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刘万祥 | 走 进 梁 家 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作为庆阳革命老区的一名共产党员,早就知道延安有个梁家河,这个光荣而神圣的小山村,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生活了7年的地方,早已让我充满了期待与好奇,魂牵梦萦。

七一前夕,怀着崇敬之情,带着虔诚之心,我有幸参加了县直有关部门组织的“学党史,强信念,聚活力,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沐浴着盛夏六月的芬芳,迎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脚踏坚实的黄土地,目睹陕北风情。一路颠簸,一路欢笑,走进了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一个把心留住的地方。

初到梁家河,扑面而来的是热情洋溢的红色氛围:飘进耳朵的是“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的悠扬旋律,口齿留香的是小米、洋芋、红薯、南瓜饭……所见所闻、所品所谈,所思所想,皆是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翻阅一段历史,在陕北这块古老而厚重的地方,在千年文安古镇的身旁,梁家河只是一个普通而又贫瘠的小村庄,然而就是在这个小村庄里,就是在这极其艰苦的地方,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陕北儿女,也孕育出了梁家河精神。

闻着轻风送来陕北高原泥土的气息,鲜红的旗帜在梁家河迎风飘扬。听着讲解员仿佛身临其境的讲述,零距离接受梁家河精神,我们既觉得亲切又感到激动。我们在村史馆参观,在知青井边思考,在沼气池旁探索,在知青旧居里采风,感受当年总书记插队的经历。

1969年1月,不到16岁的习近平提着一大箱子书籍,响应党中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与4名北京知青来到梁家河村,支援乡村建设,接受再教育。这里的父老乡亲,敞开了胸怀接纳了他们。这对于从未接触过农民和农村生活的北京娃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这个一穷二白的小山村里,总书记和他的小伙伴住窑洞,睡土炕,吃玉米团子和窝窝头,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在这里他加入了共产党,担任了村支部书记。在梁家河,他和社员们一起艰苦鏖战,打井汲水,植树造林,筑坝淤地,建沼气池,办铁业社,开代销店,把最美好的青春岁月献给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在梁家河留下了永恒的历史印记。后来,知青陆续返城,直到7年后,习近平经过推荐选拔到清华大学上学,这才最后一个离开了梁家河。

习近平离开梁家河后,仍然牵挂村里的父老乡亲,乡亲们也时刻惦记着他,他们相互保持着联系,友情与日俱增。他在担任厦门市委书记期间回到了梁家河,给每家每户都带来了礼物,送上了问候,同时,筹资20多万元为村上修建了一个8孔窑洞的小学。他曾4次复信向父老乡亲们问好,勉励乡亲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再次见到乡亲们时,他意味深长地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当年我人走了,却把心留在了这里。”当他听到梁家河村已全面脱贫的喜讯后,欣喜亲笔题词:梁家河这个小山村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缩影。

穿梭在总书记住过的每一座旧居,凝视着村史馆和窑洞中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农具,抚摸着总书记睡过的土坑、床铺,用过的马灯、水壶、煤油灯,明白了他少年时就胸怀大志——“炼石头补了漏天,入海口托起红日”。知道了他曾经交往的好朋友——著名作家路遥、史铁生、曹谷溪等人,理解了他在“两会”上所说的“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的深刻内涵。“那个酸菜好久不吃,还挺想的,我人生第一步所学的东西,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这梁家河,这里面是大有学问的,处处留心皆学问……”他把自己当成梁家河人民的子弟,他已经和梁家河人民有着深情厚谊,已经深深情寄梁家河。我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灵魂得到了再次洗礼。

亲身在梁家河走过、看过、学过、才真正感受到梁家河原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这是一个自然贫瘠但又演绎战天斗地传奇的地方,这是一个基础薄弱但又镌刻坚韧顽强奋进的地方,这是一个质朴无华但沉淀丰富精神财富的地方。

梁家河是中国万千农村的缩影,不光是地图上一个简单的坐标,一段曾经的岁月,而是影响着整个国家,影响到全世界。

不知不觉4个小时过去了,我们依依不舍离开了梁家河,驱车返回途中,望着车窗外连绵不断的黄土高原,望着这里的沟沟坎坎,一山一水,不由得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陕北高原啊!你虽然贫瘠瘦弱,但又是那么坚强伟大,你用自己的脊梁,你用自己的乳汁,孕育了梁家河精神。

梁家河精神是我们党的精神财富,是总书记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梁家河就像一本厚厚的书,蕴藏着许多精彩的细节,值得我们仔细阅读,梁家河就像一首高亢的战歌,传递出许多精彩的旋律,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一路行走,一路思索,这次灵魂之旅,梁家河也给予我很多的人生启示,它饱含了历史的积淀,青春的热望,奋斗的激情,也充盈了对未来的希冀,充满了年轻的活力。作为新时期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为这种勇往直前、不懈奋斗的精神所感染,所激励,把这种精神体现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体现在平凡岗位上,体现在点滴日常中。当面对麻烦和挑战想逃跑的时候,它会提醒我冲上去,当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它会激励我,战胜它。

梁家河,你永远珍藏在我心中。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