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见习记者 王华 )自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以来,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立足教育工作实际和教育质量提升,把优化营商环境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体推进,聚焦创建“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建立任务、责任、问题“三张清单”,靶向发力,全力优化教育营商环境。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石环周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市教育局围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教育服务效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等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根据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清单,市教育局确立了保障招商引资企业职工子女入学、做好教育政策“改立废”、加强民办学校监督指导、落实“千名干部帮千企”行动、加快职业教育融通发展、激发高层次人才队伍活力等7项重点工作,建立了周督查、月调度、季通报制度,逐项推动任务落实,并将全市教育大会出台的“1+6”意见方案梳理成一条条具体任务,“清单式”交办、“台账式”管理抓落实,夯实教育事业发展基础。
加快教育项目建设进度,截至目前,全市教育项目总开工率100%,累计完成投资4.3亿元,占年度任务的83.36%。按照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要求,完成了12所县处级建制学校班子调整。积极争取编制部门支持,重新核定增加教师编制2072名。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教育人才244名,招录特岗教师875名,培训骨干教师、思政课教师、中小学校长等2223名。
石环周介绍,市教育局聚焦“管、教、学、研、评”五个方面,深入推进“优教庆阳”工程,配套实施“三优+”工程,组建“优质学校+”教育联合体211个、“优秀校长+”研修共同体34个、“优秀教师+”成长共同体47个,初步形成了以强带弱、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依法保障招商引资企业职工、高层次人才、军人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
今年以来,市教育局抢抓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甘肃·庆阳)暨“东数西算”工程机遇,精心规划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研究制定庆阳市“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人才培养计划,协调指导陇东学院、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和市内12所中职学校增设数字经济相关专业10个。实施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3617”计划,争取各类资金7264.32万元,与天津市教委签订东西部协作《教育对口合作框架协议》,两市教育领域合作迈上新台阶。
石环周表示,市教育局将抢抓“十四五”全市发展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全市教育大会出台的好政策、营造的好环境,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以学促干、以学促行,不断开创优化教育营商环境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