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庆城
高建社:点亮科普惠民之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听高爷爷讲科普就是精彩。”“找老高给咱们派技术员来培训万寿菊的栽植技术。”“老高给咱们小县城建起了科技馆。”……孩子们一直亲切地喊他“高爷爷”,群众和同事们则经常叫他“老高”“高老师”,这人便是庆城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高建社。

搭平台 构建科普新阵地

“科普必须从娃娃抓起,这是我们科协义不容辞的责任。”高建社说。科普阵地怎么建?2016年那年,对刚刚担任庆城县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的高建社来说,这是摆在他面前的“大老虎”。正在高建社一筹莫展时,一个消息传来:省科协将转赠一批中国科技馆退展展品。高建社瞬间眼前一亮,一个筹建科技馆的蓝图立刻在他脑海里勾画出来。然而,场地何处选?资金哪里来?新的问题又摆在了他的面前。筹备县科技馆建设、争取各级资金、衔接场地成了他这个时候最紧要的工作。

“老高那个时候经常奔波兰州、西峰、庆城三地。”庆城县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俄鹏告诉笔者,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高建社的积极衔接争取下,庆城县科技馆建设项目得到了省市科协和庆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经过各方努力,2017年10月,庆城县科技馆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营,填补了庆城无科技馆的空白。

为了让全县青少年享受到科普的阳光,高建社多方衔接协调,多次邀请市科协调研指导,解决了一系列困难和问题,省科协将庆城县科技馆列入免费开放科技馆,逐年增加免费开放经费。同时,县财政投入资金,逐步建成了VR展厅、5D影院、太空主题展厅等,为庆城及周边县区青少年搭建了体验前沿科学的平台。

抓机遇 探索改革新模式

“三分建,七分管。没有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再好的科技馆也得不到有效利用和长期运营。”高建社深知管理的重要性。他带领县科协的干部职工外出参观学习,讨论制定了一系列帮助科技馆科学管理和运行的制度并施行。同时,庆城县委、县政府督促指导各乡镇、行政村(社区)分别成立了乡镇科协和村(社区)科普分会,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科协组织体系,壮大了科协工作队伍。

“要打通科普供给‘最后一公里’,让老百姓也能尝到科技的甜头,必须创出一条科技支农的新路子。”对于出生于农村,并长期在基层工作的高建社来说,农村工作最有情感。他率先从农技协开始改革试点,按照“多方融合,多点协助”的工作思路,县农技协与农户、生产基地、合作社、企业等一切可以联合的生产经营单元联合,形成了“党支部+农技协+N”发展模式,得到广大农户的普遍认可。

创品牌 提升科普影响力

高建社在抓好科技馆建设的同时,又提出了“上下联动编制科普服务‘一张网’,协同创新绘就科普宣传‘一张图’”的工作思路。

在他的带领下,庆城县科学技术协会与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团县委、县妇联联合行动,争取到“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2017年12月,“中国流动科技馆”首次走进庆城县驿马中学,全县30多所中小学校的学生参观,首场参观人数达到4.43万人次。截至目前,“中国流动科技馆”共巡展6场(次),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次,为中小学生提供了“零距离”接触高科技的平台。庆城县科技馆和陇东中学、驿马中学、长庆中学被确定为“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站点,同时也被认定为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

在高建社的带领下,庆城县科协还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建了庆城县“科普之光”志愿服务队和基层农技协科技志愿服务队,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等主战场,处处可见庆城科协人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创建了“科普之光”服务品牌。

2021年12月7日,2021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高建社荣获“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这个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庆城科协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还需进一步抓好抓实深化改革,促进科技服务能力精准化,努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高建社说。

编辑:袁乙琪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