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王 媛丨书中有甘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08年高考结束的那个夏天,我有了一段最为长久的安静阅读时光。

在无须担忧“进度”与“成果”的时光中,我在书页翻飞里见识斩九关虎豹的鹍鹏剧谈,领略虎踞龙盘阳谋决胜的嵯峨郛邑间。在封建王朝宦途兴废、饰之高楼至最终细观梦境皆争鹿的演义中,于脑际细致描绘从未得见的列宅紫宫,飞宇云浮。也令我更加深切地相信了何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而这些或从正史缝隙里,或从野记杂文里归纳而出的史类文字,不可避免地受困于封建时期本身的狭隘限制,即便是侠客多言的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的典故,抑或响彻古今的良计与阳谋,归根究底也只能算为人心软硬、人性厚薄的本因,无谓正义邪祟分别,更不能说谁比谁高尚,谁比谁低劣。只是对于十几岁的少年来说,阅读更多是长见识,评断与批判——太难,太遥远。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十八岁的我曾在空寂而无聊的午后搁下手里书本,眯眼辨日,相当仔细地思虑过这一生存在的意义。家乡城阙之外的三秦,风烟不可见的五津,一切能被关联的破碎景色,在我尚未明朗的基本逻辑里反复横跳,最终湮灭于太多无解的漏洞和阻力。少年读书,爱从青山北郭、白水东城、浮云游子、斜阳故人里喟叹,似乎现下此刻只缺几只老树枝丫上的昏鸦,便能细描一幅情感细腻的人生图志,全然不知、不懂也不见天外有天的寥廓,人外有人的豁达。而书籍有时如同脉脉温情的长者,对少年的学识浅薄与狂傲难驯有着超乎寻常的包容与谅解。也正因此,许多关乎未来安康、前途抉择、岁月迟暮的剖析与拨乱,都在其后漫长而反复的岁月里,一点点摒弃无用的矫情,一丝丝积攒灿烂的见识,走向了令人不太失望的新结尾。

直至如今,每每举起一本新书,总能想起那年的自己垂手伫立在被树荫遮蔽了一小半的残破光影里,左手捏着一根平平无奇的狗尾巴草,右手试图摸一摸如今自己的下巴颏,却一不小心摸到了当年的书香。可若要较真,将此前和之后所有的岁月山河,拉平成一条直线,至所有事物的前因都可成为平铺直叙的清白佐证,那个曾叼着狗尾巴草出现在我梦中的、自信盎然而又道理清澈的自己,片刻之间便已经遥远的如同一场多年前未忘的模糊旧梦,甚至令人开始深重怀疑那些年的书和自己,到底是真实存在过,还是只是我臆想出的书目、幻觉外的城池。

而所有这些,常常让眼下好不容易有空,静心看书的我,忽然感觉万分落寞。

没事,没事,有些年少读书时候古怪离奇的梦想,不能抵达便不能抵达吧,因为遗憾和事与愿违才该是人生常态,而那些少时独自做过的美梦、独自期许过的未来、独自看过的许多好书与闲书,究竟教会了我什么,帮助了我多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城隈草萋萋,不乏青山忠骨;重要的是路隘林深苔滑处,仍有人负重前行;重要的是我如今有蓬勃而生的新梦,亦愿为之贡献年华与体魄。

重要的是,感谢这个世界还有书。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