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何新军丨绿色的回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图片来自陇东报全媒体图库  


见靳银强,在初秋的下午。那时,阳光斜照着,得眯起眼,才能看清大棚间走来的人。他背着光,身上深色衣服,与地面的阴影几乎是同一个颜色,只有土地一般的面庞在低空微微晃动。

他来之前的一段时光里,褪了燥热的光线,把田野温和地揽进怀中。眼睛借着光,把周围的事物看得清晰。田野上,谁也不知道有什么信息在传递。被腾空的庄稼地静悄悄的,早前藏进土壤里的一一倒出来,澄澈、明净之中听得见几声低回呜咽般的细语。

靳银强走到15号大棚前停一下,再往前走几步,我才看清他的模样。与大街上擦肩而过的人一样,他的五官没有让人一下子记得住的特征。眼睛明亮,微含笑意,像叶子上闪着的光。有人问马铃薯原原种繁育基地的事,他不紧不慢地说,语速、语调和声音配得起周围盛放的安宁与温和。

他最熟悉的是脱毒原株、原原种和原种。在我们还没有明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时,他拉开大棚的铁栓。一片碧绿的叶子密密实实,几乎找不到落脚的地方。暗处的汁液充盈在清晰的纹理和分明的脉络里,滋养着片片新叶。靳银强说,这就是长了两个月的脱毒原株,四个月后收获的是原原种,原原种下地四个月后结出的果实就是原种。许是他已经习以为常,面对生机勃发的叶片,没有像我们那样表现出热情来。原始生命的那股力量在大棚下冲撞着,手指挨上去,抚摸刚刚长出的嫩叶,指尖上有着婴儿皮肤般的细腻。

育种、栽培等技术,是跟专家学来的。他逐渐了解了马铃薯育种、栽培的全过程。重要的是他从别人那里得知,这行业的前景不断向好,优质品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摸清了行情,他就开始留意育种的工作,有意识接触行内专家。高中毕业的他,有基本的生化知识,学习起专业的育种,虽有难度,但经不住认真踏实。当时,有人承包土地,栽种马铃薯原原种和原种。他就找机会去人家的实验田里,什么样的品种适合什么样的土质,周围环境对新品种有什么样的影响,借着聊天,取回真经。

2012年,积累了经验的靳银强贷款五万元,在自家土地上搭建起四个温室大棚,开始创业。那时候真的很难,棚搭建起来了,里面空空的,一切需要从头开始,每一个细节不敢放松,靳银强说。最难的是接水、接电问题。中性水质不错,种子肯定能达标,但是稳定的水源、电源从何而来?他托熟人找关系,交申请、报户,解决了水、电问题后,半年已经过去。

最初五万元的贷款,是压在心上的一块石头。没有人能理解他那时的心情,现在更是无人懂得。伺候育种站、大棚、实验田、贮藏室里的种子,比养一个娃还难。有时在栽了小苗的大棚前,站半天,最后竟忘了自己要干什么……

摊子不能太大,野心不能太大。他心里想得更多的是品质。贮藏室的几排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装满原原种的大网袋。直径不过两厘米的种子,在不到4摄氏度的密闭空间里,像一个个睁开的大眼睛,望着门口的亮光。以前几乎用不着贮藏室,客户早早来,种子分拣好后被拉到了内蒙古、新疆、银川等地,现在,客户要等到用种子时才来拉。这无疑增加了育种成本,可是他不在乎。这里存放的7个适合市场需求的种子,都是订单培育。他要替客户保存好,减少他们的损失。他前后培育出30多个品种,有些品种过两三年就会被淘汰,只有不断培育出新品种,才能占据市场先机。

南边大棚下面,小型泳池一般大的坑,装满了水。水里面,清晰的铁架子支撑着硕大的棚,天空透过白色篷布的淡蓝色,被一根根管子分割成许多块长方形,人的影子小多了,勉强可以让身后的半根管子失去重量。一池水,清凌凌见底,惹人生出喜欢之心。水从地下来,在这里过滤、消毒,然后被大功率水泵分散,细水长流,浇灌靳银强心里那一片绿油油的种子。

大棚外面,一户人家挖洋芋。个大的直径约四、五厘米,与靳银强储存的马铃薯原种比起来,几乎小了一半。七、八分大的土地上,收获的洋芋估计不足二百斤。离大棚这么近,为啥不用新品种?新品种的种子贵。新品种可以增收30%的产量呀,而且能连续种两、三年,贵的那部分,折成斤两算,只赚不赔呀。靳银强说,新品种一斤卖到两块多钱,村里人集上买种子,一斤最多一块钱,他们算的是眼前账。

也有种植新品种的。向前三、四里远,几十亩实验田上,立着装满原种的纤维袋,黄色、白色袋子,在刚刚挖过又收拾干净的土地上,显得粗壮、沉重。这样的实验田有三处,共二百亩,同行的乡党委办公室负责人说,他的语气里是自信和肯定。

我们上了车。车外的秋日澄澈、安宁,听得见大地上绿色细语的回音。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