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与书为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因为疫情的原因,宅在家里的自己,貌似读了大有名堂的书。从获得诺奖的经典到担任李梦阳文学奖评委时收到的候选作品,从网上淘来的旧书到朋友们赠送的新作,当然,也包括一些以斧正为由让自己撰序言和评论的书稿。若要说起读书的收获,想想都觉得脸红。不要说书中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片段,能记起作者和书名的不过是寥寥无几,更何况能从书中吸收到什么营养。思来想去,我这才发现问题出在自己读书的动机上。一本书,既想拿来开阔视野积累知识,还想靠其撬动创作,当然也包括满足与别人谈到读书时的虚荣心。如此明确的读书指向和功利目的,想把书读得入脑入心,绝对是一厢情愿。

前些日子,手机里有篇名叫《那些年我们读过的古文》,让已经离开校园多年的自己很是激动。张口一试,有好些篇目竟然能够一字不漏地背出来,不仅如此,还能一键还原到当年的语文课堂和早自习课。比如坐在农场的车辕上平生第一次用拗口的文言文读《黔之驴》,背不过不准吃午饭的《师说》,被老师打断一根教鞭的《为学》,二分之差不得再复读一年的《子罕献玉》,当然,也包括站在操场边上和同学较劲互拼到底的《离骚》全文,在公开课教学中脱稿讲解的《孔雀东南飞》,在阶梯教室里给学生分享金庸武侠小说的情节。那时候的记性,除了年轻之外,关键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和内心的那份热爱。

我不知道自己的记忆力是从哪一天开始衰退的,也不知道那些引以为荣的记忆能力是从什么时候消失的。我始终搞不清楚,为什么一个人身体越来越壮,见闻越来越广,心智却越来越弱。夹在档案里的证书和挂在姓名前的头衔越来越多,读书的自信心却越来越少。

小时候,因为没有读书的条件,同学们之间经常为一本少皮无毛的破书争得头破血流。长大后,为了能够多多读书,我们甚至不惜克扣自己少得可怜的伙食,为的是能够在新华书店门前买一本三分钱的《朝花夕拾》和二分钱的《野草》。现在,我们很多人的藏书,早已超过了从前一所学校的图书。而我们的阅读效率,却远远不及上学时候的零头。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装扮得特别像模像样的读书人,与人说起读书的话题,口若悬河,大有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的气度。可一旦进入现实生活,那些挂在嘴边上的理论马上就失灵了,原因非常简单,那些书让他们读死了。读书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其中固然有方法论的问题,但你能说你的世界观就很正确吗。在生活中碰了壁不说,还要翻过来埋怨世事不公,人心不古,没有遇上赏识他们的伯乐。这些人,其实就是让那些急功近利的读书态度给贻误了,这种半通不通贻害无穷的书倒不如不读。因为不懂得阅读的选择和取舍,胡子眉毛一把抓,从而成了装书的布袋和移动的书橱。更要命的是他们只学不思,过分注重阅读的形式和表象,轻视了作品的艺术审美和精神思考。和不读书或者从来没有读过书的人相比,他们虽然多了些碎片化的知识和肤浅的感受,失去的却是对文字本身和作者的敬畏。

四月伊始,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在做自己的读书计划了。知耻而后勇,想超过别人读书的数量固然精神可嘉,但千万不敢贪多贪大。陇原读书会的郑晓红说:“翻开书页,就像铺开一卷无际的河流”。这条河不是不加思索的简单流淌和宣泄,也不是春风得意的往返和留恋。而是要在不断的流动中滤去水中固有的泥沙,努力完成对河流的人文重塑。

与书为伴,是一种非常自然生活的方式。作为内心的需求和精神的美颜,书能给予一个人的东西肯定会很多,关键要看你如何取舍。我想说的是,大家在变充实的时候千万不要变得庸俗,在变丰富的时候千万不敢变得膨胀,在变自由的时候千万不敢变得虚无。读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知识本身是没有什么力量的,只有化为我们自己的行动,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要想我们自己一生都充满幸福和快乐,不妨从读书开始吧!


编辑:李昊龙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