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为有书声满陇原 ——庆阳市以“优教庆阳”打造老区教育金字招牌综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北师大庆阳附校的孩子们在美丽的校园里畅玩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孙玉珍)金秋九月,庆阳市各学校迎来开学季,朝气蓬勃的学生们带着对新学期的期待和对新知识的渴求,走进了干净整洁、设备齐全的校园,沉浸在老师们生动有趣、思维活跃的讲课声中。孩子们闪着光的眼睛,老师们含着爱的声音,为庆阳大地带来感动,带来希望,展示着全面提质发展的教育力量。

近年来,庆阳市聚焦建设“优教庆阳”教育高地目标,将教育事业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摆在建设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突出位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探索走出以“优教庆阳”为金字招牌的教育创新、提质、特色发展新路子,初步实现了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成功转变。全市教育省列为民办实事项目、“双减”等工作位居全省前列,“优教庆阳”工程成为甘肃省教育特色亮点工作,镇原县的“四项改革”在全省推广。

庆阳市举行庆祝第39个教师节庆祝大会

在探索、实践“优教庆阳”的进程中,庆阳市高位谋划立柱架梁,统筹推动教育工作优先部署、问题优先解决、项目优先建设、经费优先保障、资源优先配置,使教育优先地位更加突出。市委成立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书记、市长“双组长”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教育发展难题。构建起以整体规划蓝图为核心,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发展等N个专项方案组成的“1+N”政策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布局规划、经费投入、队伍建设、高考改革等制约教育发展和影响质量提升的瓶颈问题,推动各项任务抓实见效。

庆阳市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培训活动

全市上下充分发挥庆阳红色教育资源富集优势,以开设红色校本课程、培养红色育人队伍、建立红色研学基地、组织红色实践活动、打造红色教育品牌“五大行动”为载体,强化师生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传承红色基因,立德树人特色更加鲜明,14所学校被命名为甘肃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中小学德育工作六星校”,17名学生被评为国家、省级“新时代好少年”。把“五育并举”融入学校建设、教育治理、课程改革、育人方式全过程,实施体育固本计划、美育浸润计划,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文明学生精神、野蛮学生体魄;推动陇东剪纸、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书法、绘画、戏曲等艺术进校园;积极开展学工学农服务型劳动实践活动,10所学校被命名为甘肃省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或特色学校。

老红军给北师大庆阳附校学生讲红色故事

深入推进改革攻坚,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扎实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要求,建立了由17个部门组成的专门协调机制,持续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优化“一校一案”“一校多案”多样化课后服务体系,全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双流程监管率、课后服务学校开展率均达到100%,校外培训机构压减落实指标全省排名第一。开展高中所有学科教师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全覆盖培训和实操技能培训,高位嫁接先行地区成功经验,衔接陕师大附中、西北师大附中分别帮扶华池一中、环县一中,推动庆阳一中、北师大庆阳附属学校等市内优质高中与薄弱县级中学建立合作帮扶机制。目前,环县一中、华池一中被命名为省级示范性高中,镇原中学、北师大庆阳附校通过省级示范性高中预评估。

庆阳市的小学生进行编程学习。

先行一步,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提出“优教庆阳”工程,从管、教、学、研、评等5个方面入手,以实化教育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学生培养、强化教育研究、细化评价办法为途径,成立专业项目攻关组,提升教育内涵发展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建立“优质学校+”教育联合体211个、“优秀校长+”研修共同体34个、“优秀教师+”成长共同体47个,评选表彰“管教学研评”五个项目示范校115所,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覆盖面、辐射面持续扩大。

如今,“优教庆阳”已成为我市教育人的行动导向和话语体系,成为新时代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鲜明标识,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