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西峰
学院路街道倾力打造“五网融合·幸福满格”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新品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年以来,西峰区学院路街道紧盯建设“区域中心城、数字新西峰”的目标定位,坚持“城区一张网、全员共建网、支部到网格、网格强治理”的原则,以探索推行“五网融合·幸福满格”服务品牌为目标,以织密织牢“五级网格”体系为抓手,突出建机制、创特色、求实效,全面提升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坚持党建领航,织密“先锋引领网”。按照300户或1000人的标准,划分基础网格26个,成立网格党支部3个,配备网格长5名、专职网格员47名、楼栋长87名。建立科级干部定人员联社区、社区“两委”成员定措施联网格、楼栋(院)长定职责联重点户“三定三联”机制,在汇景家园等32个小区楼栋单元楼道口悬挂“两长多员”公示牌142张、网格员公示牌16张。举办了“充电赋能增本领、岗位练兵优服务”培训班,区应急综合事务中心业务骨干围绕“治理通”操作、视频连线等方面业务知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为全办网格员“充电赋能”,进一步提升了专职网格员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

坚持重心下移,做优“为民服务网”。引导网格员、志愿者、热心居民深入网格一线,严格落实“三巡一查零报告”制度,加大对“两违”拆迁、城市管理、环境卫生、车辆停放等集中整治力度,促使相关职能部门快速响应、接诉即办、高效处置,最终实现“居民吹哨、部门报到”。广泛开展网格内党员“亮身份、践承诺”“点亮微心愿”等活动,整合驻区单位、社区工作者和各类志愿者等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活动、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已帮助辖区居民共点亮“微心愿”15个,有效解决了辖区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公刘南路社区积极衔接区文联,引导区作协等社会组织入驻社区,参与基层治理,承接为民服务事项。

坚持互联互通,盘活“智慧信息网”。结合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结百家亲、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五百”行动,大力推行社区“六小工作法”和网格员“五五工作法”,网格员每天及时登录“治理通”手机app,严格落实定时集中、考勤打卡、视频连线等制度,共上报网格事件7960件,及时进行分类处置,办结率达到91.57%;处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88件,均按期办结,办结率达到100%。督促引导党员干部、楼栋(院)长、志愿者、热心居民下载安装“爱西峰”小程序,通过“每日巡、随手拍、实时报”等方式,及时发现上报辖区内存在的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环境卫生、“两违”建筑等问题,形成“人人都是网格员、人人争当网格员”的良好氛围。

坚持联防联治,创建“和谐平安网”。依托幸福小镇等3个“蓝管家”议事室,按照“合情合理合法合规”的原则,采取居民提事、网格议事、会议定事、联动办事、群众评事“五步议事”程序,开展灵活多样的协商活动,做到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设立“红茶议事厅”,创新推行“矛盾调解十法”,积极引导“五老”人员、“两代表一委员”、网格员参与基层治理,累计处办政务热线191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2起,化解率达98%。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街道社区47名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闻令而动、下沉一线,成立党员突击队1支、党员先锋队5支、志愿服务队6支,设立党员先锋岗23个,对34个居民小区进行全覆盖驻守,认真落实“六码联查”等管控措施,筑牢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坚持民生至上,夯实“基础保障网”。坚持将化解“登记难”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有力举措,组织网格员下沉小区楼院,划片包干,责任到人,采取宣传动员“促”办、电话通知“催”办、入户走访“督”办、现场指导“帮”办、协调部门“联”办等方式,目前已成功化解幸福小镇、紫玉润园、碧晖高地等8个小区、5374套房屋。结合整治“一难两乱”,摸排辖区停车设施53处、泊车位7290个,梳理可施划泊车位路段3条、2400米,结合道路实际和居民需求及时划定车位。组织网格员在对13个“三无”小区进行入户走访、民意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业主自荐、联名推荐及社区推荐的方式,已成立业主委员会1个、物业管委会10个,下剩2个小区由楼栋长负责实行自治。经过积极争取、多方协调,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幸福、学府、暖城3个社区党群服务驿站,有效解决了网格员议事无场所、活动无阵地的难题。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