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红军过境轶事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935年9月和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两支部队分别经过华池县的豹子川和乔川,他们在民众中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真实动人的故事,对后人启迪、教育犹深。

红二十五军在豹子川休整时,巧遇两个商贩赶羊过境,部队有关负责人叫商贩谈话,他们慌忙跪在地上求饶。首长说明原委后,和气地让部下端出了许多银圆,说要买下他们全部的羊让几千名战士充饥。两名商贩只顾着求饶,哪敢接银圆,在首长恳切地再三说服、催促下,他们才胆战心惊地拿了部分银圆离开了。二人出门后,还半信半疑地念叨着:“天下哪有这么好的队伍!”

工农红军一纵队和党中央机关路过乔川乡王掌子北的周小掌时,毛主席渴了,他推开警卫员劝阻的手,接住一位老乡送来的两碗凉开水一饮而尽,喝完后风趣地说:“这两个粗泥大碗盛的白开水又甜又香,陕北真是个好地方。”多年过去了,这件事至今还在当地传为佳话。

左崾岘81岁的左善凤老人,精神矍铄、思维清楚,他给来访者讲了这样故事:“我12岁那年(1935年)深秋,中央红军有一天下午来到左崾岘宿营后,警卫团一位十三四岁的江西籍小战士和我交为好朋友,他把手枪带挎在我的脖子上,指着东庄毛主席住的窑洞说,‘你也当红小兵,咱们一块保卫毛委员’,话毕他自觉失了口,便即刻拉我到别处去玩。事后多年,我二大(叔父)左英考常对乡亲们说,当年毛主席就住在他家东庄的中窑里,这与那位小战士所指的窑洞是一致的。”

中央红军在乔川陶岔村驻扎时,衣衫褴褛,给养粮食缺乏,但他们待人和蔼可亲,较富有的村民秦满库感动万分,便主动捐出黄米、黑豆6石(折合3000斤)。红军撤走时,他又给红军送了4头黄牛和50只羊。

1935年10月16日下午,彭德怀和叶剑英在铁角城城头观察敌情时,彭德怀用望远镜观看后,叶剑英刚接过望远镜准备观看时,富有战斗经验的彭德怀一把将叶剑英按倒在地,刹那间,一颗子弹从他们的头顶呼啸而过。“好险啊!”两位将军爬起来,异口同声发出了感叹!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叶剑英曾多次对身边的同志说:“彭总救过我的命。”1935年10月21日,吴旗镇反击战胜利后,毛主席深感彭德怀是一位骁勇过人、胆识超群、不可多得的战将。于是发电报表示祝贺,电文是首六言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彭德怀见后,谦逊地一笑,高声激昂地吟道:“……惟我英勇红军!”

华池是红军长征到陕北的最后一站,发生了许多感人故事。红军在长征路上发展党员、建立支部,播下革命火种。他们阻击敌人围追堵截,打匪除霸,扬善安民深得人心;他们风餐露宿,从不随意侵占民房、窑洞。红军在豹子川和铁角城住过的宫观、寺庙里面,塑像、壁画没有丝毫损坏。乔川的老百姓说:“红军纪律严明,犹如天将神兵,行军路过,狗不咬,鸡不叫,人不逃。”

工农红军过华池后,华池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他们写标语、说快板、搞宣传,和群众谈心、交心,一大批觉醒了的民众很快走上了革命道路。农村党组织、民主政府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壮大起来。1936年10月,在元城建立了赤庆县,在铁角城设第二区,今陕西省吴旗县铁边城设第六区。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在长征路上时,都是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青壮年,平均年龄仅25岁。我们所熟知的胡耀邦、肖华当时只有18岁,李先念25岁、王震26岁。红军顽强英勇、前赴后继的坚定信念和可爱形象以及不畏艰险、勇于牺牲、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永远记在华池人民心中。红军和老百姓鱼水般的感情,深深激励着民众,使华池老区许多仁人志士和先进分子积极投身革命,为人民的抗战、解放事业英勇奋斗,谱写了辉煌篇章。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会有收获的。”

1935年九十月的华池,金风习习送爽,秋菊傲霜开放。红军从这里过后,老百姓们情不自禁地唱起信天游:“一杆杆红旗空中飘,二十五军上来了,一对对喇叭,一对对号,一队队人马走大道,长枪短枪马拐子枪,一炮打死那个国民党……”他们还唱道:“千里雷声万里闪,中央红军到陕甘,江西来了个毛泽东,他是人民的大救星……”这些民歌唱出了红军威武雄壮的气势,唱出了华池人民热烈欢迎工农红军的心声,充分表达了华池民众对人民领袖的无限热爱,对工农红军的由衷赞美。 (摘自《红军长征到庆阳》)


编辑:李婕责任编辑:杨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