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发扬斗争精神 提升斗争本领 ——大生产运动的启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徐振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同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纵观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不断充满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从革命、建设到改革开放,牢记初心使命的共产党人,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伟大的斗争精神、顽强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我们处于这个新时代,应继续传承斗争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军民大生产》的诞生地就在华池县大凤川,这里曾经开展过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形成“北有南泥湾,南有大凤川”的生动局面。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无比深刻地体现了我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残酷的“杀光、抢光、烧光”政策和经济封锁,根据地军民不畏强敌,一方面发起以百团大战为标志的正面作战,拔除据点、摧毁碉堡、打破封锁;一方面创造出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充满智慧的作战方式,迫使日本帝国主义作出“对华北应有再认识”,充分体现了党政军民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斗争艺术。

面对国民党当局在日本诱降政策下发生的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防共、限共、溶共、反共”呼声一时甚嚣尘上,发生了以皖南事变为标志的三次大规模反共高潮,特别是攻占正宁、宁县等边区,直接加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的危险、进一步导致边区的困难,在对抗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毛泽东提出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斗争原则,击退了反动派一次次的摩擦挑衅,明确“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政治原则,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维护了抗日大局,体现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立场和智慧。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和残酷扫荡,面对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面对连年自然灾害带来的农业歉收,边区陷入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1942年我党所领导的八路军与新四军人数从之前的52万减少到40万,根据地民众也从1亿人减少到5000万人,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军民无衣穿、无粮吃、没有油、没有纸、冬天无被盖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在延安生产动员大会上作了生动而深刻的讲话,他说:“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是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

在党中央号召和带领下,各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就连毛泽东也有了一块自己种的地。在以大凤川为中心的区域,八路军七七零团1700余人在王维舟、耿飙、张才千的带领下开荒种地,指战员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荒山野岭搭起了临时住棚,修补破旧窑洞,搜集废铁和敌炮弹片打造锄头镰刀。没有饭吃,就吃野菜、草根。张才千回忆说:“那个场面,实在令人振奋,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靠着大凤川的水、土、草、木,我们建造营房500余间,开垦出3.4万多亩良田,仅一季就收获各种粮食30多万斤,还生产出陕北稀有的稻米。”

抗大七分校在华池办学期间,全体学员响应党中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一方面在荒无人烟的深山密林中开荒种地,一方面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通过艰苦劳动和认真学习,七分校为党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干部,为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1年,陇东分区党政机关和各县政府机关共开荒种地3000余亩,种地6000多亩,一年就达到衣食自给有余,减轻了人民负担。华池人民积极响应中共中央“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号召,在李丕福县长带领下,全县开荒12万多亩,实现全县机关干部经费伙食自给。征兵、征粮、兴办工商业、发展文教卫生等各项工作均走在前列,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培养树立了张振财、高隆清、乔连珠、李湖等劳动英雄。

毛泽东指出:“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从现实意义上讲,大生产运动为当代人带来丰富的精神财富,带来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信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就是要保持斗争的精神、心态、姿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斗争更是如此。没有良好的精气神,哪来的斗争动力?为人民服务更是无从谈起。要敢于斗争,将面临的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以新时代主人翁的姿态,为民解难题、谋幸福,深刻体会“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意境。善于斗争,就是要提升斗争的能力、本领、水平。必须努力提升各项技能,尤其是斗争能力。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法规、专业知识、人文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在不断摸索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作者单位:南梁干部学院)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