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东方红》的诞生与变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张 锋

歌曲《东方红》,全国人民不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会唱。但它的来历,人们却不一定知道。

《东方红》的原曲调,源于流传在陕北佳县、吴堡一带黄河岸边的一首情歌《你叫妹妹不放心》。歌词有两段,是这样的:

蓝格茵茵的天,

飘来一疙瘩云,

刮风下雨响雷声。

三哥哥今要出远门,

呼儿咳哟,

你叫妹妹不放心。

芝麻油,白菜心,

想吃豆角抽筋筋。

三天不见想死个人,

呼儿咳哟,

哎哟,我的三哥哥。

这首情真意切的情歌不知出自哪位民间歌手,传遍了陕北和晋西北黄河两岸。

到抗日战争时期,在陕北军民中,又用这个曲调,创作了《白马调》,歌词是这样的:

骑白马,跑沙滩,

你没婆姨呀我没汉。

咱俩捆成一嘟噜蒜,

呼儿咳哟,

土里生来土里烂。

三八枪,没盖盖,

八路军当兵没太太。

待到那打下榆林城,

呼儿咳哟,

一人一个女学生。

1938年,我国著名音乐家公木先生(当时在延安鲁艺任教)又按《你叫妹妹不放心》(老百姓又称《芝麻油》)这个曲调,填上新词,创作了《骑白马》。歌词是:

骑白马,跨洋枪,

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

有心回家看姑娘,

呼儿咳哟,

打日本咱顾不上。

这首歌,由于通俗上口,受到了抗日军民的喜爱,抗战时期,一直在延安、陕北和陕甘宁边区传唱。

1942年,陕北佳县城北张家庄多才多艺的农民艺人、社火头李有源又用这个曲调创作了《东方红》。

李有源,1903年2月23日出生于陕北佳县城北张家庄一户贫农家庭。从小放羊,13岁在县城县立中学上了五个冬天的冬学。他爱好学习,爱画画,会拉板胡,弹三弦,尤其喜爱扭秧歌,是个多才多艺的农民艺人。大革命时期,受过党的教育。1927年中共佳县书记杜嗣尧唱着国际歌,向群众宣传反帝反封建。李有源听了宣讲,不明白《国际歌》歌中的“英特纳雄耐尔”是什么意思。杜说:“就是共产主义,就是人人都会过上有吃有穿的好光景!”

1942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李有源早起进城,忽然看到东方一片彤红,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照得他浑身暖洋洋的。毛主席不正是给老百姓带来光明和温暖的红太阳吗?于是,他用熟悉的《骑白马》的曲调唱出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晚上,他把白天想出的几句歌词写在白麻纸上,创作了《东方红》:

东方红,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生存,

呼儿咳哟,

他是人民大救星。

这样《东方红》便在陕北的土窑洞里诞生了。1943年春节,张家庄秧歌队进城演出,李有源的侄子李增正有天生的好嗓子,第一个演唱了《东方红》,轰动了全县。随后,李增正就带领移民队从佳县出发,经米脂、缓德等地,一路把《东方红》唱到延安,受到了当时在延安的我国著名音乐家马可、贺绿汀、公木等人的赞赏和推荐,《东方红》很快就在陕甘宁边区各地传唱开来。

1945年,由60余名鲁艺师生组成的东北文艺工作团,在由延安向东北进军途中,又创作了第二、三段歌词,由公木先生整理填上,并把第一段中的“谋生存”改成“谋幸福”。这样,一首完整的《东方红》就诞生了。

东方红,太阳升,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

呼儿咳哟,

他是人民大救星。

毛主席,爱人民,

他是我们的带路人。

为了建设新中国,

呼儿咳哟,

领导我们向前进!

共产党,像太阳,

照到哪里那里亮。

哪里有了共产党,

呼儿咳哟,

那里人民得解放。

1945年9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了联政宣传队演唱的《东方红》。

由于《东方红》唱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在解放区广为流传,不论城市乡村,男女老少,个个皆知,人人会唱。随着全国解放,这首歌又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成为全国人民歌颂党和领袖的经典歌曲。同时,这首歌漂洋过海,受到爱好和平的外国朋友的喜爱和欢迎,成为全世界劳动人民的歌曲,响遍了全世界。

1953年10月,日本西宫市“虹之会”合唱团的黑泽正之方等19人给在佳县郭家一个乡当文书的李有源寄来一张他们演唱《东方红》的照片和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在遥远的日本,能将你的优秀歌曲作为我们勤劳大众的歌曲来歌唱,这真是我们欣喜非常的事。‘东方红,太阳升’,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歌曲,我们想,这也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歌曲……”这正如日本友人所说,这首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喜爱的伟大颂歌,唱遍了全中国,传遍了全世界。《东方红》歌曲,在当今世界上,会唱的人数和传唱的次数,超过了《国际歌》,成为全球第一!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