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周末特刊】艺术路上有心人 撷取生活布华章——刘雪玲的多彩“艺”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路世玲)“在民间艺术这块,我是一个很贪的人,只要是我喜欢的我都要尝试。”多年前,刘雪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定位自己对民间艺术的追求。

近日,在西峰区南佐遗址,年近古稀的刘雪玲依然精神矍铄。“这些窑洞是泥人的家、守护者,有了泥人,窑洞就有了灵气。”她化身导游,带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逛窑洞,赏泥塑,说民俗。

▲刘雪玲带领北京大学师生参观南佐遗址。

一次偶然 半生追求 ~

刘雪玲1955年出生在正宁县周家镇房村,她的母亲是一名缝纫工,每天都要裁制各种衣物。刘雪玲从小受到母亲的影响,对五颜六色的碎布头有着别样的熟悉感和亲近感。

1984年,刘雪玲在兰州的新华书店里偶然发现一本画册,上面有几幅杭法基先生的布贴画作品。看到再普通不过的碎布头,竟然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刘雪玲很震惊,她随即买下这本画册带回家。工作之余,她就用碎布头照着画册拼贴。

▲刘雪玲展示布贴画。

由于工作繁忙,直到1990年,刘雪玲才真正拿起剪刀,开始布贴画创作,这一剪、一贴就是30余年。

布贴画是利用布料自身的机理和独特的纹理图案作为创作元素,用剪刀代替画笔,将各色花布通过巧妙的剪裁、粘贴,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制作人物的毛发时,刘雪玲会从整块的布里把线抽出来,再按照色彩变化,用小夹子将线一根一根地贴上去。制作用的布料,也要精挑细选,那时几乎西峰的每个布料店,都留下了她挑选布料的足迹。

窑洞、麦垛、扁担、山雀、乡间小路,都是刘雪玲创作的灵感来源。有一次,刘雪玲在托裱布贴画时,不慎撕破了画面,无意撕出的几条白色带茬弧形线,让她惊喜万分。她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张深色纸撕成各种裂纹,贴在白纸上,竟形成了立体感强的另一种风格的画面。自此以后,刘雪玲便开始撕纸画的艺术创作。

“整体效果有种木刻版画的感觉。”刘雪玲说。撕纸画充分利用黑白纸张的对比效果,来展现生活在黄土地上人民的朴素、稚拙。

▲刘雪玲创作的部分布贴画、撕纸画。

2002年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举办,刘雪玲的布贴画作品在节会上一经亮相,就吸引了众多游客。同年,刘雪玲获得了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布贴画、撕纸画艺术大师”称号,她还成为庆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2005年,《刘雪玲布贴画集》出版发行,这本作品收录了她从1995年至2000年的40多幅作品。2013年,西峰区把刘雪玲的布贴画艺术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项目”。2016年10月,在浙江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拼布创意设计大赛上,刘雪玲的3幅布贴画获得金奖。

刘雪玲的大部分作品反映了黄土高原的陇东地域特色,充分表达了对这片热土的厚爱和眷恋。

行家领路 自学成才 ~

咧嘴憨笑的老汉、怀抱婴孩的老妇、互相依偎的老人……近日,走进位于西峰区南佐遗址的“阳朵姥姥”小院,一个个古拙的、憨厚的山民泥塑,或呐喊着,或微笑着,迎接着四方来客。

“阳朵姥姥”就是刘雪玲。每年寒暑假,刘雪玲都会从西安回来,修缮、打扫这里的窑洞。“每次回来,我都会把窑洞里的泥塑拿出来晒晒太阳。”刘雪玲说,泥塑替她守护着这些窑洞。

▲刘雪玲和自己的泥塑。

提起庆阳泥塑,人们都会想到赵文菁,她是群众喜爱的泥塑艺术家。刘雪玲的入门师傅正是赵文菁。当时,赵文菁找到刘雪玲,让她尝试做泥塑,但刘雪玲觉得泥塑又脏又累,并不感兴趣。

后来,赵文菁索性备齐了泥塑用的胶泥、工具,只为说服刘雪玲。为了不辜负赵文菁的期待,刘雪玲便尝试着做起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件泥塑——《老两口装粮食》。也是这件处女作,让刘雪玲喜欢上了泥塑,此后,她便在创作布贴画的同时,断断续续制作泥塑。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除了向赵文菁学习之外,刘雪玲还一直借鉴民间艺人于庆成、李小超的作品,反复揣摩、模仿,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泥塑风格。嘴大、眼睛小、胳膊长、腿短,她的人物泥塑,或三五成群,或单独成像,造型质朴而夸张,极具民间特色。

“泥塑所用的泥土,来自我们脚下黄土地里的胶泥。”刘雪玲说。这样的胶泥粘性好、硬度大,但还不能直接用,需要经过捶、打、摔、揉等工序,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或纸,才能成为创作用的“熟土”。

拇指飞速揉捏,几块黄色胶泥在刘雪玲的手中不断变化,庆阳农民朴实、憨厚、节俭、富足的特定瞬间,都被定格在她的泥塑作品中。

▲刘雪玲在捏泥塑。

2014年,刘雪玲将泥塑这项技艺带进西峰城区的锦绣坊文化一条街,办起了刘雪玲泥塑艺术展览馆。2017年,为了给自己的泥塑作品“安家”,刘雪玲开始寻找适合的窑洞。在镇原县城关镇小岘村,她发现了100多孔窑洞,她便将自己多年来创作的大部分泥塑作品存放在这些窑洞里。

如今,刘雪玲在西安的一个幼教中心给孩子们上泥塑课,把黄土地上的民俗文化不断向外传播。有时,她还会组织孩子们去窑洞里参观、做泥人,她也会时不时的给小岘村的泥人添几个“朋友”。


传承技艺 牵挂窑洞 ~

秋日的午后,阳光洒落,漫步于西峰区后官寨镇赵咀村,淡淡的秋韵让人心旷神怡。汽车在水泥路边停靠,沿着村道,拐入一处小坡,顺势下去,就来到一个地坑院。

这是刘雪玲的学生赵丽珺的老家,也是刘雪玲的另一处“秘密基地”。窑洞里百余件泥塑作品陈列有序,宽敞干净中透着浓浓的黄土味,门上贴着“一炕泥人守窑院 满山黄土寄情怀”的对联,格外应景。

▲刘雪玲和朋友们一起捏泥塑。

“老一辈人生活方式和场景可能已经过时了,但是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不可磨灭的,我希望通过这些泥人的‘再现’,把这些精神传承下去。在我眼里,这些泥人都是活的,是有生命的。”刘雪玲说。

刘雪玲一边创作,一边收获着艺术的春华秋实。同时,她还积极传播非遗文化。

2002年,农民画家解玉福跟随青海文化厅参观团来到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节会上,解玉福被刘雪玲的布贴画作品所吸引,他当场决定跟刘雪玲学习布贴画创作,解玉福也因此成为青海当地文化馆的专职艺术家,专门从事布贴画艺术创作至今,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2016年,刘雪玲被陕西省某幼教集团特聘为陕西省国培项目专家(客座教授),为三个学校近1500名幼儿教授泥塑,将庆阳布贴画、泥塑等技艺带进了课堂。

“一门手艺的传承,需要所有热爱的人都参与进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庆阳非遗文化传播开来。”刘雪玲说。

▲刘雪玲的泥塑作品。

这些年,刘雪玲先后辗转于西峰区彭原镇三里沟畎组、董志镇小河湾组、南佐遗址和镇原县小岘村,利用废弃的窑洞作为创作场地,掏胶泥、捏泥塑。

如今,刘雪玲成为一位在都市和乡村、学校和社会之间跨界教授手工技艺的老师,将传艺、授业作为自己最钟爱的职业。她走出窑洞、走出庆阳,又牵挂窑洞,不断回到庆阳,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守护着自己深爱的窑洞,以及从窑洞里飞出去的艺术。

▲刘雪玲写生。

第18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即将举行,刘雪玲准备带着自己准备好的布贴画作品《好大一棵树》《黄土沟壑》《黄土大塬》,撕纸画《做好中国人 写好中国字》以及部分泥塑作品参展,想借着节会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布贴画、撕纸画、庆阳泥塑,让庆阳的民间艺术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