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通讯员 李纲陵)帮助2800多名贫困妇女、孤寡老人实现居家致富;精心绣制香包,为党和国家送上真挚祝福……多年来,白彩霞用自己的双手“绣”出了一幅美好生活画卷。
白彩霞是宁县米桥镇米桥村人,中国民间刺绣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米桥村妇联主席。
15岁时,白彩霞就跟着母亲学习刺绣技艺。16岁,白彩霞就能独立制作香包、绣鞋、绣枕等。1983年,白彩霞与任维华结婚,为了改变家庭生活状况,夫妻俩决定走发展香包民俗文化产业之路。2004年,白彩霞成立了宁县米桥彩霞香包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领米桥、平子、良平、早胜等乡镇的留守妇女制作香包、绣鞋等民俗手工艺品。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目前已与160多家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年均生产香包3.8万件,远销北京、深圳、香港等地。
一针一线细心缝,绣花功夫拔穷根。2015年,白彩霞注册成立了淘宝网店,开启了“电商扶贫”之路。2018年,公司为助推精准脱贫,成立了彩霞香包就业扶贫车间,先后吸纳30余名贫困留守妇女在扶贫车间制作香包,770名妇女外包分散加工。
葛翠儒是彩霞香包就业扶贫车间的员工之一,她家上有两个老人、下有三个上学的孩子,家里仅靠丈夫一人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很是艰难。白彩霞了解到她家的生活情况后,便邀请葛翠儒来车间工作,补贴家用。靠着制作香包,葛翠儒一年能收入3万元。现在,葛翠儒家盖了新房,日子越过越好。
据统计,白彩霞的公司累计培训妇女1.1万余人次,辐射带动周边留守、单亲、孤寡等妇女老人2800多人实现居家致富。如今,彩霞香包就业扶贫车间年生产产品3.8万件,远销天津、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年销售额达190余万元。
2017年,白彩霞被选为米桥村妇联主席。她经常去村民家串门,了解贫困妇女的“难心事”,鼓励她们通过双手增收致富。2021年元旦前,白彩霞自己购买了价值6200元的慰问品,邀请乡镇妇联一起慰问了在公司干活的17名贫困妇女和米桥村的18名残疾妇女,并为她们举行了联欢晚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白彩霞多次为米桥镇的3个防疫检测点捐赠牛奶、八宝粥、苹果等物资。当她得知村里防疫检测点缺人时,毅然向村党支部申请走上防疫一线,她和公司的几名骨干在防疫检测点轮流值班,守护村民健康安全。
2021年建党节前,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白彩霞精心绣制了刺绣作品《福寿中华》,为党和祖国送上深情祝福。“外边绣了五个蝙蝠,里面绣了五朵牡丹,最中间绣的是五角星,五角星五个角上绣的是六朵梅花,五角星中间绣了‘建党百年’四个字,五朵牡丹和六朵梅花代表56个民族,蝙蝠和牡丹寓意富贵吉祥,梅花寓意美好,以此表达对党的深深祝福。”白彩霞说。
白彩霞的事迹多次被省、市媒体采访报道,她的110余幅作品分别荣获国家、省、市大奖。她先后荣获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甘肃省巾帼致富带头人”、全市“陇原脱贫攻坚巾帼带头人”、全市“百名优秀妇联执委”等称号,她的公司先后被命名为省、市“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县级“陇原巧手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