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南梁红色故事: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创建南梁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岁月里,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敌人的反复“围剿”,习仲勋深入基层,关心群众,时刻把人民的冷暖挂在心头,始终站在广大劳动人民的一面,成为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在陕甘边人民心中留下了一段段千古佳话。

习仲勋对群众的感情至深至厚,随时随地都有故事。1930年,中共陕西省委派习仲勋到陕西国民党骑兵第三旅二团二营(后改为十七路军警备第三旅二团一营)开展兵运活动,并任该营党委书记。该营驻防凤县期间,陕西军阀顾鼎新率部由关中调汉中抵御川军北犯,路过凤县,所到之处,打骂群众、敲诈勒索、奸淫掳掠、无所不为,农民惊恐不安,到处躲藏。习仲勋等闻讯后,连夜书写和张贴“打倒奸淫掳掠的顾司令”等许多标语。顾鼎新看见这些标语后,为了保全面子,不惹是非,随即下令不准士兵在此地胡闹,并派清查队日夜纠查,凤县群众得以免遭一场大灾难。当时,凤县有一个靠卖菜为生的李老汉,在街市上卖莴笋,恶霸地主龙文明依仗权势,抢夺李老汉的莴笋不给钱,李老汉前去索要欠款,龙文明蛮不讲理,逼迫李老汉缴纳十块大洋税款。李老汉万般无奈,痛不欲生。习仲勋知道此事后,对李老汉说:“不要给他钱,有我承担。”第二天,龙文明派家丁来收税,并要抓走李老汉。习仲勋挺身而出,以军人身份阻止了恶霸的不法行径,打击了地主恶霸的嚣张气焰。坚定维护群众利益,彰显党的形象。

习仲勋始终与群众以心交心,赢得了群众的真心维护和信任。1933年11月,大病初愈的习仲勋来到南梁,便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地方武装和群众工作中,“他一村一村做调查研究,一家一户访贫问苦,相继组织起农会、贫农团、赤卫队和游击队”,1934年2月25日,中共红四十二师党委在南梁小河沟四合台村召开群众大会,选举成立了新的边区临时政权组织──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不满21岁的习仲勋当选为革命委员会主席,被根据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娃娃主席”。刘志丹夫人同桂荣回忆说:“习主席就是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主席习仲勋。我们虽没见过面,但听老百姓们说他是一个‘娃娃主席’。到边区政府所在地荔园堡以后,习仲勋马上来看我们,我一看心里想:‘这可不就是个娃娃。’那时他只有20岁,还一脸稚气。”习仲勋回忆说:“1933年冬天,红军横扫陕甘边的反动武装,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建立起来了。当地小伙子见红军回来了,高兴地唱起了信天游:‘鸡娃子叫来狗娃子咬,当年的红军哥哥回来了。’从此,以桥山中段为依托的红军游击战争,以烈火燎原之势发展了起来。”至此,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1934年11月7日,习仲勋当选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工作重心由军事斗争转为地方建政和发展经济。他主持颁行土地、财经、粮食、军事等十大政策,将严惩贪官污吏、树立廉洁政风列为政权建设头等大事,履行南梁政府职能,配合刘志丹军事反“围剿”,全面建设保卫陕甘边区,促进了南梁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走出了一条具有陕甘边区特色的革命根据地创建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到达陕甘根据地后,非常赞赏南梁政府面向群众开展的工作,他说:“我们刚到陕北,仅了解一些情况。但我看到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很高,懂得许多革命道理。陕北红军的战斗力很强,苏维埃政权能够巩固地坚持下来,我相信创造这块根据地的同志们是党的好干部。”

在长期革命生涯里,习仲勋一直视人民为父母,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甘愿把屁股坐在老百姓这一面,因而赢得了群众的真心爱戴。

习仲勋的档案中存有一份1942年秋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议期间党组织对其所做的鉴定:“平时在办公的地方,每天都挤满了群众,当他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极其自然和融洽。也许有时他正忙着,然而他宁愿放下正在做的事情,和蔼地和他们交谈,没有一点架子,没有一点官僚主义。”

“他过去领导群众斗争时,常常遭遇极大的危险,然而每一次都是平安地过去了。因为群众掩护他,替他站岗放哨,替他隐蔽得很好,而且几十里外的人专程去慰劳他……由于这一切,使得仲勋同志成为党的宝贵的群众领袖。”

1933年3月至10月间,习仲勋先后担任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委员、军委书记、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政委、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身负创建照金苏区的重任。其间,习仲勋多次身负重伤,当地群众郑老四夫妇、陈秀贞、于得海等救助了他。

1933年5月底的一天,习仲勋、黄子文带领政治保卫队到薛家寨东南十多里外的北梁开会,并顺便在附近征收驮运粮草。部队行进到陈家坡附近时,突然遭到敌人重兵伏击。习仲勋果断决定,让黄子文带队伍迅速撤离现场。自己带着一个班的战士留下负责掩护,阻击敌人。在激烈的战斗中,习仲勋身受重伤,被国民党地方民团抓住。后在同情革命的民团小头目周致祥帮助下乘机逃脱。习仲勋脱险后,因流血过多难以正常行走,只好一手捂着伤口,一手支撑着身躯,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艰难地爬行。傍晚时分,习仲勋挣扎着来到柳林村贫苦农民郑老四家中,受到郑老四夫妇的精心照顾,他们用土方为其治病,千方百计为他改善饮食。但是,由于受伤严重,血流不止,伤口溃烂并发烧。习仲勋回忆说:“这天晚上,他(郑老四)就把我送到了南边四五里的一个地方。由于一路上我两手捂着流血的伤口,在河里喝了些冷水,近十天时间大便不下来,头比碌碡还大,那时多亏年轻,要不就没命了。”

一次,村民于得海帮助受伤的习仲勋转移到老牛村,途中遇到民团盘查,于得海告诉团丁这个人是自己雇的小工,团丁认为习仲勋手上连茧子都没有,不像做庄稼的。于得海说这是自己雇的放羊娃,是拿鞭子的手,怎么会有老茧,团丁们无话可说,只得放行。此后,于得海又在敌人搜捕松懈时送习仲勋去薛家寨继续养伤。后来,于得海还曾给习仲勋领导的陕甘游击队特务队带过路,做了许多有益于红军的工作。受习仲勋影响,于得海的弟弟于得水也经常为红军带路、送信,后被国民党民团杀害。

新中国成立后,于得海几经思想斗争,写信给习仲勋,希望组织能给弟弟一个公正的结论。

1961年10月17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的习仲勋给于得海回信:

得海老兄:

你的来信和你弟被害材料都收到,已转交旬邑县人民委员会查处,俟有结果时,再函奉告,请勿远念。

顺祝健康!

弟:习仲勋

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七日於北京

时任国家领导人的习仲勋与于得海并没有血缘关系,却以兄弟相称。这封简单复信反映出来的是不同寻常的革命友谊,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习仲勋与人民群众如鱼似水般的感情。

此外,在繁忙的国事活动中习仲勋还多次写信问候,请曾经救助掩护照料过他的干妈陈秀贞去北京居住。他在信中说:“您为革命做出了贡献,如今年事已高,该享享清福,做儿的也该尽尽孝道了。”1958年10月,陈秀贞在儿子王治洲陪护下,去北京住了三个月。习仲勋和家人轮流陪陈秀贞母子看戏、看电影、游览风景名胜区,尽了一个干儿子的孝道。1960年10月,陈秀贞病逝,习仲勋发来唁电,表示深切哀悼。

习仲勋还委托夫人齐心代表他回到延安、绥德、照金、南梁、正宁、马栏等地,慰问老区干部群众。2000年6月,齐心专程到照金北梁小学、南梁列宁小学看望师生,随后以习仲勋、齐心名义为两所学校各捐资15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习仲勋还亲笔给南梁列宁小学新落成的教学楼题写楼名。

1999年10月1日,习仲勋参加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典时饱含深情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的最大底气。习仲勋用一生的实践,诠释了毛泽东给他的评价: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本文摘自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南梁红色故事编委会编著的《南梁红色故事》)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