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深情的目光,流动的诗行——读孙鸿岐诗集《月光流淌的村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孙鸿岐是一位自学成才,对文学有着无比热爱的环县作家。在干旱、偏远的黄土高原,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耕耘、沉浸在文学的梦想之中。生活的艰辛,劳作的困顿,从来没有打破他对文学之梦的追求。在黄土高原的纵深处,他吟唱着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感慨,给读者奉献了一部厚重的诗集《月光流淌的村庄》。

读着孙鸿岐的诗歌,我仿佛来到环江之畔,倾听江水汩汩的水声;我似乎看到了那散发着远古气息的窑洞里皮影、道情艺人质朴的表演;我仿佛来到了广袤的高塬之巅,环视苍茫的环县大地……这是诗歌的艺术魅力带给我的诗意想象,让我走出这逼仄的书房,走向那广袤的田野;让我摆脱这居家的时艰,飞翔在自由的天空。是的,诗歌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它可以让您自由驰骋地想象,让我们在精神的世界里遨游。读完《月光流淌的村庄》,掩卷沉思,孙鸿岐用饱含着深情的目光,打量着这个世界,发现着家乡的美好,用流动的诗行记录下了他的感悟。

孙鸿岐通过环江、董志塬、陇东、窑洞、东老爷山、环县道情、环县皮影、龙马山、环江柳、香包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意象,用深情的笔墨对环县地理、风景、民风、民俗形式进行了全面的歌咏。他立足本土,写自己最熟悉、最常见的物象,抒发真挚的情感。因为对故土爱得深沉,所以,诗人用饱蘸情感的语言赞美家乡。如《环江之歌》中诗人这样直抒胸臆:可爱的环江/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要挽住你力量的臂膀/无论我身居何方/你都温暖着我的心房 在这样的深情表白中,诗人抒发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正是由于融入了强烈的情感,孙鸿岐的诗歌才有了感染力,才能深深打动读者。《行走在董志塬上》等诗歌,诗人通过排比句式进行抒情,排比加强了语势,抒发了强烈的感情,可以将诗人的思想表达得更为充分。除了直抒胸臆外,诗人有时的抒情也是表含蓄、内敛的。如《老窑》:土窑洞从爷爷的嘴巴里溜出/窑顶摆桩上悬挂着两只篓子/装着熏黄了的腊肉/上面还挂着长长的两条辫子/一条辫子是辣椒/另一条辫子是大蒜/它们都是龙凤呈祥的姿势/脚地上放着古色古香的老北京柜/柜子上面雕刻有二十四孝图案……没有谁比这老窑更老/墙壁上脱落的泥皮极像老爷掉落的牙齿/今天,老爷在墙壁上不言语了老窑也仿佛在沉思着什么。这首诗从表面上看,情感没有多么强烈,但透过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爷爷深情的怀念、对老窑深切的眷恋,生活的细节描写也非常到位。那些腊肉、辣椒、大蒜也许是作者童年记忆最深的美味,这是黄土高原农家最亲切的乡土记忆。作者用冷静的语言、水波不惊的情感抒发出了浓浓的乡愁。《老窑》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更有深深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来自不加雕饰、朴素自然的情感流露。在诗歌创作中,浓墨重彩、金声玉振是一种美,恬淡自然、不施雕饰同样也是一种美,而后者,有时具有更持久的艺术感染力。

孙鸿岐的诗歌中充盈着昂扬、引人奋进的力量。在《不朽的丰碑》《人间大爱》《凝重的思绪》《生命风景线》《在烈火中永生》《长城不倒》等诗篇中,孙鸿岐热情讴歌了以钟南山为代表的医护人员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卓越贡献;在《一滴水》《执着的脚步》《扶贫队员之歌》《扶贫》等诗篇中,诗人对当下扶贫干部、乡村振兴进行了生动的再现;在《在九月的枝头上歌唱》《忠诚卫士》《在烈火中永生》等诗篇中,诗人抒发了对教师、公安干警、森林救灾英雄的真诚的赞美。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各行各业的人,通过他们或生动或平凡的工作,为时代立传、为小人物立言,这种写作的冲动,完全是一种发自内心地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我们期待着孙鸿岐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期待着环县文学蒸蒸日上。


编辑:李婕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