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万物有灵魂 ——读鲁枢元新著《天地之中说聊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韩 霜

古往今来,对《聊斋志异》的解读颇多,而鲁枢元的新著《天地之中说聊斋》则从生态文化的角度上另辟天地,让人耳目一新,并且“随笔”“漫谈”“札记”的书写方式更是让人读起来轻松、易懂。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蒲文指要、名篇赏析。蒲文指要从整体上介绍蒲松龄的生平、创作《聊斋志异》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对书中涉及生态文化的契合点作进一步解读;名篇赏析则是从文本本身入手,引导读者体会蒲松龄在写作中所传达出的,万物有灵、善待万物、守护人类天性、尊重女性、钟爱荒野等生态情怀。

从薄文指要的前几节我们了解到,蒲松龄生活的时代正值一个大动荡的时代,他的亲身经历也都成了他写作的真实素材。在《喜人谈鬼》一节当中就提到蒲松龄曾经摆过茶摊,但是不收茶钱,只需喝茶人讲故事即可,长年累月下来,他将积累的这些故事记录整理,加工润色,加上朋友们的“邮筒相寄”,铸成了举世闻名的《聊斋志异》。

在本书中,鲁枢元也对《聊斋志异》中所传达出的一些女性意识作进一步阐释。在“为女性造像”一节,作者将蒲松龄和曹雪芹笔下的女性形象作对比,从身份和视角的不同,作了具体分析,从生态批评的角度也能发现《聊斋志异》当中的女性形象有更广阔的阐释空间。孙犁也曾指出自己的文学创作得益于蒲松龄,由此可以看出,生活在清朝的蒲松龄思想观念还是很超前的,至今仍然有借鉴价值。并且具有荒野情结的他,致力于为山野鸟兽代言、为大地自然万物代言、为乡土代言。鲁枢元指出,蒲松龄笔下的文字是具有乡土气息的,这是他区别于其他大家的特色。很显然,乡土是天地之中的一部分,它既是人类活动的场域,又是大自然的留守地,蕴藏着质朴的人性与蓬勃的生机。这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所在。

在鲁枢元看来,《聊斋志异》这部作品当中的万物都有其灵魂,都有其位置,比如在名篇赏析部分,《阿纤》《蛇人》《义鼠》《蝎客》《阿绣》等几则作品,就在生态视角下被得以充分阐释。《阿纤》的主人公是位老鼠精,自古以来,老鼠给人的印象都不太好,像“鼠目寸光”“胆小如鼠”等都是贬义词,但在蒲松龄笔下的阿纤,却心地善良、勤劳节俭、慷慨助人,不仅帮助了落魄的夫婿,还帮助他们家一步步发家致富,身份暴露后,即使也遭到了猜忌,并且分离过一段时间,但在重归于好之后,心无芥蒂,依然为大家庭尽心尽力,与故事当中的另一个反派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讽刺意味极强。

人类有时候总是把自己放在制高点上去俯视一切,殊不知,从生命进化的角度来看,鼠类的历史比人类还要悠久和壮观,生命力也极其顽强,有生物学家猜测,如果全球性爆发灾难致使生物大量灭绝,鼠类可能是最后存续下来的生物,并且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老鼠是与人类关系更密切的近亲。这些阐释都是站在生态文化的视角下进行的,具有极强的新颖性。

《蛇人》是为蛇唱赞歌的一篇,这则故事通过叙述养蛇人与两条蛇游荡四方、相依为命的故事,赞美蛇的忠诚与正直。而鲁枢元在这一节当中则列举了真实的事例,进而指出动物可以和人类和谐相处、建立亲密关系,从生态文化的视角来看,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生。《义鼠》也是一则赞美老鼠的故事,而《蝎客》这则故事则是关乎自然对人类恶性的惩罚,联系到现代生活,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也有很多,都在警示着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当中,将世间万物都赋予了灵魂,也给予了相对应的位置。而鲁枢元的《天地之中说聊斋》则从生态文化的角度为我们在解读《聊斋志异》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在书中既体现了自然生态又反映了社会生态,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看,《聊斋志异》当中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并且都是一个有机整体,鲁枢元几乎在名篇赏析的结尾都会列举几个现代生活的真实案例,强调我们要与自然和谐共生。其次是社会生态,在名篇赏析当中也有反映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的,比如《骂鸭》和《陆判》就极其具有代表性,和现实生活实际相对比很容易发现现代社会生态的一些问题。与此同时,鲁枢元的这本书正是从生态文化入手,提醒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在取得物质成就的同时,多回顾古代文化经典,找到重返精神家园的归路。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