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春日观书(苏黎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苏黎明

总觉得读书最美好的季节是春季,最让人感到惬意的场所是床上。正如古人所说:观书宜马上,宜厕上,宜榻上。“马上”读书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合时宜,“厕上”读书也不免使人觉得有些不雅。此外,还有人说:“春日不读书”,原因是春日阳光和煦,气温适宜,容易使人在暖意中随生困倦。这一点我却不敢苟同,叶采《暮春即事》写道:“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说的就是春日读书的闲适与忘我。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窗外柳嫩花明,室内暖意融融。尤其是到了万籁俱静的春夜,微风中透着一丝丝凉意。此时,最适宜披一件薄衫,在温暖的灯光下依枕斜卧,全无白日案牍之劳形,身心悄然放松,再随意翻开一本枕边读物,心灵便着随书中的春秋人生恣意徜徉,其滋味真是妙不可言。

自古以来,男人读书皆有“红袖添香”的殊遇,女人则无。不过,夜静更深之时,丈夫、孩子酣然入梦,不妨独自在书房细细品读心爱的书册卷本,写写白天的心情感悟,也不算妄掷了大好的闲暇时光。而至于具体读什么书,大可不必纠结。正所谓开卷有益,只要不是有碍身心健康的读物,均可涉猎。但是,那种为了考取文凭和各种资质的苦读、硬读可不在我说的读书之列。想想当年的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不惜头悬梁、锥刺股地自我折磨,在我看来,真是辜负了读书的初衷,其错不在于读书本身,而错在读书人。读书不该是一件痛苦的事,而是一种优雅的姿态、一种放松的心境、一种宠辱不惊的生活方式。

读书其实无处不可、无时不可。于春日读书,得其欣然;于夏日读书、得其热烈;于秋日读书、得其饱满;于冬日读书,得其沉寂。于山中读书得其静谧;于水边读书得其空灵;于闹市读书,得其激昂;于家中读书,得其缱绻。总之,读书的要义在于“趣”,倘若读书不能使人感到有趣,感到快乐,那任何地方都是不能读书的。

“书非借不能读也”,实则不然,好书一定要买回家放在书架上才可安心。即使日后不能朝朝暮暮耳鬓厮磨,偶尔在茶余饭后促膝耳语一番也是生活的另一种韵味所在。记得多年前读董桥的《今朝风日好》,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在书中说:“我是旧派的人:窗竹摇影,野泉滴砚的少年光景挥之不去,计算机键盘敲打文学的时代来了,心中向往的竟还是青帘沽酒,红日赏花的幽情。”而我又何尝不是这样,身处文化快餐的时代,电子化阅读方式使得周围的许多人都改变了阅读习惯,而我却更流连那一抹书香带来的旖旎岁月。时间荒凉,读书的天地宽阔而寂寥。在这寂寥中如何拥有且珍惜由一册书卷撑起的精神穹庐,恐怕只有真正爱读书的人才能感受。

梨花落后春已暮,香影却依旧。春像一抹烟霞,悄无声息地笼罩在了天地之间,连幽深的巷子都被那翠微烟色装点得春意深浓。不经意间瞥见一抹桃红在书房外的院墙隐现。春,竟藏得这么深。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