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老槐树下的读书声(付兴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付兴奎

庆阳一中八个字的校训之中,“博纳”位列第一,在我看来,这样的定位是再准确不过了。多年前,住在学校单身职工宿舍里的我,每天早晨差不多都是被房前屋后和操场边上那些熟悉的读书声唤醒的。那些声音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或缓或急,铿锵、圆润、稚气、风雅,听上去有点像朝凤的百鸟,或有点像淙淙的流水。时间长了,我便把这些声音当成了一种习惯性的享受,一边在房子里不紧不慢的洗漱,一边细细品味着朗朗书声里的文学世界。

那时候的信息渠道单一,互联网还没有普及,校园里自然不会有手机和微信的干扰。在紧张的学习和备考之外,绝大多数同学的业余生活中都少不了自己喜欢的文学书目。通往教室、餐厅、学生宿舍、图书馆、实验室和操场的路上,经常能听到诵读声。我心里想,孩子们如果都能把书读到这份上,当老师的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时间一转就是很多年,老槐树下的读书声送走了一茬又一茬的学生,现代化的教学楼代替了昔日的砖瓦房 ,原本坑坑洼洼的空地上早已植上了草坪,建起了凉亭。唯一没有改变的是那些咿咿呀呀韵味十足的读书声。那年,学生们毕业二十周年聚会,大家说得最多的竟然是我在课外向他们介绍的非主流文学,有些学生竟然将自己后来在事业和学术上取得的成绩归结于中学阶段的博览群书。这让当年冒着风险鼓励学生阅读通俗文学的我多少有些宽慰。因为,相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确实没有哪一本书是白读的。

现在,我们身边倡导读书的人倒是越来越多,但大家读书的热情却只减不增。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校园里开始染上刷手机、发微信、抢红包、拉选票、玩抖音、耍快手的习惯。而那些碎片化、轻质化、肤浅化的快餐式的鸡汤文字和视频图片,则像看不见的毒瘤一样,让许多原本喜欢读书的孩子,错过了最佳的读书季节。大家共同的感觉是,各学校的教学硬件越来越好,但师生们读书的风气却越来越差。过低的阅读量,过窄的阅读面,不仅制约、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也干扰了学生的心智健康。

为此,北京大学文学教授陈平原忧心忡忡地说:“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几乎所有的人都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如果不及时让孩子远离自媒体的泡沫,就无法保持校园和孩子们内心的宁静;只有重返经典,才能帮助孩子们抵御网络的干扰。

语文组的老师,有好几个都是我的老同事,他们是阅读的推广者,也是阅读教育的实践者,他们深谙在校学生的学习负担和阅读现状,他们在编选学生课外读本《白云之上》时,既不想有增添学习压力之嫌,又不想有遗珠之憾;既要注重文本的审美价值,又要确保作品的精神高度和思想深度,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鉴赏水平和阅读取向,其中的纠结和困惑可想而知。在注重作品的审美趣味的同时,充分兼顾各类文体阅读的能力培养,原文之外的词语注释、参考译文、赏析推荐均做到了简约精准,难易有度。只有精读细品之后,你才能体会编者的良苦用心和精妙构思。我相信,这本书的发行,对引导广大读者重回经典、激发青年学生的人文情怀,必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养心莫如寡欲,至乐无如读书。”作为人类精神生活最为宝贵的财富,阅读不仅是一个人通往高贵的门槛,一种充实而幸福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谋求幸福的能力。对于老师来说,读与不读,是教育家和教书匠的分水岭;对于学生来说,读和不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效果和人生取向。

有人说,老师书桌上的灯光,是一个校园的烟火。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书中的每一篇文章作为高质量的精神营养,通过持之以恒的阅读,不断地滋养自己,观照自己,度量自己,充实自己。多年之后,你读过的这些篇目也许会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但那些蕴藏在文字背后的智慧、情怀和思想,肯定会潜藏在你的气质、谈吐、品位和胸襟里,显露在你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文字之中。


编辑:姜大捷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