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申万仓 | 幸福的问询和生活的审判——长篇小说《凤冠出世》的现实意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汪忖芝新著《凤冠出世》的出版,向当代文学贡献了审视生活新的方向和情境。市井百姓如何在白与黑、轻与重、饥与饱、多与少、善与恶的较量中,揉搓生活的梦想与现实、耕耘与收获、苦难与快乐,淘洗憧憬向往、幸福快乐的新衣。

《凤冠出世》的文本若一面恍然展现出来的镜子,比照着一颗颗明亮而又深不见底的人心。

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矿料。汪忖芝从生活中走出来,开始慢慢走上生活的高处,回首审视生活的本质和现实。

生活的意义何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环境、际遇的不同,意义各有其呈现形式。能把握人世终极的梦想和价值,观念是一回事,坚守与抵达,是怎样艰难的体验历程!

市井百姓一季好的收成,一趟愉快的旅行,一次美好的邂逅,一场预想不到的盛宴,就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幸福是什么?相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一天到晚的愉悦就是幸福,一天连一天的美好就是幸福,一月续一月的收获就是幸福,一季接一季的风花雪月就是幸福,一年胜似一年的日月就是幸福。

《凤冠出世》的人物设定和情境安排以及事件关联,以生活为底色,书写特定人物日常的行为轨迹和处世忧乐,恰到好处地把握住普通百姓的情绪频率,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找寻,小说的目的和意义自然显现,如行云流水。

汪忖芝从繁杂的生活中抽出一根线,贯穿整部小说表达始终。这条线就是生活的快乐幸福和追逐的艰辛,一明一暗,一阴一阳,此消彼长,相互转换,像一枚处于旋转过程中的钱币的正面与反面,让惯常的判断失衡。把世事的复杂和人性的多面较好地摆在读者面前,把作者的知觉收获转换成读者的视觉认知。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就像汪忖芝要告诉我们的喋血的凤冠,能拧出生活中的血和泪,能拧出人性的伤与悲,能拧出幸福的快乐与沉重,能拧出社会的责任与压力。

汪忖芝从百姓群体中抽身出来,以百姓话说百姓事,事实铺陈,时序推展,人物塑造,角色转换,人性挖掘,场景设置,镜头转换,一字一句推进,一程一场布局,步步为营,场场设疑,都在考问幸福的取向和问题的谜底。

生活的阴晴圆缺,人生的春夏秋冬,无非是价值取向的判断和幸福追求的实现。《凤冠出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漫长而繁复的认知过程。阅读汪忖芝从生活中提炼的文字,像是一场对幸福的问询,对现实社会、人生历程以及行为处事有一定的警醒,有着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

生活和艰辛是无论如何都分离不开的孪生兄弟,是伴随终生的影像。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份子,生活时刻缠扰着我们的身心。汪忖芝以《凤冠出世》为镜像,给我们提供了一场没有法官和原告与被告的灵魂考问和生活审判,汪忖芝是以生活的宏阔场景作为法庭,站在道德和规则的制高点上开庭辩论的。虽然我们相信,良善终究是要战胜邪恶的,但是汪忖芝的《凤冠出世》给不同的读者留下不同的看点和思考。

汪忖芝在作品中体现出的对人的一种高度关注,对人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以及人的命运。关注人的现状,人的发展,环绕着对人的生存环境的一些问题进行揭露或批判,作品呈现或包含着批判性,抗辩性。从一定意义上说,其作品贯穿着一个理念,就是把生活在底层的普通大众的人生状态放在字里行间,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是社会的风晴雨露,是历史的推动者,是历史的书写者,以普通百姓为主角,是作品精神的呈现。

汪忖芝真诚地面对生活,听从自己内心的命令,直面现实大胆书写,发出审视的,怀疑的,抗辩的,乃至是批判的声音,作品显示出了生活固有的力量。汪忖芝开拓的题材的主体精神是丰富的,饱满的,是有文化自信的,对生活有自己的发现,并在作品中坚持发出自己的声音,思想内涵决定了作品的精神蕴含。

汪忖芝把现实题材写出了新的精神高度。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