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李建强)初夏时节,走进宁县南义乡寨河村,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排排农家房屋错落有致、一座座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处处呈现出产业兴旺、宜居宜业的魅力乡村美景。今年以来,寨河村紧扣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坚持将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和有力抓手,通过选优配强“头雁”、狠抓人才“孵化”、壮大集体经济,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选优配强“头雁” 筑牢党建基础
寨河村村民魏龙龙和左应惠两家因地界纠纷一直闹得不可开交。
为了化解两家的纠纷矛盾,去年,寨河村通过健全“行政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组织体系,由专职化党组织书记带头任网格长,建立党员服务网格服务体系,对两家的地界纠纷进行问题受理、现场调查、及时解决,最终让两家的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
“我们实行网格化管理,目的就是让党员在网格内锤炼、群众在网格内联系、问题在网格内解决。”寨河村党支部书记米永佩说。
寨河村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落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选拔“四个带头”的优秀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择优培养后备干部,让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如今,在寨河村“两委”的带领下,党员干部与群众拧成一股绳,今年先后为村上硬化村组道路1.3公里、进户路276户7.8公里,建成老年服务站1处,改造户厕184户,新建公厕1处,打造人文景观5处……一批民生实事的落实,让村民的幸福感持续攀升。
狠抓人才“孵化” 积蓄发展动能
寨河村地处川区,境内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近年来,村上利用便利的条件鼓励群众大力发展瓜菜种植产业,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今年32岁的金李鹏就是其中之一。
这两天正值寨河村早熟甜瓜成熟采摘的时节,金李鹏每天在自己经营的瓜菜大棚里忙得不可开交,每天的销售额达到1000元以上。“今年种植甜瓜15棚,每棚预计能收入1万元。”金李鹏指着成熟的甜瓜高兴地说。
寨河村立足实际,着力在“土专家”“田秀才”的挖掘、培养、作用发挥上下功夫,通过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落实动态管理机制,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健全完善乡土人才激励政策机制,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市场”运行模式,实现“一名乡土人才催生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的目标,推动人才与产业、科技、资本深度融合。
如今,寨河村已累计建设钢架大棚470座,建成百亩连片产业示范点2个,带动80余户群众发展瓜菜种植产业,培育示范田200亩。
壮大集体经济 鼓起村民“腰包”
寨河村以“支部强、产业兴、群众富”为目标,按照“一村一品”思路,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通过组织引领、合作社服务、党员示范带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瓜菜产业,实现了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眼下,在寨河村村级集体经济露地蔬菜种植基地里,娃娃菜、西芹、甘蓝等长势良好。“我们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引进客商建办合作社,示范种植露地蔬菜814亩,其中村集体带头种植设施瓜菜5棚、露地蔬菜200亩。村上还积极发展订单种植,已与‘多多买菜’平台签订销售合同,解决了‘销售难’的问题。”米永佩说。
为了更好发挥党支部在产业链上的带动作用,寨河村将21名致富带头人发展为党员,将无劳动力家庭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统一经营,动员群众经营蔬菜大棚,年终分红。合作社还将收益按照“361”的分配机制,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风险共担、利益互联,激发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为了提升寨河村瓜菜产品的知名度,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南义乡还注册了“甘庆老丑”牌瓜菜商标,涉及种植、宣传、冷链、加工、销售等类别,目前已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