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进一步讲述好庆阳故事、传播好庆阳声音、展示好庆阳形象,打造新时代庆阳的影像档案,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人人主动作为、事事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践行“庆阳三为”理念、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市委宣传部决定组织举办“大美庆阳 三为有我”全市短视频大赛。
一、大赛名称
“大美庆阳 三为有我”全市短视频大赛
二、举办单位
主办:中共庆阳市委宣传部
承办:中共庆阳市委讲师团、庆阳市融媒体中心
三、大赛时间
2023年3月下旬开始,8月中旬结束。
四、参赛范围
参赛范围为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省驻庆单位、高等院校、影视制作团队、新媒体机构及短视频创作者。
五、参赛内容
庆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民勤劳质朴,参赛作品应体现庆阳特色,重点聚焦庆阳人、庆阳事、庆阳情、庆阳景,以“庆阳大有可为,应当大有作为,关键是事在人为”为主题,用短视频的形式讲述庆阳儿女奋发有为、积极作为、敢闯敢为的精彩故事,反映庆阳“高天厚土、红色圣地、文化庆阳”的悠久历史文化,用镜头展示辉煌成就、镌刻奋斗足迹、描绘美好生活、展现青春风采,记录新时代10年庆阳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捕捉全市各县(区)、各行业、各条战线共同建设幸福美好新庆阳的感人瞬间。作品需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弘扬正能量。紧扣时代主题,唱响主旋律,可结合重大时间节点和重大主题宣传任务。
二是坚持高品位。倡导高格调、高质量、高水平,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三是突出分众化。通过百姓拍、百姓看、百姓评方式,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
四是强调接地气。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引发群众的共鸣。
五是注重高品质。构思巧妙、创意新颖,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六、视频要求
1.坚持正确方向。参赛作品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创作导向和价值取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作品内容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主题鲜明,积极健康。新闻类题材内容必须真实、准确、要素齐全。
2.创新形式载体。参赛作品体裁不限,可以是剧情类、纪录类、形象类、创意类、公益广告类和特殊摄影类等,也可以是主题积极向上、凸显时代精神的音乐MV、舞蹈、快闪、vlog、动漫、VR等。叙事形式要多样化,避免刻板,提倡新颖的视听表现形式,可诗可画,可编可演,重在效果。
3.规范格式标准。视频要求MP4格式,时长5分钟以内为宜。横竖屏不限,画面清晰流畅,不带角标、台标、水印或标识,无花屏无卡顿无黑边,分辨率不低于720p(1280×720)。带字幕时确保无错字别字漏字,字幕为简体中文,字体及大小与画面和谐,不得出现广告(包括但不限于水印、链接、二维码等)。音质清晰可辨,无噪音。
4.注重版权保护。参赛作品须为参赛者(个人或团队)2023年完成的原创作品,版权均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具有著作权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严禁剽窃、抄袭,不能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主办方尊重并保障参赛作品的著作权,视频所涉名誉权、肖像权、著作权等法律责任,均由参赛者负责。主办方拥有参赛视频的使用权,保留对视频的后期技术处理权,使用方式包括用于公益宣传或提供给相关媒体播放等。
七、奖项设置
大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最佳人气奖5名,获奖作品颁发奖金和证书。优秀奖20名,获奖作品颁发证书。优秀组织奖10名,颁发奖牌。
八、具体安排
此次大赛自3月下旬开始,至8月中旬结束,共分为4个阶段。
1.启动阶段(3月下旬)。各县(区)、市直各部门、中省驻庆各单位组织动员本县(区)、本系统干部职工及影视制作团队、新媒体机构积极参与。
2.作品报送阶段(4月上旬至7月下旬)。各县(区)党委宣传部组织至少推荐5个以上优秀作品。市直各部门、中省驻庆各单位结合各自实际,至少推荐1个以上优秀作品。影视制作团队、新媒体机构及短视频创作者参赛作品,由所在县(区)党委宣传部汇总审核,统一推荐报送。作品报送截止日期为2023年7月31日24时。
3.展播投票阶段(6月上旬至8月上旬)。大赛组委会对每个完整提交资料的作品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作品,在“掌中庆阳”“看清”客户端进行集中展播,并开展网络投票。
4.评选阶段(8月中旬)。大赛组委会组织评委组开展集中评选。采取网络点赞投票与评委评分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大赛获奖作品,并推选部分优秀作品参加全省短视频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