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书香机关 思以笃行】张丹:敬畏生命 护佑健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3月31日下午,由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市文明办主办,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市融媒体中心协办的“书香机关 思以笃行”庆阳市市直机关读书心得报告会举行。市直有关部门推荐的徐振伟等同志,分别结合自己品读的书籍、阅读的经历,说感想、谈感悟、讲感言,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热情抒发了对党的挚爱之情,衷心表达了立足岗位作贡献的拳拳之心。

敬畏生命 护佑健康

分享人:庆阳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张丹

读书感言

阅读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它让我们在不断完善中成长。

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碑上有一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这说明,医学最大的价值不是去治愈疾病,而是去安慰病人、抚慰心灵。距离特鲁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现代医学的长足发展是否再也不需要心灵的抚慰呢?王一方在《医学的人文呼唤》这本书中就医学哲学问题进行阐述,呼唤医生的哲学理念和人文修养,因为医学是人学、艺术与哲学。

与其他职业相比,一个医生的成长尤其需要等待,等待是韬光养晦的熏陶,是无欲无求的磨炼,是成为一个好医生的必经之路。我是一名心血管专业医生,一直在等待,一直在蜕变,阅读润物无声地滋养心灵,丰沛灵魂。终于有一天,当我了解了哲学思想,积淀了人文底蕴的时候,就有了一种升华的感觉。“不顾到灵魂,肉体是无法单独治愈的”。我终于能跳出心脏看心脏,不拘泥于一根血管、一个瓣膜的病变,而是可以将它放在每一个特定的个体中,能够更全面地去评估病情并能更好地去处置。这时,再追寻和反思医学的目的,显然不总是意味着治疗某种疾病,而是帮助患者恢复个人的精神心理和生理身体的完整性。这就是我们需要呼唤和践行的人文精神。

医生给病人开的第一张处方应该是关爱。刚做医生的时候,母亲经常在上班前关照我,“上班再忙,对病人态度好一点,生病的人不容易。”时至今日,我也会告诉我的下级医生,态度好,不仅仅是言语上的温和,更重要的是饱含着你对患者发自内心的关爱,能够感同身受理解他的痛苦、意愿与困难,并为他做出准确而恰当的判断和决策。关爱,就是医生给病人所开的第一张处方,我们不能保证治好每一个病人,但我们一定保证好好去治每一个病人。

医学的本源是对人生命的尊重,对人身体的爱护,对人性的关怀和友善,这种医学的本源才是医生的职业使命。科学求真、艺术求美、医疗求善。或许我们只是凡夫俗子,不敢担天使之名,或许我们势单力薄,不敢承拯救方舟之任,但谨以点滴善意,细微善行,践行善医之念,完备善术之举,是可及可做的。

这是一个关于党徽的故事,年近耄耋的张先生因为左心衰竭住院了,但他并没有急于向我诉说病情,却对我佩戴的一枚党徽念念不忘。出院时,我送给他一枚新党徽,他让家人郑重其事地为他佩戴并向我微微颔首。举手之劳抚慰了老党员的心灵,拳拳之心让后辈受到党性的洗礼。医院并非只关乎生老病死,更有汩汩流淌的情义和催人泪下的瞬间。医学乃善学,医术乃善术,让我们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去拯救那一个个被病魔吞噬的肉体乃至灵魂。

庆阳自古以来被誉为“岐黄故里”,中医鼻祖岐伯就诞生在庆城青龙嘴。黄帝与岐伯论医,成就了我国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这部医之始祖就是一部人文科学和生命科学相结合的巨著。几千年来,沉淀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历代医学大家辈出,守护着这片土地百姓的健康。

历史传承,经久不息。当现代医学的弊端: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逐渐凸现后,整个社会都在呼唤医学人文。

2021年中国医院萤火虫计划年会暨第三届中国医院人文品牌峰会上,庆阳市人民医院报送的《信念是一粒种子》荣获中国医院人文品牌创新案例奖。该案例从“找准定位:红色基因的历史传承与升华”“打造品牌:谋求医院高质量卓越化发展的通达之境”“凝练特色:解码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等方面,让生生不息的医院文化培根铸魂,传承院风院训、厚植家国情怀,医院人文建设永远在路上。萤火微光,照人前行。

在医学人文旗帜的感召下,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党的二十大代表、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脱亚莉、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李珲为代表的优秀个人与团体。人生有厚度,团队有温度,在刚刚过去的三年中,每一个战士都在战场上淬炼出了钢铁一样的意志,高擎人文之光,彰显医者大爱,将小我深深藏起,因为我们都懂得拿使命去面对生命,去挽救生命!

信念是一粒种子,人文遍地生花。医学人文就在于人文关怀、人文理念和哲学思想,医生必须有整体的眼光与宁静的心灵。技术在左,人文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

编辑:刘家玮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