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王媛丨历史缝隙中的少年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三句话,大抵是古往今来许多少年们,在略显贫瘠寒碜的学识积累开端期,最先参悟透彻的入世道理。可惜时节如流的更迭、鳞次栉比的匆忙、无言前行的默契,从来不太允许“躺平的滥竽者们”永远凯歌高唱的逍遥世外。就如同现下此刻,无处不在的种种新春降临提醒,或明灯长河,或喜庆草艾,总在时刻推着今日的少年们不断向前行走,直至最终踏入新一年朝阳与风雨的审视范畴里,踏入身后许多更年轻的少年们审视与反思的背影中。

细草鸣驼非故垒,夕阳饮马又中流。承唐启元的二宋时期文学少年们,多以清凌婉转的词牌佳作传世,起伏平仄又凄婉迂回的气质,一如他们所处的王朝一样,本身就无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坚固勇毅气力,只得在软绵的喟叹和寥落的无奈里,谦恭颔首告退于史册飘忽一页中,以此训示世间后人,一切不顾念强弱法则的善恶,都是空谈里的城邦。

再往前寻,那位念过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的著名少年,亦是千百年无数封建王朝更迭下悲鸣与嘶吼中屈辱求生的绝唱余音。而似乎与他雷同的许多少年们,也都曾做过所谓万世英雄的相似奇幻美梦,或铁骑绕龙城,弦翻塞外声,或迳危抱寒石,俯身试搴旗,大抵因为正义和勇敢自身皆无过错,因此对于这些少年来讲,即便将他们一切精致的许诺与无邪的计量尽数赤裸曝于朝阳下,无论接受日光如何的审视与检阅,最终呈于当时世人的也都是热情澎湃的纯洁、活力迸发的恭敬、英勇无畏的善良——这并非封建时期历史文字本身的奴颜卑膝,只来源于善良的历史缝隙对少年们的诸多包容与悲悯。

魄随去雁魂栖月,一任残躯填涧沟。上下五千载无数封建王朝往复的缝隙里,每个或忧愁过或迷惘过的少年,都在某段特定也特殊的年岁里,以未曾得见的山河万里为轮廓、以尚且生涩的可怜本领为边界,纠结困顿于如何贯通未来和过去的诸多关窍,而这些原本无灾无害的崎岖思路,有的在循循善诱中为国为民,有的在无人问津中沦为前因。世间有些稀缺的运气和品德,犹如柜台之上长久挂起售罄牌子的传说,只在人们口口相传的描绘里呈现过不同的光泽。

而直至多年后,这些曾在历史缝隙中攀爬、跌落、奋起、失望、思考、成长、老去的许多少年才会懂得,过分放大“少年”二字本身所独有的时间优势与额外自信,是他们所犯错误中最严重一项,亦是后来许多失去与抱憾的根源所在。


编辑:刘家玮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