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丨庆阳市:把牢目标方向 合力攻坚突破 奋力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走深走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庆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总体安排部署,坚持市场化导向,锚定“三个明显成效”目标,纵深推动国企改革重点任务落实,不断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国有企业发展活力不断显现,市属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分别比实施改革三年行动前增长6.94%、97%,呈现出质效齐升、全面向好的良好态势。

坚持高位推动,把牢改革方向。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庆阳市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牵头负责,下设综合协调、审计协调、财税政策、组织人事等工作专组,统筹推进改革工作。先后组织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改革推进工作专题会、企业负责人集体约谈会等20多次,研究部署推动工作,把好改革方向、解决突出问题,形成了协调有力、步调一致的工作合力。

图片

坚持规划引领。制定《庆阳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实施方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国企改革的重点方向和目标任务,画定了改革“路线图”“施工表”。

强化责任落实。将国企改革任务纳入市委改革年度工作要点,实行清单化管理、台账式推进,纪检监察、组织、审计、巡察等部门全程跟踪监督落实。突出企业主体责任,将改革任务纳入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作为兑现薪酬、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实现安排部署、协同推进、督办落实的责任闭环。

坚持靶向发力,一企一策推进。

聚焦庆阳“五区一中心”战略实施,紧盯市场化、专业化和补齐打通产业链条目标,制定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结合市属企业功能定位、发展现状,“一企一策”分类推动23户市属企业优化资本布局,加大对重要行业领域的投入,做强做优主业,提升发展质效。

图片

能源类企业,优先推动庆阳能化集团脱困改革,立足油煤气、风光电优势资源,整合、剥离、盘活企业优质资源板块,组建永庆天然气、华钻能源、瑞庆新能源、沃德石化公司,从人员配备、资产划拨、金融信贷、项目争取、资源配置等多维度、全方位给予政策扶持,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天然气加工利用、煤化工、石油化工、钻采工程服务、新能源开发等项目,延伸补齐产业链条,提升经济效益。永庆天然气、华钻能源积极争取长庆油田工作量,今年前8个月实现工业产值3亿元;瑞庆新能源公司积极争取新能源开发指标,已核准获批50万千瓦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预计超过30亿元。

平台类企业,加快推进政企、政事分开,盘活项目资源,做大资产规模,提升投融资能力,实现建投互促、延链补链。庆阳交投集团、水务公司等4户企业审核上报项目8个,规划总投资260.77亿元,申请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26.07亿元;交投集团申请到位政府专项债券8.8亿元、农发基础设施基金13.39亿元,投资实施G309合水至西峰、G244线庆阳过境段2条公路项目。

科创类企业,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庆阳云创智慧大数据公司抢抓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暨“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机遇,引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亚康万玮等企业增资3.9亿元,全面整合算力、运维、基建等资源,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庆阳沃德石化公司联合陇东学院研究申报“耐高温高压压裂液交联剂开发应用科研项目”,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公益类企业,强化内部管理,优化经营机制,积极拓展业务,压减运行成本,进一步提升了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庆阳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公司结合实际,先后建立财务、安全、合同、人事、采购、内审等配套管理制度30多项,公司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年均接纳考试学员突破18万人次。庆阳公交集团持续优化提升服务,调整内设机构,压减工作人员近40名,建成“互联网+”智慧公交管理平台,招标采购氢能源公交车50辆,公交运行准点率、服务满意率均保持在90%以上。

坚持制度创新,激发企业活力。

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全过程。将党的领导嵌入企业治理体系、行政领导体系、内设机构,分层分类推动企业完成党建进章,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实现党组织书记和董事长(执行董事)“一肩挑”。健全党组织工作机构,制定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完善“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确定党委决策决定事项24项、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46项,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实现制度化、具体化。

图片

图片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持续规范企业“三会一层”建设,制定出台企业章程制定管理办法、外部董事选聘管理办法以及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议事工作规则指引等制度13项,推动企业进一步健全了以章程为基础的内部制度,厘清了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保障了作用发挥。

深化经营机制改革。制定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及业绩考核办法,差异化确定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分配系数,明确不得按同一薪酬分配系数兑现。落实全员绩效考核,按岗位层级和类别科学设置基本薪酬、绩效薪酬比重,合理拉开不同岗位薪酬差距;健全目标弹性管理机制、正向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工资增量向核心骨干及苦脏险累一线倾斜力度,实现薪酬水平与业绩表现相挂钩、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实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100%签订岗位聘任协议、经营业绩责任书,设置差异化指标,严格兑现考核奖惩,有效解决了“一朝聘任终身享有”的问题。制定了员工管理办法,全面推行管理人员竞聘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制度,累计竞聘上岗管理人员75人,公开招聘员工人员占新进员工数95%以上。

坚持法治思维,规范国资监管。

健全国资国企监管制度体系。制定出资人监管权力责任清单、授权放权清单以及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实施方案、重大事项决策程序管理办法、资产负债约束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确定27项审批备案事项,放权12项,赋予企业更多自主经营权。启动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建设,进一步提高了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图片

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出台《市属企业脱钩改制及深化改革指导意见》,分类有序推进市属企业脱钩改革,庆阳能化集团、城投集团、公交集团、文旅投集团、农投公司、金盾保安守护押运公司、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公司7户企业纳入集中统一监管,资产总额33.28亿元。

加大风险防范化解力度。开展企业经营管理问题、财务会计虚假问题、民企挂靠国企问题、债权债务自查等专项整治行动,对重点市属国有企业进行全面审计,开展重大项目解剖麻雀式的债务调查,督促企业规范债权债务管理,做好巡视巡察和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有效解决了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融资贷款可行性研究不到位等问题,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

坚持党建引领,深化融合共促。

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企业思想文化建设之中,推进“第一议题”常态化制度化,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任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一线。结合南梁全国首批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引导企业大力弘扬南梁精神,组织开展现场学习教育活动和党员培训班,把红色基因融入公司管理和企业文化,凝聚形成了在党组织引领下拼搏奋进、求实开拓的浓厚文化氛围。

图片

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制定《市属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办法》,将党建工作按20%比重纳入绩效考核。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红色引擎”党建融合行动,推动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稳定安全、疫情防控等方方面面,有效发挥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2022年,市属企业创建党员责任区58个,组建党员突击队、服务队、技术攻关小组43个,设立党员先锋岗90个,市属企业2名党员分别被授予“全省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省级优秀共产党员”,1人荣获“全国优秀保安员”称号。

组织建设与人才培育深度融合。认真落实“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要求,畅通干部交流渠道,从机关事业单位择优选拔16名干部到企业担任负责人,打造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的企业领导人员队伍,为企业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着力建设“总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适应发展”的人才队伍,落实“双培养”机制,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积极健全人才引培机制,近两年市属企业市场化招录专科以上毕业生210多名,全市国有企业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达到420多人,其中高、中级共213名。

党内监督与风险管控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印发《党支部标准化操作指南》,组织开展市属企业党建工作“补短板强基础抓落实”百日攻坚行动,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分类晋级,建成五星级党支部10个、四星级党支部54个。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对重点岗位、重要环节的监管,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出资人监督、审计监督、职工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切实把党内监督融入风险管控、合规管理之中,保障了企业健康发展。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