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回乡偶记】 小家变“大”家 有爱有团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见习记者 王华)今年春节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第一个春节,更多漂泊异乡的年轻人选择回家过年,与家人团圆,家住西峰区温泉镇刘家店村的张攀锋就是其中一位。

张攀锋今年26岁,2019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打拼。张攀锋和妻子陈丹是高中同学,2020年11月,俩人结束了长达4年的恋爱长跑,成为了一家人。“缘分让我和妻子在同一个地方读大学,如今,我们的宝宝出生已经快11个月了。”张攀锋说。

张攀锋和妻子给女儿七七发压岁钱。

“回家”或许是父母望眼欲穿的等待,而一声“回来了”也让这场奔赴充满了温情。

腊月二十八,是张攀锋从外地回家的第一个早晨,一大早他就张罗着和妻子去赶年集。“双脚踏上故土的那刻,便感受到浓浓的年味,空气中是熟悉的黄土轻尘,热闹的集市满是欢庆祥和的样子。”张攀锋说,在农村,年前的几个集市被称为年集,热闹非凡,年集上各色小吃、肉鱼海鲜、春联灯笼应有尽有。

张攀锋和妻子一起贴对联。

年前的日子总是忙碌的,张攀锋的母亲和妻子忙着炸油饼、蒸馒头、炒肉臊子、包饺子,研究着除夕夜的菜谱;他和父亲则负责大扫除,院子里那些平日里最容易被遗忘的角落也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大人们忙忙碌碌,孩子也换上了新衣。“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物质生活更丰富了,今年有了小孙女,小家变‘大’家,过年更热闹了,这样的感觉很幸福。”张攀锋的母亲说。

张攀锋和妻子一起放烟花。

鞭炮声中迎来除夕夜,院子里大红灯笼高高挂,屋内的餐桌上摆满了各色菜肴,卤好的鸡爪、拌好的猪头肉、炖好的鱼汤……全家人聚在一起感受着阔别已久的热闹。父辈们的营生、来年的打算,小辈的健康、将来的学业……所有的话题都汇集到这一刻,充满了对小辈的希冀、对老一辈的祝福,长久未见的思念,仿佛要在这一夜道尽,这种平平淡淡的生活场景,在经历疫情之后,显得弥足珍贵。

“家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难以割舍的存在,每个人都想留在故土,但为了生活总会到处奔波,所以时间总是在团聚时显得弥足珍贵。”阵阵鞭炮声中,张攀锋激动地说。


编辑:姜大捷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