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 扬
老贾是鄙人的父亲。父亲的脾气特别好,我家开明的氛围就起来了,没有大男子主义,没有所谓的大家长制,许多非正式场合不用太拘泥于长辈晚辈之分。大家都像朋友一样平等交谈,轻松而愉快。我们几个女儿时常亲切地称呼父亲“老贾同志”。
小时候家里孩子多,住房就是老贾同志单位分配的福利房,70多平方米,虽然狭小,但是也很温馨。晚上老贾同志哄着我睡觉,母亲哄着妹妹睡觉,我的性格和脾气更像父亲,这也是妹妹说我比较唠叨的原因,因为我们常说父亲非常“唐僧”。工作的原因,老贾同志常去省城出差,每次都惦记着家里的几个小馋猫,我们也是眼巴巴地等着他回来,母亲说我们不是想念老贾同志,而是更加想念他带回来的东西,大白兔奶糖、足球巧克力、白兰瓜等等。
老贾同志在工作中是一名好党员、好干部,认真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一直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几个姐妹常在老贾同志面前说,如果我们党的干部都像老贾同志,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繁荣富强。老贾同志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从我小时候记事起,我常听的几句话就是:过马路要小心、钥匙一定要带好、出门前一定记得关水龙头和锁门之类的。即使我现在已经年近不惑,老贾也会在买回来的药瓶上贴上白色的胶布,注明:“外用药,注意安全”。可能在父亲眼中,即使我们结婚生子,也永远是他心中那个长不大的孩子。
老贾同志还是一个特别助人为乐的人,“凡事以和为贵”是他的座右铭。从我记事起,我们搬家三次,他每次总是被推举为楼长,所谓的楼长我认为就是别人不愿意管的事,就会有一个所谓的“楼长”出面,负责协调各方利益,最后做到人人都满意。老贾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谁家夫妻吵架、婆媳不合,谁家就会有他的影子,我笑称他是调解委员会主任。老贾同志时常教育我们“远亲不如近邻”,楼梯总是他扫得最及时、最干净,哪个邻居过年不在家,他会热心地买对联、贴对联,每年楼道和家属院大门的对联也都是他一人承包,所以小时候我们姊妹仨最烦恼的事就是过年贴对联,感觉对联永远贴不完。
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的父亲无所不能。老贾同志在我们心目中也像超人一样,家里只要有灯泡电器之类的东西坏掉,他准能修好。我和妹妹翻箱倒柜找不到的东西,老贾同志回来准能找到。就是这样一个子女眼中的超人,在我上大二时胃壁上长了一个肿瘤,不过很庆幸是良性的。当时我和妹妹都在上大学,姐姐快要生宝宝,老贾同志不让母亲告诉我们,害怕影响我们的学习。事后当我和妹妹知道时,已是他做完手术回家。据母亲说,老贾同志在住院前担心是恶性的,当着亲朋的面痛哭,说自己的俩闺女还没有安排好,现在想想都不由得泪湿眼眶,每个父亲也许在生病的时候永远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挂念尚未长大成人的子女。
水流都会转弯,麦子都会低头。老人说过的话,人长大才会懂。现在我也为人母,也会像老贾同志那样对孩子唠叨。老贾同志现在还活跃在看外孙的事情上,身体也算硬朗。我的家庭只不过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中微不足道的一个。虽然不是大富大贵,却是最温馨最真实的家庭。家人相处的温馨时光,在每一秒的绽放与流动中变得珍贵而隽永。感谢老贾同志给了我们温馨的家庭环境和慈祥的父爱,我希望老贾同志一直这样幸福着,我们一起幸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