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文字的正面和侧面——读张粉丽散文集《风吹麦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多年以前,在回答朋友们提出的公文写作和文学创作应该如何兼顾的问题时,自己写了一篇《在文字中双栖》的随笔,其中的观点虽然有不少敷衍的成分,但多少也道出了业余写作者们的无奈与纠结。

诗人张粉丽突然要出一本个人的散文集,对于熟悉她的读者们来说,诧异肯定是有的。因为相对于她的诗歌作品的凝练简约、起伏跌宕、意象开阖,刚刚结集的这本《风吹麦浪》在语言的表现上似乎有些刻板和执拗。对于擅长诗歌创作并具有相当大影响的诗人来说,在向大家呈现这些文字的时候肯定是需要勇气的,一种从高空跌落到地面的勇气,一种直面生活回归真实的勇气。

对于一个从中学时代就开始执著于文字写作的人来说,张粉丽的文学之梦肯定是缤纷多彩的。正因为如此,她才能从诗人遍地、诗歌充斥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脱颖而出。2001年,在《诗刊》《星星》《山花》多个杂志和众多全国著名诗人参与的陇东诗会上,因为她的几首非常有个性的小诗,大家不约而同地记住了这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的名字。

如果梦幻能够永远在天空中游弋,如果花朵不需要大地的营养,也许,这个叫张粉丽的宁州姑娘早已经抵达自己曾经设想的高度。但,诗歌毕竟不是“春暖花开”,“面向大海”毕竟是天才诗人们的一厢情愿。于是,我们不得不回到作者人生的另外一面,真实自然、质朴无华而又坚实执着、忠于现实的一面。亲情的呵护和温暖,友情的支持和鼓励,加上个人不遗余力地奋斗和付出,让她的文字在充满寂寞、失落和艰辛的同时,也获得了丰盈的收获。

一个热爱诗歌的人,绝对不会不热爱自己的生活。同样的,一个执著于本职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也绝对不会冷落自己周围的任何一个亲人。而这种热爱,在更多程度上的表现,不是来自作者在多个方面的收获,而是出于一种思想和情感上的自觉。她是一个梦想飞扬的诗人,更是一名知恩图报的女子,一名默默付出的妻子和母亲,一名责任感强烈、教学能力超群的老师。而在很多时候,她的这些鲜为人知的生活处境,这些缠绕于内心深处的情感纠结,是任何意识先锋的诗歌所无法表达的。至此,我们才明白她不怕被别人误解,坚持结集出版这本书的根本原由。

作为一名草根出身的农家孩子,她明白一方水土的存在意义,她更懂得用怎样的方式去回报他们的滋养。于是,就有了“夜晚,在枯黄的煤油灯下,母亲一边纳着布鞋,一边督促我写作业。灯光晃悠悠的,把母亲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母亲手中的麻绳线一上一下就在这灰暗的光线中飞舞”的生活场景,有了“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前横梁上,美滋滋地吃麻花,‘嘎嘣’一声,金黄酥脆的麻花就在唇齿间千回百转了”的美好回忆。这种对乡土的真情言说和反复再现,这种内化于心、外化为文的良苦用心,早已超越了散文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而作为冰雪聪明的诗人老师,她更能明白自己的写作对于孩子们的全部意义。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她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天使,也是学生们做人的榜样。她能为他们做的,除了完美的知识呈现之外,只能是文字意义上的诠释。在她自己看来,除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笔漂亮的黑板字,一肚子的学问之外,还得有一颗无私向善的爱心。除了那些听起来让人心驰神往的诗句之外,还得为孩子们提供可以借鉴的范本。

除此而外,《风吹麦浪》选入的还有一些涉及人物和生活方面的随笔。比如《被激情毁灭的大学生》中的韩磊,《独处守心》中的梅,既为我们打开了认识社会的窗口,也为读者提供了思想和行为的参照。《卢氏秘制农家酱菜》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生活的另外一面,也让读者感受到她驾驭说明文的功力。

现在,让我们依旧回到开篇前的话题。如果诗歌的旗帜上高标着两个仅有的大字,这两个字的意义不是创造,肯定就是超越。文学创作的终极追求就是你笔下的文字必须得与众不同,你所展示的文字必须不步任何大师们的后尘。而教学写作的功能却截然相反,在写作这类文章的时候,采用的思维方式是求异思维,即不但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还要有利于孩子们的模仿和借鉴。如果,把她的诗集《带着相思回家》《幸福的天空》当做是小众化、先锋化的个人探索,那么《风吹麦浪》就是大众化、经典化的写作知识普及,是对一个时代和个人生活的完美呈现。如此,这本散文集出版就有了别样的价值。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这本书对于中小学老师和学生们写作的影响,一定会超出作者和朋友们的初衷。

一把剑的锋利,不但在于正面有光,而且在于侧面有芒,光芒合一,方能天下无敌。衷心期望能够同时使用两种思维模式写作的诗人老师,能够以此为起点,仗剑万里,驰骋远方。


编辑:刘家玮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