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风的冷暖交替中慢慢流逝。春天过去了,芬芳散尽,换来桃李满园。夏天,是生长和成熟的季节。
早就盼着下场透雨了。那些菜呀果呀,肥没施。几棵树想移栽也还没动。没雨,肥效差,树难活。预报说,立夏会有雨。于是一切以这个坐标来安排活动。大树,昨天晚饭前请人帮忙,挪了个窝。万事俱备,坐等下雨。
早上,天还是亮亮的,云也不多。到十点多,天越来越黑,白昼如夜。一会,瀑雨如泼,还夹杂闪电雷鸣。我只打了个电话的功夫,阳台就进了水。赶紧扫。又一会,楼梯那边哗啦啦响,水流成河。
山上池塘如何?这个我最关心。撑着雨伞,雨仍飘入。嫩枝绿草被浇得直不起腰,左倾右斜。熟了的黄枇杷不时被打路在地。路上,已是水流成沟。我就暗喜,有戏!果然,旧池塘个个水满,浮萍从水口涌出。新挖的几个池塘,无不水满。黄泥浆泛着白光。安放的几个排水管全部在喷水。几条引水沟,沟沟在过水。这雨,真大呀,看远处,迷朦一片,不见天地本色。连平日叫得欢的山雀,也早不知躲哪去了。
这是今年第一次雨,第一次池满。虽然雨断断续续在下,可都是毛毛躁躁地表示点意思,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认认真真,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
不知咋回事,自从当了乡闲,特别关注天气,尤其盼望下雨。虽然阳光也是需要的,可贵的,但对雨水的殷切期望值更大。有了这阵雨,菜呀,树呀,禾苗呀,很长时间均可得以浇灌。有了水,阳光明媚才是锦上添花的事。
立夏,本来也是有仪式感的。这是个尝新的节。小时,母亲会给我们炒蛋吃,那可是难得美味呀。可惜,已没了母亲,哪还有娇撒?物质也丰富了,不存在尝什么鲜了。
下午,雨停了。不想开灯,借着窗外微光,百度“立夏诗词”。张太烈《阮郎归·立夏》词和元稹的《谷雨》诗、陶潜的《归园田居》最合脾胃。高骈的《山亭夏日》正合时宜。“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初夏的雨带来清凉,去了外衣又觉轻寒。夜幽幽旧事朦胧,我在灯影摇曳间,懒懒倚窗,任雨自作多情地下,思绪飘飞。不知那莫名的情思,是为了老去的年华,还是遥遥岁月里闪现过的人?
立夏,开始繁盛的意思。这场及时雨,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