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华池
华池县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助力非遗文化传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因为我母亲是地球上的最后一批小脚老太,还有同她一样、为数不多的小脚母亲创作的女红文化,亟待我们文化工作者抢救保护,挖掘传承,免得人去文化失,遗憾伴余生。”1964年出生的钟彩银是华池县悦乐镇新堡村人,先后在华池县剧团、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剧团、环县陇剧团、环县图书馆工作。2019年,退休后的钟彩银回到家乡华池县悦乐镇,准备在母亲的旧居为母亲建一座“母亲女红文化博物馆”。

2022年6月,总面积680平方米的两层博物馆建成,开始布展。得知布展人手不足,华池县委宣传部立即组织文旅行业文明实践志愿者前往博物馆帮助布展。在30余名宣传部干部及志愿者连续两周的帮助下,“母亲女红文化博物馆”于8月12日完成布展、卫生清洁等工作。

布展过程正值“三伏”天,志愿者们每天冒着30度的高温开展工作,既要对展品进行装裱,还要根据作品的尺寸、景色、主题系列以及主次背景墙来整体规划作品摆放位置,进行展品上墙固定。14天,每天10个小时,完成了麻绳、草绳、皮绳、纸缸、笸篮、帽盒、壁兜,以及用蚕丝线绣制的200多类刺绣品和用牛皮纸、白杉纸、皱纹纸、有光纸剪的窗花、炕窑花、窑顶花、纸缸花、笸篮花与各式各样的草编、面塑、服饰、鞋袜、帽子、包包等几千件展品的装裱布展工作。

“母亲女红文化博物馆”展现的是母体语言和大华民族的大国工匠精神以及母亲精神,作为华池县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也是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华池县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在参观“母亲女红文化博物馆”后认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全面反映陇东女性的智慧才华,生动体现了母亲、女性对儿女、对生活的诚挚感情。

近年来,华池县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突出思想引领,聚焦服务群众,全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活动品牌,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围绕“讲、树、帮、乐、移”等方式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358场(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人数达到32689人(次)。

(来源:华池县委宣传部 通讯员:孙媛媛)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