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属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过去的5年,全市强根基、补短板、抓难点、兴产业、促就业,一项项扶贫措施落实落地,精准发力;一批批扶贫干部尽锐出战,扎根贫困一线,想对策、出点子,因户施策、攻坚克难,随着镇原县的脱贫摘帽,庆阳脱贫攻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贫困群众脱贫圆梦,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
2020年12月18日,庆阳市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全市14.99万户61.0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环县南湫乡洪涝池村易地搬迁点。 赵彩霞 摄
水、电、路、田、房、网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也是贫困户最企盼的扶贫项目,以往贫困村在这些方面普遍欠账最多、需求最大、基层反映最强烈。庆阳市优先安排项目,不断提高比例,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彻底解决了制约贫困乡村发展的“瓶颈”。
庆城县玄马镇柏树村村貌。 王正虎 摄
麦田、绿荫环绕的庆城县南庄乡何塬村。 王正虎 摄
庆城县白马铺镇王畔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李卿 摄
正宁县三嘉乡关川村新面貌。 陈飞 摄
正宁县宫河镇东里村美丽乡村。李卿 摄
庆城县南庄乡何塬村民俗民居安置点。 俄少飞 摄
西峰区什社乡李岭新农村全貌。 温聪聪 摄
合水县店子乡吕家岘子行政村光伏扶贫电站。陈飞 摄
华池县柔远镇黄岔村通村公路。 赵彩霞 摄
通村水泥路。(资料图)
环县曲子镇乡村道路。陈飞 摄
西峰区肖金镇小寨村村民用上了水冲厕所。 俄少飞 摄
庆城县太白梁乡无量山村村民安世先用上了自来水。 俄少飞 摄
围绕产业扶贫这个攻坚难点,庆阳市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行动,创新实施“331+”产业扶贫模式,变“死钱”为“活钱”,变“输血”为“造血”,加快了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以中盛农牧为引领发展肉羊产业集群,建成24个万只规模羊场;以宁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示范苹果产业集群,建成25个万亩苹果片带,形成全国最大矮化自根砧苗木基地;肉鸡产业集群以甘肃圣越1.2亿羽白羽肉鸡项目为龙头,日屠宰量达到12万只。
正宁县山河镇解川村千亩麒麟西瓜种植基地。陈飞 摄
环县枸杞丰产。 陈羿舟 摄
宁县曹杏丰收。(资料图)
西峰区温泉乡何坳村的苹果喜获丰收。盘小美 摄
西峰区果农在果窖储存苹果。 孟健 摄
西峰区显胜乡显胜村林颖37°大樱桃基地内,工人们忙着采摘大樱桃。 俄少飞 摄
环县芦家湾乡枸杞种植基地。 陈羿舟 摄
镇原县孟坝镇农民在采摘万寿菊。王浩辉 摄
正宁县宫河镇东里村、西里村万亩矮化密植苹果种植基地。刘家玮 摄
庆城县邱家湾村白瓜子生产基地。王正虎 摄
环县八珠乡八珠塬村的60座规模化集中连片示范棚。 路世玲 摄
西峰区彭原镇鄢旗坳村工人们正在采集、整理蘑菇。陈飞 摄
宁县金村百花蜜土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 路娜 摄
庆城县驿马镇中盛农牧产业园。 张昶昶摄
庆城县蔡口集乡蔡口集村金色田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陈飞 摄
合水县腾飞林下野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李兆奎 摄
(以上图片均来自陇东报全媒体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