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新春走基层】非遗里的别样年味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记者 盘小美)金虎送旧岁,玉兔迎新春。今年是农历癸卯兔年,西峰区香包、剪纸非遗传承人纷纷以兔为主题,创作造型各异、寓意吉祥的兔元素香包、剪纸作品,用非遗技艺庆祝新春佳节,表达对新年美好的祝愿。

图片

走进位于西峰区锦绣坊的庆阳绣韵文化传播公司,只见展厅里陈列着各类造型美观、色泽艳丽的香包、刺绣制品,香包传承人赵丽珺和几名绣娘围坐在一起穿针引线,绣制兔元素香包饰品。

图片

“这是‘奔跑兔’,这是‘富贵兔’,今年我们设计、创作的兔元素香包既有摆件也有挂饰,很受顾客喜爱。”赵丽珺放下手中的活计,一一向记者展示她和绣娘制作完成的绣品。每年春节,赵丽珺都会绣制生肖香包,今年共设计了6款兔元素香包,在直播平台推出后,反响不错。

图片

赵丽珺是西峰区后官寨镇赵咀村人,她从小就跟着奶奶学习绣制香包。2004年,赵丽珺在当地举办的香包民俗文化节上,看到了庆阳香包的发展空间,便立志要把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为了提高自己的手艺,她前往中国美术学院、西北民族学院等地学习。学成归来后,赵丽珺一门心思研发、创作香包,成为庆阳市香包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她在传承先辈传统技艺的同时,在香包的造型、配色、装饰美化、用途上进行改良创新,做出引领市场潮流的香包制品。

图片

为壮大产业,2012年,赵丽珺成立庆阳绣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农户抱团发展香包民俗文化产业,每年带领20多名妇女利用农闲时间制作香包。公司通过参加各类推介、展销会和线上销售的方式加大产品推销力度,产品销往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年销售香包30万件左右。

赵丽珺设计制作的香包刺绣作品在各级比赛中获得奖项40余项。其中,刺绣作品《宝马》《五毒青蛙》《鼠标腕枕》等8件作品在甘肃省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获一等奖,被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委会收藏;香包作品《蝉》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二等奖。

图片

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兔年春节的到来,西峰区剪纸非遗传承人张锐利也创作了不少生动逼真、喜庆吉祥的新春主题剪纸作品。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在张锐利的巧手下,变成一幅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新春主题剪纸作品。

“剪剪纸、贴窗花,是陇东地区的年俗,今年是兔年,我设计了很多兔元素剪纸作品,比如福兔纳春、吉祥富贵、年年有鱼、蛇盘兔等。”张锐利说。

1970年出生的张锐利,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从小就喜欢画画、剪纸,从事剪纸艺术创作已有20多年。她的剪纸作品题材广泛,风格鲜明,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既朴实纯真,又充满着浪漫与抒情,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县举办的剪纸专业展览,先后获得不同级别奖项和表彰奖励30余次。

图片

作为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庆阳剪纸的传承人,2008年,张锐利积极响应政府提出的挖掘、整理、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带头动员组织开展“剪纸义务进校园”活动,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剪纸的积极性。2009年至今,张锐利先后被陇东学院、北师大庆阳附校、庆阳市老年大学、庆阳市青少年活动实践基地等多所学校和单位聘为剪纸教学老师,教授学员2400余人,被庆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庆阳剪纸进校园先进工作者”,获得西峰区“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先进人物”称号。

图片

近年来,西峰区大力发展香包刺绣、剪纸等民俗文化产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动员能人大户、合作社建办基地,搭建规模生产平台,拓宽销路。充分发挥“三区”人才、艺术大师、传承人“传、帮、带”作用,组织开展香包、刺绣、剪纸对口交流及培训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目前,西峰区共有香包刺绣等营销公司42家,从业人员1.3万人,年均生产香包、剪纸等民俗文化产品600余万件。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