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赵丽珺 巧手“绣”出新生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赵丽珺正在进行刺绣创作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刘英娟 贺栋)走进赵丽珺的工作室,柜台上香包、绣花枕头、绣花鞋等刺绣产品堆得满满当当,各种形状和造型的香包悬挂在各处,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赵丽珺全神贯注地穿针引线,赶制参加今年香包民俗文化节的作品。当问起她准备的作品有哪些品类时,她笑着说:“这是个秘密,我要到节会时再揭开这个答案。”

今年53岁的赵丽珺是庆阳香包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外婆、奶奶的影响,对剪纸和刺绣有着特殊的情感。

▲赵丽珺的刺绣作品《祥虎笔筒》

2002年首届香包节举行后,赵丽珺看到了香包刺绣广阔的发展空间。从2003年开始,她着手发展香包刺绣产业。为了制作出有创意又精美的香包,她回家跟老一辈手艺人学习,同时认真观察现代人的喜好。她沉醉于画图样、配颜色、做造型,一个个既有庆阳刺绣传统手工艺、又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香包刺绣作品,在她的精心设计和不懈努力下被制作出来,作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赵丽珺的刺绣作品《四季平安》

为了在香包刺绣创作中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多年来,赵丽珺一直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找最佳结合点。为了保持原有的陇东地域特色,赵丽珺一直坚持手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兼顾美观性与实用性,从原料采购、生产工序、填充物及图案设计,赵丽珺都亲力亲为,严把质量关,品牌越来越响亮。

▲赵丽珺正在为刺绣作品制图

在摸索与前进中,赵丽珺意识到,若要批量生产,仅靠自己一针一线制作是不行的,必须形成规模化生产。2018年3月,赵丽珺在西峰区后官寨镇赵咀村注册成立了庆阳农耕生态联合社。她将提前打样好的香包图分发给村里的妇女和老人,进行加工制作,然后回收并销售。一大批具有庆阳特色的香包,从农家炕头走向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赵丽珺制作的《宝马》《青蛙》等香包作品在俄罗斯参展并被收藏。

▲赵丽珺的正在为合作社妇女培训

为了不断提高香包刺绣制作水平,赵丽珺先后前往中国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学校进修学习。学成后,她又在庆阳组织香包刺绣讲座与实践培训班,让香包刺绣技艺走进学校、社区,惠及千余人。

▲赵丽珺在“少儿文化传承周”为五郎铺驻村工作队培训

从最开始的耳濡目染,到后来的热爱,再到现在的产业化生产,赵丽珺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用灵巧的双手为自己和家乡的姐妹们“绣”出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