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环县
【中国民俗风 庆阳香包情】韩靖:“让手工刺绣在传承中创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日,记者走进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韩靖的刺绣工作室,各式各样的刺绣作品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

韩靖接触刺绣已有20个年头,在她的印象里,小时候家乡一切“美的东西”都离不开刺绣。“我们过去用的被单、枕头、鞋垫上的图案,都是用手工绣出来的,刺绣是一种追求美的表达方式,这让我渐渐地喜欢上了刺绣。”韩靖说。

627f1ae0df75b34a833e28d7fd66b4f1_bbab600b-31d4-4a15-ac84-b3oh37839e25.jpeg

韩靖在做鞋垫。

韩靖自小擅长绘画,又很喜爱刺绣,在奶奶和妈妈做手工刺绣的时候,她总喜欢在旁边看。2004年,在外务工回家的她陪着妈妈摆地摊时,无意间为邻家阿姨画的一双鞋垫,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也就是这次尝试,让她发现了商机,也让她从此将爱好变成了事业。

“画一双鞋垫半成品5角钱,我每天至少能画60双。”渐渐地,韩靖成为大家熟知的“街头画手”。不论刮风下雨,她都会提着小板凳,带着一支笔和一打鞋垫,坐在街角固定的位置,前来找她画鞋垫、买鞋垫的人也越来越多。

“很多家庭妇女利用空闲时间来做刺绣,如果将这些刺绣作品投向市场,或许能够为她们增加收入。”韩靖说。于是,她租下一家店面,办起了刺绣工作室,将粘鞋垫、画鞋垫、绣鞋垫、卖鞋垫的整个流程全部融入一个产业链,并横向发展到其他同类型的刺绣产品中。如今,她的工作室已经汇聚了近200个绣娘,刺绣产品也发展到了枕头、耳枕、拖鞋、肚兜等十几个种类,年销售额达30万元以上,她也成为了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日常打理生意的同时,她依然时不时拿起画笔,将生活中所见的点点滴滴,用刺绣图案展示出来,20年的时间,让她在刺绣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踏实。

韩靖的刺绣工作室主要以香包刺绣的研发、制作、订单加工销售为主,年净利润超过15万元。工作室还致力于带动困难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年均举办刺绣技能培训班4场(次),累计培训妇女1200余人,吸收带动百余名困难妇女参与其中,人均月增收800至1200元。韩靖也先后多次获得省民间艺人、市民间艺术大师、环县创业能手、庆阳市巾帼创业带头人、全市“陇原脱贫攻坚巾帼带头人”等称号。

“刺绣不只是艺术品,我觉得应该保留它手工绣制的灵动性,将它返璞归真,更多地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让手工刺绣在传承中创新。”韩靖努力将刺绣文化传承和推广到更多人身边,她希望借助这种方式,让更多人去了解刺绣、关注刺绣。


编辑:李婕责任编辑:杨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