着说:“是不是你姑家做的饭比我做的好吃?你三舅说了,今天这俩外甥来了,不吃完桌上留的两个卤猪蹄,就别让他们走,其他人谁都不能吃。”那一次,我和哥哥乖乖地坐在那里,美美地又吃了一顿,还喝了一碗放有红枣的醪糟汤,热乎乎的,好喝极了。

如今过年走亲戚与我小时候大不一样了,近几年回老家,看到家乡的乡亲和亲戚都富裕了,走亲戚大都有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可以迅速到达,快去快回。走亲戚的礼品比以前厚重多了,很多开着车一上午走四五家,有的甚至是放下礼品就走,缺少了亲情交流,亲戚味越来越淡……这种现代化的方式,虽说时髦了许多,便捷了许多,华美了许多,但同时也失去了许多乐趣和幸福。

编辑:李博芬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