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发展三元双向循环模式 构建现代农业新格局——庆阳市着力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综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记者 刘萍凝)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是以绿色循环的理念,促进种植业、养殖业和菌业的废弃物在三个产业之间双向闭合循环,强化农业发展的资源支撑,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升产业比较效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体系。庆阳气候冷凉、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农业废弃物资源丰富,具备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是庆阳农业的一场革命,是农业现代化的庆阳行动方案。

科学谋划 加快构建发展格局

初春时节,在西峰区温泉镇刘店村食用菌农业产业园,一行行排列整齐的菌棒上长满了香菇,工人们忙着注水、采摘、搬运……

为解决当地村民种植小麦、玉米、油菜等单一作物收入不高的问题,西峰区搭上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快车”,按照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树立公司化运营理念,引进专业技术团队,大力发展黑木耳、香菇和松茸等特色食用菌,积极调整农业种养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刘店村已建成标准化食用菌设施大棚6座,栽植香菇8万棒,进入采摘期后,每天产量都在300斤以上。“从去年8月到今年初,已经采摘香菇2万多斤,收益达到20万元。

庆阳黑木耳菌种选育基地位于西峰区彭原镇鄢旗坳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占地56243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计划分两期实施。图为黑木耳菌种全自动、一体化生产线。本报记者 马小隆 摄

今年我们将不断优化产业园的管理和经营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优质品牌,同时与种植、养殖业建立良好的循环发展机制,全面带动群众增收。”刘店村党总支书记王兴福说。

去年以来,庆阳市围绕农业资源禀赋,立足产业发展实际,把准发展方向,健全长效机制,创新循环模式,探索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将种植业产生的秸秆转化为养殖业的饲料和菌业的袋料,养殖业产生的粪料转化为种植业的肥料和菌业的袋料,菌业的袋料经过分解处理后又可以回到种养业做肥料和饲料,形成一个种养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农业发展模式,既能充分发挥全市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又能有效解决农业生产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

正宁县正兴现代农牧千头早胜牛繁育基地。本报记者 刘萍凝 摄

按照“保粮、扩畜、提果、增菜、养菌”的发展思路,庆阳市以农业现代化为方向,创新体制机制,做优种植业基础、做强畜牧业牵引、做大菌业循环纽带,推动构建形成种植业绿色化、畜牧业集群化、菌业工厂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高效化、种养菌双向循环化的现代生态低碳农业发展格局。

2022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90.2万亩,总产143.6万吨,增长7.4%;苹果产量达到144万吨,创历史新高;蔬菜、中药材产量分别达到98万吨、12万吨。 圣越农牧白羽肉鸡产业集群、正大生猪屠宰加工等58个农业产业化项目顺利推进,全年牛、羊、猪、鸡出栏量分别增长28%、74%、37%和49%,在全省的位次和占比均有较大提升。引培龙头企业6家,建成食用菌示范基地和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17个、食用菌大棚1344个,食用菌产量达到7000吨。

立足优势 探索形成有效机制

庆阳是传统的农业大市,种植业面积、畜牧业体量较大,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料丰富,加之气候相对冷凉,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最佳区域。 市委、市政府因地制宜提出了以种植业为基础、畜牧业为牵引、菌业为循环链条的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

华池县紧盯食用菌产业“短、平、快”增收特点,依托县域内种养业产生的丰富资源、地处子午岭林缘区的气候优势及地理位置的便利条件,以反季节生产为突破口,加快提升规模化生产能力,目前已建成山庄津华绿源产业园和城壕镇现代农业菌光互补产业园。山庄产业园2022年首次开展了大球盖菇、草菇、羊肚菌等珍稀菌类的试验试种,并取得了成功;城壕镇产业园探索出在太阳能光伏板下发展地栽黑木耳,实现了菌光产业叠加、经济效益倍增。

在华池县城壕镇余家砭村的现代农业菌光互补产业园种植基地,工人们采摘木耳。 本报记者 谷羿 摄

2022年,华池县生产各类食用菌2650吨,实现产值4445万元,其中香菇对内销售13个省市,对外出口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累计创汇21.39万美元,实现了综合效益最大化。

三元双向循环农业要做好,必须靠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而产业壮大靠的是资源、市场和技术。庆阳市探索形成种植业抓粮经并重、养殖业抓扩大规模、菌业抓形成闭环、 要素抓科技服务的有效发展机制。

在种植业方面,大力发展复种套种和“一年两熟”“两年三熟”种植模式,采取腾、补、垦、加等多种办法保障耕地面积,严格耕地管控,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倾向,为稳定粮食面积拓展空间。养殖业持续扩大牛、羊、猪、鸡养殖规模,做优“一县一业”,扶持圣越、中盛、正大等龙头企业增资扩产,发力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做强中端加工。菌业重点引培一批食用菌龙头企业,开展菌料收储、菌棒加工、食用菌生产、有机肥加工销售等,实现农业资源在企业内部全链循环利用。

宁县中村镇万亩粮食产业高效示范区。本报记者 俄少飞 摄

三元双向循环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是观念的变革,更是技术的变革。庆阳市坚持向科技要生产力,制定出台《全市鼓励支持农业科技人员服务基层一线的若干措施》等,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管理和下沉一线服务机制,把农业科技项目、资金、人才向一线倾斜,向重点领域发力,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种养模式,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启动创建农业科技示范乡镇12个、建办科技示范点132个,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

紧盯任务 抓实抓细重点工作

今年,庆阳市将按照“全市一盘棋、一县一特色”产业布局和“保粮、扩畜、提果、增菜、养菌”发展思路,大力推广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持续壮大“牛羊猪鸡、果菜菌药”主导产业,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推动庆阳市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迈进。

坚持把种植业作为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基础支撑,重点做好保粮、提果、增菜三篇文章。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59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140万吨左右。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加快老旧果园提质增效,积极探索发展山地果园,拓展苹果产业发展空间。以持续优化蔬菜生产布局,建办百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22个,新增设施蔬菜1万亩。

坚持把畜牧业作为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效益牵引,推动“牛羊猪鸡”等畜禽产业高质高效发展。集中打造环县肉羊产业大县,镇原肉鸡和肉牛产业大县,西峰区、宁县、镇原县生猪养殖大县,实现畜牧产业区域集聚发展。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思路,加快推动畜牧业由千家万户分散粗放养殖向新型经营主体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抓好重大畜牧产业化项目建设,促进畜牧产业延链增值。

坚持把菌业作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闭环发展的关键纽带,带动种养产业扩规模、提效益。集中打造10个食用菌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新建食用菌生产大棚1248座,年产菌棒3800万棒,食用菌产量达到1.5万吨。加强食用菌龙头企业引培力度,构建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纽带、农户参与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格局。引导建立龙头企业从事菌种培育、菌棒生产和市场营销,合作社组织农户养菌出菇的市场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发展、菌业壮大、群众增收的目标。

西峰区后官寨镇司官寨村食用菌基地,工作人员在整理菌棒。本报记者 南力 摄

全方位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实现种养菌融合发展。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农户受益”的原则,健全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循环利用长效机制,促进种养菌产业融合发展。

合水县充分利用当地畜禽粪便及秸秆回收的有机肥料“变废为肥”。本报记者 刘萍凝 摄

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打造形成苹果、肉羊、肉牛、生猪、肉鸡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600亿元,一产增加值达到200亿元,提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8000元;种养菌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基本建立并广泛推广应用,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编辑:姜大捷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