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一场以问题为导向“定义”未来的“头脑风暴”——庆阳市委举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碰撞思想火花,共谋发展大计;找准时代方位,突出功能定位。11月22日至23日,庆阳市委利用一天半时间,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举办研讨会,聊问题、谈思路、找对策,集思广益,凝聚智慧,为下一步发展谋篇布局。

这是2021年市县换届以来,庆阳市委首次以“面试”的形式检验8县(区)、市直部门和工业园区(集中区)主要负责同志的工作成效和工作能力;这也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庆阳市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位谋划2023年工作的一次“头脑风暴”。

会议以问题为导向,直奔主题、畅所欲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种形式,要对标对表,深学笃行。”庆阳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以绿色化路径做强工业

“对于庆阳而言,现阶段发展最大的差距和短板在工业,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希望在于油气化工、煤化工乃至高端精细化工,必须想方设法、集中精力把工业搞上去。”“强县域必须先强工业,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推进工业化与数字化融合创新发展,是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方法路径。”……

庆阳油煤气风光电资源富集并存,有“能源新都”之誉,又是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东数西算”四大国家战略的集结地。2021年12月,庆阳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是驱动庆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轮。

一年来,当地加快推动油煤气资源和新能源规模化、绿色化、智能化开发,工业发展呈奔跑之势。1至10月,当地全口径原油生产量870多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7.2%;生产天然气4.29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63%;生产煤炭396万吨;电力并网总规模114万千瓦。

同时,作为庆阳新的增长极的“东数西算”产业,实现从无到有、势头强劲,受到国务院督查组和省政府通报表扬。

成绩令人振奋,问题也不容忽视。研讨中,大家不回避问题,也直截了当提出了建议。

“我们缺乏有带动效应的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现有企业普遍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弱。”“靠油可以稳住总量,但难有增量;能撑起体量,但对县域贡献不大。”“工业园区整体层次不高,产业开发层次偏低,筹资融资方式不活。”……

大家建议,坚定不移走工业绿色化之路,深化“东数西算”增量赋智,拓展“大气氢新”引流发力,以综合能源化工和数据信息两大千亿元产业链,挺起庆阳工业高质量发展脊梁。

以现代化理念做优农业 

庆阳现有耕地面积983万亩,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在“保粮、扩畜、提果、增菜、养菌”思路的引领下,今年当地粮食总产量达到145.6万吨,增产8.9%;前三季度,羊、鸡出栏增幅居全省第一,农业增加值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

“我们是农业大市,但不是农业强市。”“我们农产品的转化率仅为57%,比全国低13个百分点,比全省低3个百分点。”“现代化理念植入不足,品牌打造不够,农业收益有限。”……研讨会上,大家纷纷指出了当前庆阳农业发展的短板和不足。

“我们将坚持工业化思维谋划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国家肉鸡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品牌赋值的意识,接续实施‘环县羊羔肉品牌’宣传活动。”“我们将发展以食用菌为核心,苹果、蔬菜等种植业和生猪养殖联动互补的‘三元双向’循环农业。”……

通过研讨,大家初步形成实施“五大行动”的共识,也确定了农业发展“小目标”。

实施龙头企业引培提升行动,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00家以上,2023年计划新引龙头企业5家以上,培育提升链主骨干企业10家以上;

实施农业品牌建设行动,集中力量打造庆阳苹果、环县羊羔肉2个区域公用品牌,2023年争取“甘味”区域公用品牌1至2个,企业商标品牌5个以上;

实施百万亩复种增量增效行动,探索推广粮粮、粮经、粮菜、粮草等复种模式,2023年计划复种60万亩,为稳粮增收拓展空间;

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行动,为每个产业确定一个培训基地,以实践教学为主,2023年计划培育1万人;

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行动,高标准建办农业科技示范点100个以上,2023年首批创建12个农业科技示范乡镇。

以项目化手段做实支撑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引擎。今年,庆阳市有3条一级公路开工建设,1条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华池通用机场完成建设;多个水利项目开工建设,市区应急水源工程完成全线试通水;规划园区新建750千伏变电站1座、33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站22座,进一步夯实了建设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底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当地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12.5亿元,为近十年最高水平;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1.7亿元,较2021年增长57.3%;落实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44.15亿元,资金额度全省第一。

热火朝天推进项目建设是当前庆阳发展的重点亮点,也是这次研讨会的“热门课题”。

“项目申报成功率低甚至某些领域无项目可报,除了谋划储备不充分、前期工作不扎实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注重项目包装,不是没有项目,而是项目不符合要求。”“把上项目、抓产业的着力点放在招引外来有实力的大企业、头部企业上,千方百计新上项目、新办企业。”……

研讨会提出,庆阳市将以“五子登科”的思路抓项目:

开动“脑子”:加强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国省政策研究,按照投资导向和申报要求对项目进行包装完善,确保将更多优质项目列入国家和全省计划“盘子”;

做好“本子”:瞄准重点关键领域谋项目,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高质量做好“项目本子”;

俯下“身子”: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向上跑”、掌握政策,“向下跑”、了解需求,努力为发展增添更多项目动能;

甘做“钉子”:以钉钉子精神和一以贯之的韧劲,一步一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落实,确保项目工作取得实效;

拿回“票子”:铆定目标,聚力攻坚,以敢于担当、善作善成的作风,坚持不懈做大项目增量,形成产业集聚。

研讨中,大家还围绕加快乡村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增进民生福祉、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深化金融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内容提出了意见建议。

(文中图片由陇东报社提供)

编辑:姜大捷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