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环县
环县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市场主体复工复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期,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环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最新政策措施,不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加力保障食品、药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四大安全”,全力支持市场主体复工复产。

精准防控优服务

环县立足疫情防控形势变化,突出市场主体心理疏导,精准实施管控措施,最大化消除经营者及消费者思想顾虑。通过全面实行网格化监管,实施提醒、督促、指导“一条龙”服务,建立商超等人员密集经营场所监管台账,力求“两点一线”闭环管理,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同时,环县对进口冷链食品源头管理不放松,采取购进报备、进销货台账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保证源头可溯、去向可追。环县还动态摸排市场主体从业人员重点人群,对60周岁以上及幼、孕、病、残人员,建立信息台账,重点监测,及时推送相应社区分级管理。

统筹协调保民生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复工复产步伐加快,对稳定市场、保障民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环县立足客观实际,提前介入、科学干预,确保经济秩序平稳、民生保障有序。针对防疫药品、生活必需品开展专项整治,强化稳价保供,从快从重查处囤积居奇、串通涨价、哄抬价格及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对全县药品等重点物资存量进行清查、统计、调控,督促药企做好防疫药品储备,设立5家24小时保供药店,发布《新冠感染者用药目录》及2期消费提醒,引导群众理性消费、合理用药。目前防疫药品、生活用品价格稳定、供应充足。同时,环县加大群体性聚餐活动的监管力度,强化安全保障,严格落实食材存储、食品留样制度,倡导健康饮食,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对全县疫苗等重点产品进行全覆盖抽检,免费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提供全年委托样品检测137批次,对特种设备行业进行专项检查,及时消除风险隐患,整改存在问题,确保市场主体“多快好省”发展。

优化服务增信心

环县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以优质服务提升助推企业发展,提振企业信心。从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入手,简化办事流程,扎实推进线上“一网通办”和线下“一窗通办”措施,将企业开办时限进一步压缩至0.5个工作日,取消换证等许可现场审查,提供“送照到家”服务,实现了企业登记、社保登记、医保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印章刻制、银行开户“一步到位”。今年以来,通过“一窗通办”设立企业45户,免费刻制印章120套,发放优化营商环境标识“大礼包”近200套,免费开通税控设备和发票申领15户,免费邮寄335份证照,为企业节约成本35400元。

同时,环县加大许可“扩容”,对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可以延期2个月办理,延长健康证明有效期限90天。强化电子营业执照在招投标、办理许可审核等环节的应用,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办理效率。安排工作人员上门为企业安装“甘快办”APP,实现企业政务服务“不见面”办理。

为了保障小微企业利益,环县积极主动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保障小微企业合法权益,责令加价收取水费的15家主体限时退还多收水费2005.9元,责令转供电环节加价的2家主体退还多收电费38702.9元,建立涉企收费公示制度,遏制违规涉企收费违规行为。

柔性监管促发展

环县着眼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在市场监管上采取“全面规范经营行为,首推包容审慎监管”的方式,对企业、个体工商户轻微、初次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只纠违、不处罚。今年以来,办理不予处罚案件16件、警告11件、通报批评1件、当场处罚83件,减免处罚金额190余万元,案件处罚率同比下降60%,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赋能。对受疫情影响通过登记住所或者暂时无法取得联系的企业,暂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对受疫情影响未按《企业信息公示条例》规定的期限公示年报的市场主体,在12月31日前补报并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免于处罚。对投诉举报“即接快办”,严密甄别、科学办理、运用成果,既不损害消费者权益,也不妨碍企业正常经营。

编辑:姜大捷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