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暖评】赵建军 | 悟“立秋三候”话“成长密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当片片并不起眼的黄叶在风中飘摇而下,暑气中的万物似乎被急促的光阴骤然惊醒,沃野展画卷,千里铺锦绣,我们迎来了沉甸甸之“立秋”。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有“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的说法。在这硕果满枝的金秋季节里,党员干部应汲取“立秋三候”中的智慧和力量,勇当新时代的“筑梦者”“奋楫者”“践行者”,在基层田野上绽放独属于自己的璀璨光芒。

一候凉风至,在“叶落萧瑟”时节心绪安然,争做“一人独钓一江秋”的新时代“筑梦者”。

秋时来风已经不是暑天的热风了,天气也开始呈现转凉的趋势。党员干部忙碌的工作,生活的压力都让人常常感到无力、疲倦和焦虑,满面“秋风萧瑟”,心生挫败之感,难以保持心平气和。一个人行走在天地间,能够不嫉妒、不攀比,担得住事、扛得起责,那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定力。北宋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文集》语:“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宽阔的胸怀、厚实的功底、敏锐的头脑、健康的身心均来自于读书学习,从东汉孙敬“悬梁刺股”,到鲁迅先生“嚼辣驱寒”,再到新时代青年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无不是在日复一日的读书学习中激发思维、增长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信念是座耸立的“灯塔”,能照亮前行的路。火热的青春年华,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我们指引方向,“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同志,扎根基层58年,让140万亩荒山披绿,用有限的生命谱写了无限的业绩;“燃灯校长”张桂梅老师,坚守乡村40余年,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照亮了近2000名女孩的青春梦想。党员干部在当下调整好心态至关重要,牢牢把住理想信念的总开关,筑牢信仰之基,在千磨万击中练就“独立精神”,不断把握角色定位,适应“夏秋”之变,勇当新时代“筑梦者”。

二候白露生,在“三伏未尽”时节笃行不怠,争做“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新时代“奋楫者”。

“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立秋一过,白露凝叶,秋物一天天茁壮成长,硕果累累满枝头,旷达也是一种人生态度。遥想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前途黯淡之时,独立寒秋,说出“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心声;在有人质疑“红旗能打多久”之时,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论断;在红军被迫转战陕北时,更是发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可谓“剪不断,理还乱”,面临纷繁复杂的工作和进退维谷的局面时,党员干部不妨涵养“以苦为乐”的积极心态,在千难万险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始终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锻造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敢于在没有先例的领域开疆拓土、在荆棘密布的战场攻城拔寨、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勇立潮头,以只争朝夕的心态、锐意进取的姿态、决战决胜的状态,不忘奋斗初心、不减拼搏激情、不辱时代使命,勇当新时代“奋楫者”。

三候寒蝉鸣,在“肥雨硕果”时节强筋炼骨,争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新时代“践行者”。

寒蝉开始鸣叫,天气开始变凉。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人生总有太多的来不及,一眨眼就是一天,一回头就是一年。人在青年总是意识不到时间的珍贵,自认为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慢慢”成长,沉浸在“摸鱼”“躺平”“佛系”的“岁月静好”中,却不知青春芳华也是眨眼即逝,慢慢从“小”干部会变成“老”干部,白白浪费水木年华。“道阻且长,兴则将至”“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过往的一切都成为回忆,而未来尚来得及补救,身为党的干部的我们应珍惜光阴,须有“今日事今日毕,勿将今事待明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作风和状态,把握当下的一分一秒,用好用足每一天,珍惜每一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多到一线摸爬滚打,多去“吃劲”岗位苦熬筋骨,不辜负每一个清晨与日落,在狂风骤雨来袭中,铸就“风吹雨打全不怕”的巍峨躯干,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既爬得了巍峨高峰,也走得惯阡陌纵横;既望得到万里晴空,也看得到脚下泥泞;既听得到天下之声,也闻得到民生苦乐,实现最有价值的自己,勇当新时代的“践行者”。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