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刘志洲丨五月如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图片来自庆阳融媒图库  

清晨,村庄里的人“吱呀”一声推开门,准备迎接第一缕暖阳,聆听周围树上重重叠叠的鸟鸣声,看看长势喜人的庄稼,嗅嗅风中的花香,感受着融融的暖意,一种无比惬意之感瞬间袭上心头。这时的乡村,虽说梨花早已消遁无踪,桃花在绿叶后藏起它的粉靥,但槐花正白,梧桐正紫,文冠果花正盛,也别有一番淡雅的景致,多像一位写意大师在乡村水墨图上,看似随意实则精心的渲染。

“酸毛杏用处大,老婆娃娃嘴巴馋,摘多摘少都吃完……”青杏子有豌豆般大小了。虽说这时的青杏带着苦味,酸得能使人龇牙咧嘴,但小时候的我们照样爬树,有时还因偷杏被邻居撵着打,也不肯罢休。把偷摘的青杏放在喝水的瓶子里,渴了的时候,边喝水边吃着青杏,享受着那种酸爽味。常做的一种游戏叫“抱鸡娃”,就是把青杏子吃了,独留下麦粒大小的杏仁,放进耳朵里用棉花塞住,据说小杏仁能利用耳朵里的温度,慢慢长大。

村庄里除了常见的杨树、柳树、杏树、苹果树、梨树、核桃树、桃树之外,还有一种叫文冠果的树木,其树姿优美,花朵繁密,清新素雅,花色先白、后绿、次绯、再紫。据有关资料记载,宋朝时人们把文冠果叫文冠花,因当时的文官,首穿白袍,次着绿袍,再穿红袍,最大的官才穿紫袍。而文冠花的颜色变化,也正如当时文官的袍色一样,官越大袍的颜色也逐渐变深。文冠果成熟开裂后有三四瓣,酷似古代的官帽。因此就有了“文冠当庭,金榜题名”的美好寓意,古时不少人常把它栽种在庭院里,成熟的文冠果落下来,他们会说“文曲星降临了”“文官入院了”等等。又因文冠果谐音“文官”,古代科考的时候,放榜之前考生们也会去文冠果树下祈福,希望能高中。

民谚说:“立夏蛇出洞,准备快防洪。”五月,大地远离了霜雪,繁花遍地,苍翠满山,催促着温润的雨水,悄无声息地飘落下来,轻轻敲打着农人屋檐上的瓦片。倘若闭上双眼,倚窗听雨,雨声萦绕耳畔,似有巨大魔力一般,瞬间抚平了心中泛起的波澜,平静而安适。

漫山金黄入眼帘,田野美景惹人醉。那一行行、一列列、一畦畦、一洼洼金灿灿的油菜花,犹如整齐排列等待检阅的队伍一样,守卫着一座又一座村庄,无数小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好一幅迷人的画卷,禁不住吟出了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十五》中写道:“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徜徉在油菜花的天地里,深呼吸几口,浓郁的花香霎时沁入身上的每一个毛孔,令人心旷神怡。油菜花不语,却浸染出山川好颜色;油菜花不言,却让田野显现出空灵之美。一阵微风拂来,油菜花卷起层层金色的波浪,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着,这也是孩子们的乐园。

有人说,对一个地方的热爱,与胃有关。这时的村庄,各家门前的菜园子里,菠菜、韭菜、蒜苗、葱等蔬菜正铆足了劲儿生长,随手摘些回来,清洗干净,做些韭菜鸡蛋饺子、凉拌蒜苗、菠菜面、小葱拌豆腐等,凉菜里再调点蒜泥、辣椒油,让吃腻了城里饭菜的人们,尽情享受农家菜的美味。

五月的乡村,是恰到好处的青绿,脱了嫩黄却又未到墨绿,给人一种丰满而不肥腴、青春而不持重的感觉。赶一场酸毛杏的宴会,醉在儿时的回忆中;看一场文冠花的演出,醉在色彩斑斓里;踩着雨季到乡下小住,醉在如织的雨丝里;赴一场油菜花的盛会,醉在花香芬芳里;来点新鲜菜蔬,醉在诱人的吃食里。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