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追寻红色印记·南梁篇】一粒豆子就是一颗民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投豆选举)。陇东报全媒体记者李卿摄

庆阳网讯(记者 尚倩)在华池县南梁镇荔园堡古城的关帝庙正厅内,主席台的桌上放着几个黑色瓷碗,碗里还有些许的豆子。

“这里就是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举行的地方。100多名工农兵代表,在贴满红色标语的关帝庙大厅内,坐在木桩、石头、砖头上,用手中的豆子为自己心中的领导,投下神圣的一票。”南梁革命纪念馆讲解员刘晓凤介绍说。

历史的时针回到1934年5月下旬,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斗争取得胜利后,红四十二师主力和各路游击队分兵出击,扩大反“围剿”斗争胜利成果,使南梁革命根据地扩展到覆盖纵横3万平方公里的广大红色区域。同年7月,中共陕甘边区特委、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领导人在南梁荔园堡召开会议,制定并发布了《陕甘边区特委关于陕甘边区党的任务的决议》(亦称《七月决议》),明确了陕甘边区根据地党和红军的奋斗目标。

1934年秋,根据《七月决议》关于将陕甘边革命委员会转变为正式的苏维埃政府的精神,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开始着手筹备召开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习仲勋负责制定参会代表的选举办法,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后,最后决定:雇农每5人选1名代表,贫农每10人选1名代表,中农每20人选1名代表,富农和地主没有选举和被选举权。这样民主的方式,保证了贫(雇)农在政府中的政治地位和组织优势。

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1934年11月1日至6日,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南梁荔园堡正式召开,当选的100多名工农兵代表参加大会。大会最后一天,决定用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领导成员。由于当时多数代表不识字,就决定用“投豆子”的方式进行选举。无记名投票结束后,当众宣布了选举名单。21岁的习仲勋当选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娃娃主席”。11月7日是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当天,南梁荔园堡举行了隆重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和阅兵仪式,庆祝群众自己的政府成立。

豆子代表的是民意,一粒豆子就是一颗民心。在筹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过程中,刘志丹、习仲勋、马文瑞和蔡子伟等同志深入实际,走村串户,动员鼓励贫苦农民把自己信任的人选出来。代表们在这种充分民主的气氛中,选举产生了苏维埃政权,这在陕甘边根据地是“开天辟地第一次”,让老百姓自己选举出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权,享受到了民主权利。

“金豆豆,银豆豆,粒粒不能随便丢,选好人,办好事,投到好人碗里头”。这首流传在南梁的歌谣,就是当地老百姓对当时投豆选举场景的生动描述。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