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新时代要加强青少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思想教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杨永庚 魏玛瑙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形势下对青少年进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思想教育,培育青少年的节约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节约是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由于它是社会发展、成就伟业的内在动力,因而我们需要用这样的思想来指导工作。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中国人民很早就意识到了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一方面,反对浪费和促进节约内在一致。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被党和国家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方法”“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条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原则之一”。另一方面,浪费比贪污损失更大。虽然浪费和贪污在性质上有些许不同,但由于浪费的范围极广,项目极多,甚至发展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所造成的结果往往与侵吞、窃取、骗取国家财物或收受他人贿赂的行为接近,故毛泽东提出:“严惩浪费,必须与严惩贪污同时进行。”

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风尚,影响并塑造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但近年来浪费现象却有所抬头,其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面子文化”作祟。习近平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勤俭节约是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是新时代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新时期青少年必备的特殊品质。

保持勤俭节约可以积少成多,能积小胜为大胜。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手段,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不断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各级组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条例准则和措施办法。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制度规定党政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思想。

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等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在中小学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生态环境意识的通知》,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消费,强化生态环境意识,使学生尊重自然、呵护自然。

人一旦沉浸于物欲享受,就会只讲金钱、不讲道德,就会沉迷于奢靡享受、铺张浪费,出现严重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不滞于物”才能“不困于心”,俭以裕民、兼济天下的传统美德不能丢,青少年更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以及百年党史中党艰苦奋斗故事的学习领悟,将节俭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和生活方式,增进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高度认同。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教育新时代的青少年注重储蓄、理性消费,不攀比、不啃老,形成浪费可耻的观念,并在生活中自觉做到勤俭节约。

改革开放以来,党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身政治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埋头苦干,以五大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是一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活,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括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也包括精神财富的丰裕,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二者的有机统一,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保证。

节约勿以量小而不为,浪费勿以量小而为之。青少年要树立绿色消费观,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从实际出发,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做到言行一致。

(杨永庚系西安文理学院西安廉政研究中心教授、法学博士;魏玛瑙系《西安廉政研究》高级编辑)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